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0徐洪滨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飞胆酸酒精性

徐洪滨

(辽宁省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及脂肪贮存。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并逐渐趋向年轻化[1]。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了解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治疗,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98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平均(43.6±4.6)岁;对照组49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45.4±4.3)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99)治疗,口服用药,1天3次,1次70 mg;观察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其中水飞蓟宾胶囊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另给予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江苏克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777)治疗,1天3次,1次250 mg,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改变情况,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

1.4 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ALT及AST下降程度均不低于50%,TG、TC下降程度超过20%,经彩超检查显示患者脂肪肝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显著改善,经B超检查肝脏回声明显降低;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2]。

1.5 统计学分析:以SPSS19.5统计学软件分析临床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49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中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10例、27例、1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780,P=0.02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改变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ALT、AST、GGT、TG和TC水平分别为(92.5±8.5)U/L、(89.9±7.8)U/L、(155.5±11.2)U/L、(2.7±0.4)mmol/L、(6.5±1.0)mmol//L;对照组分别为(93.0±8.7)U/L、(90.0±7.7)U/L、(156.8±10.9)U/L、(2.8±0.3)mmol/L、(6.6±1.1)mmol//L;两组患者比较均无较大差异(t=0.260、0.231、0.526、1.265、0.425,P=0.796、0.818、0.600、0.210、0.672)。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GGT、TG和TC水平分别为(42.5±3.6)U/L、 (40.2±3.5) U/L、(45.5±4.2)U/L、(1.4±0.2)mmol/L、(3.6±0.6)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为(65.2±7.2)U/L、(62.9±6.5)U/L、(72.9±6.2)U/L、(1.8±0.3)mmol/L、(5.0±0.5)mmol//L;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7.835、19.447、23.141、7.016、11.337,P均=0.000)。

3 讨 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为临床常见病,该病发病率可达20%~33%,且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等因素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一项重要问题[3]。早期对脂肪肝患者开展准确的诊疗可显著抑制疾病发展,对避免疾病发展为肝硬化有重要作用。

水飞蓟宾胶囊为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主要成分为水飞蓟宾与磷脂酰胆碱。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效果,其有利于清除患者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维持效果,且有利于肝细胞膜修复再生,对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细胞长时间接触毒物有重要帮助[4]。熊去氧胆酸则术具有较强亲水性、且无细胞毒性的胆汁酸,该药物可有效的对疏水性胆汁酸内的鹅脱氧胆酸、胆酸、牛磺酸盐、脱氧胆酸的细胞毒性进行拮抗,有利于促进单只内碳酸氢盐含量上升,并可对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在干细胞及胆小管上皮的异常表达现象进行抑制,同时可对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现象进行抑制,对改善细胞毒性有重要帮助[5]。另外,熊去氧胆酸含有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较为相似的成分,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对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其可有效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进而可有效的对干细胞脂肪浸润现象进行改善,对肝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促进胆固醇转化及排泄[6]。而将其与水飞蓟宾胶囊进行合理的联合则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对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帮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ALT、AST、GGT、TG和TC等血清指标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程靖,李枫林,张宝,等.高脂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6,24(4):236-240.

[2] 龚先琼,李珊珊,陈少彬,等.ALT、AST、UA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8):90-93.

[3] 魏华,岑欢,卢颖,等.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2):1941-1944.

[4] 郭兴化,刘伟荣,何永龙,等.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7):1267-1268.

[5] 周嘉,谢力俊,黄毅浩,等.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270-275.

[6] 母金娣,李华,陈素芳,等.老年2型糖尿病并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5):503-506.

猜你喜欢

水飞胆酸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及其质量分析
水飞蓟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比较
水飞蓟油的提取及应用
水飞蓟的工艺开发与综合利用
胆南星中胆酸类成分含量测定及发酵前后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