APP下载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2018-01-20刘英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阻塞性通气

刘英杰

(辽宁省建平县医院呼吸科,辽宁 建平 122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情,患者急性发作期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临床上也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1]。为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症状,需要为患者选择机械通气的方式来进行干预,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2]。但通过长时间的临床干预可以证实,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为患者选择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临床治疗当中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本研究主要据此进行分析,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当中选择出12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62.3±12.4)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诊断规范草案当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检结果,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患者病情得到确诊。患者的痰液引流问题并不突出。本研究排除有痰多而黏稠的患者,排除无力排痰的患者,本研究不存在有血液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情况的患者,排除有严重的胸廓畸形或者是合并有气胸的患者,排除张力性肿大泡和恶性肿瘤的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资料齐全,且同意进行本研究。

1.2 方法:对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采用BiPAP呼吸机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需要先为患者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指导患者对通气治疗予以配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口鼻面罩,选择软头套,固定在患者的面部,对其松紧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合适。在面罩的输氧孔上接通氧气,氧流量设置为2~5 L/min,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选择S/T模式,设置及呼吸频率,使其稍稍低于患者的呼吸频率,开始吸气压设置为8~10 cm H2O,呼气压设置为0~4 cm H2O,当患者逐渐适应以后,可逐渐增加患者的呼吸气压,吸吸压增加到18~20 cm H2O,呼气压增加到4~6 cm H2O。开始通气时间每天不少于12 h,之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对其通气时间进行调整,但每日不少于6 h,在通期间隙间,为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

1.3 观察指标: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了解,评价治疗以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和患者血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IBM 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治疗以后,其心肺功能状况大大改善,患者的FEV1%Pred从(51.49±21.36)改为(35.83±16.52),FEV1/FVC从(54.87±15.04)改为(40.21±14.98),同时患者的血气情况也明显改善,患者的PaO2从(54.21±7.69)改为(65.76±6.88),pH从(7.31±0.42)改为(7.43±0.43),PaCO2从(62.97±13.21)改为(73.27±12.81),SO2从(91.14±6.29)改为(91.31±7.63)。治疗效果明显,本研究120例患者,经过干预治疗以后100例患者康复出院,20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率为83.33%。

3 讨 论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致残和致死。这种病情主要是因为感染而导致患者急性发作,使患者的气流不完全可逆的情况加深,促进患者的呼吸肌产生疲劳导致患者呼吸性酸中毒,进而发生Ⅱ型呼吸衰竭[3]。临床需要对该疾病进行有效干预,常规的治疗需要为患者进行给氧,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平喘、祛痰和机械通气。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效果。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效果较为明显,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主要采用面罩或者鼻面罩为患者进行正压同期,这样能够更好的避免因为气管插管或切管而导致的有创通气时,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比如呼吸机相关肺炎、撤机困难等,而且费用相对也大幅度减轻。这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操作相对更加简便,且更容易得到患者的接受,所以在临床上也迅速的被当做了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4]。此外临床上有研究表明,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会导致肺动脉高压产生,而同样有学者认为肺动脉高压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一个原因,而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减少相关的炎性反应的发生,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也得出在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时候,应该为患者适当配合比较的干预措施。需要考虑到患者可能有焦虑抑郁状态存在,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对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干预引导,以便于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临床一般采用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量表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分析,这能够客观的将患者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反应出来,更好的指导无创正压通气治疗[5]。所以在临床上需要尽可能的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加以改善,使患者主观上体验到舒适的感觉,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状态进行缓解。综上,对于临床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和血气情况,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1] 李德鹏.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9):201-203.

[2] 陈阳,陈昌荣,韩逸枫.不同压力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气指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1):230-232.

[3] 鲁西亮,黄相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5,14(17):78-79.

[4] 魏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58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6):2157-2158.

[5] 陶小华.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54-56.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阻塞性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