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式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在早期早产儿拔管后的临床疗效

2018-01-20张雅静袁二伟曲海新许津莉王玲玲魏建和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胎龄咖啡因间歇

张雅静 袁二伟 曲海新 许津莉 王玲玲 魏建和*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早产儿由于肺部发育尚不成熟的原因,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分泌不足,肺泡塌陷的状况下,患儿肺部的顺应性会很差,因此极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对新生儿生命安全直接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必须第一时间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目前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式是肺表面活性物替代和辅助呼吸,实施气管插管挽救了很多早产儿的生命,而在拔管后还应持续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进一步保证早产儿的身体健康。本文旨在分析鼻式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在早期早产儿拔管后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诊治胎龄≤32周NRDS早产儿病例5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诊治胎龄≤32周NRDS早产儿病例50例,其中男31例,女性19例,胎龄28~32周,平均胎龄(30.0±1.3)周;出生体质量1.0~1.8 kg,平均体质量(1.4±0.2)kg。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两组早产儿多方面资料对比,差异均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NRDS诊断标准:胎龄≤32周;日龄<28 d;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达到撤机要求;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拔管后不需无创辅助通气;拟近期手术;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明确的3级以上的脑室内出血;神经肌肉性疾病确切上呼吸道疾病(异常)等。

1.2 方法:所有早产儿均进行常规处理,将其放入保温箱保暖,严密监察生命体征,积极实施供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基本适宜对症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早产儿在早期拔管后实施鼻式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治疗,咖啡因(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首次20 mg/kg,24 h后予维持给药至5 mg/(kg·d),静脉注射;注意如症状明显,则增加维持至10 mg/(kg·d),静脉注射;不间断监测7 d没有症状加重,可停药;鼻式间歇正压通气采用双鼻塞密闭环路的方式给予通气辅助治疗,常规设置呼吸机基本参数,再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结果的个体差异及症状情况灵活调整,当FiO2>0.4或MAP>8 cmH2O时,间隔12 h再行重复给药,重复给药不超过两次。对照组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氨茶碱治疗,NCPAP治疗同观察组,氨茶碱剂量为5 mg/kg,在拔管30 min内实施静脉注射治疗,12 h后每次维持剂量2 mg/kg,频率每8 h使用1次,治疗5 d观察记录指标及疗效[1]。

1.3 效果判定标准:治疗72 h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EC、BPD)和治疗1 h、12 h监测血气结果(PaCO2、PaO2和SaO2)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血气指标对比结果:两组纳入对象早期拔管后治疗前PaCO2、PaO2和SaO2三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 h后观察组早产儿PaCO2、PaO2和SaO2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12 h后组间差异更显著(P<0.01),观察组更优。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早产儿早期拔管后通过不同治疗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喂养困难、消化紊乱等不良并发症,观察组共计发生4例(16%),其中NEC 1例(4%)、BPD 3例(12%);对照组发生11例(26.8%),其中NEC 5例(20%)、BPD 6例(24%),数据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总概率χ2=4.6667,P=0.030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早产儿由于肺部功能发育不完善,出生后常会出现呼吸问题,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早产新生儿常见病症,而且出生时胎龄越小发生概率越高,还可能损伤到患儿神经功能、脑部组织等,因此需对这类患儿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2]。

咖啡因和氨茶碱都属于甲基黄嘌吟类药物,用于早产儿能对呼吸神经中枢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兴奋后呼吸化学感受器就会提升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呼吸抑制问题就会随之解除;另外咖啡因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还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儿茶酚胺及环磷酸腺苷含量得到提高,也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咖啡因不用于快速解除呼吸抑制,因为它起效慢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从这一点来看更利于早期早产儿拔管后的持续治疗。早期早产儿拔管已经度过呼吸抑制最关键时期,鼻式间歇正压通气是在患儿自主呼吸的状况下给一些呼气末压,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基础上的呼吸支持治疗,能辅助改善初生儿肺氧合能力,还能加强胸肺部呼吸运动的协调作用,降低再次插管事件的发生,帮助患儿逐渐过渡到正常呼吸。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鼻式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用于早期拔管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咖啡因治疗的对照组(P<0.05),经检验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也更优(P<0.05),因此得知鼻式间歇正压通气联合咖啡因应用在早产儿拔管后可以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减少重复插管影响因素发生,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有积极的意义。

[1] 王灿,陈龙,汪丽,等.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用于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6):4408.

[2] 张馨丹,郑军,王晓鹏,等.无创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4):387.

猜你喜欢

胎龄咖啡因间歇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咖啡因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摄取多少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和防失智?关键在“量”和“来源”
咖啡和茶使人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