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0徐瑞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局部

徐瑞春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胸外科,辽宁 朝阳 122400)

在临床上,食管癌是威胁人体生命健康的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人体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1]。食管癌在早期症状是不明显的,所以不易被患者发觉,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各国差异很大[2]。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的发生原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环境、生存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的,据调查显示其病因有化学病因、生物学病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进食过快以及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等[3]。食管癌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到了中晚期其症状就会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不仅是硬质食物,进食半流质食物患者也会表现出吞咽困难,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食管癌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为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患者的治疗进行理论指导和提供科学支持。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对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患者,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的为74岁,最小的是21岁,平均年龄为(43.7±1.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19例,女性有11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是7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是20岁,平均年龄为(43.1±2.3)岁。6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局部晚期食管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并没有患有相关的心血管以及肝脏方面的疾病,符合食管癌检验的标准。在进行研究之前,有获得患者的同意,才进行研究,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4]。

在用药方面,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身体体征,对患者禁忌药物予以排除使用,不对患者构成危险和对本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5]。1.2 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d1+顺铂30 mg/m2d1~d3,每周3次×2。2周期后复查GI、胸部CT、血常规、肝肾功等,评价疗效并施行手术。单纯手术组患者在临床确诊后直接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及切除范围:食管癌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切除肿瘤所在部分食管,切除范围距肿瘤上缘以上至少5 cm食管,肿瘤以下全部食管,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胸顶部吻合或颈部吻合,并行食管旁、隆突下、贲门旁、胃小弯侧、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6]。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对比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分析显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据分析结果可知,实验组的切除率为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除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在发展,我国的生活节奏开始加快,生活节奏的加快会导致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混乱,从而使人体功能下降,患病率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影响最大的是人体的饮食,从而也就会引发多种的食管、胃肠等疾病,食管癌也是其中之一,并且其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也可能症状被患者忽视,在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给治疗增加难度。并且食管癌的复发率也较高,预后极差,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食管癌的治疗对于现代医学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医学领域大部分的重点放于手术治疗,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灵感受以及术前辅助治疗的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注重患者术前的辅助治疗,食管癌患者在术前各项体征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已经非常成熟。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将VEGF作为治疗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食管癌的治疗,我国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方式是放化疗手段。但是由于需要多次治疗,会降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快速下降,很容易促进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从而加重患者的痛苦,或是加速患者的死亡[7]。在临床上,对于食管癌的治疗一直都在分析研究,目前的术前新辅助化疗就是研究出来的成果,它是针对患者术前状况,为患者的身体素质进行调整,以便以最好的状态进行手术。经本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对于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2周后再进行手术,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1] 董敬敬.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2] 陈灿铭,沈坤炜,柳光宇,等.长春瑞滨和表阿霉素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45-747.

[3] 廖万清,汤新跃.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2):266-268.

[4] 陈晓琴,廖绮琳,陈梅英,等.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8):852-854.

[5] 侯岩峰,程晓伟,承莉,等.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的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3):213-215.

[6] 周明,王远东,邵中夫,等.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8(13):2143-2144.

[7] 陈燕.术前新辅助TP方案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6,14(3):81-82.

猜你喜欢

食管癌食管局部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丁学军作品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局部遮光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