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观察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脑出血注射液重症

李 芳

(四平市急救中心,吉林 四平 136000)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指血压突然升高引发动脉破裂出血的危重疾病,病情发展迅速,致死、致残率高,尤其是重症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严重影响预后[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不断上升,急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2]。本研究中以5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主要探讨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的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进行院前急救进行分组,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3.2±4.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8 h,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4.3±1.1)h。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3.8±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8 h,平均患病时间(4.6±1.5)h。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经检查均符合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神经系统障碍、自身免疫系统障碍等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未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处理,医务人员接诊后在5 min内安排出诊,在20 min内到达救治场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院前急救处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者口腔以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明显存在呼吸困难、呼吸道阻塞患者可留置口咽通气管。②吸氧支持。所有患者均予以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支持,对于行气管插管后呼吸仍然微弱和血氧饱和度低患者可加大供氧浓度,如果仍无明显改善可使用车载呼吸机辅助呼吸。③心电监护。连接车载心电监护仪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④建立静脉通路。在现场救治中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留置静脉管。⑤血压控制。予以患者舌下含服10 mg硝苯地平片,将其收缩压控制在180 mm Hg之下,如果干预后仍未达到目标可静脉滴注硝普钠注射液(在50 mg硝普钠注射液添加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摇匀混合),加强血压检测频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滴注速度,可避免血压骤低。⑥脱水降颅压。针对颅内压过高者可予以125 mL 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⑦癫痫控制。对于癫痫发作患者可予以10 mg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包括发病后到达急诊科时间(t1)、接诊后初步处理时间(t2)、送达相关科室行特殊检查时间(t3)、得到确切治疗时间(t4)、发病至确切治疗总时间(t5)。②统计干预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身体无运动限制;好转:患者日常生活部分自理,需要人照顾;无效:不具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死亡:无任何生命体征。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③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对比:对照组t1、t2、t3、t4、t5分别为(39.2±2.1)min、(28.7±2.2)、min(17.4±4.8)min、(9.5±1.3)min、(84.5±5.9)min;观察组分别为(15.5±2.3)min、(15.1±1.3)min、(17.1±4.3)min、(8.8±1.2)min、(51.9±4.5)min。观察组t1、t2、t5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365、9.365、9.877;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对比:对照组患者28例,治愈11例,好转8例,无效9例,有效率67.9%;观察组患者28例,治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2.9%。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死亡,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635,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3.6%(15/28),其中中枢性高热6例、气道阻塞4例、脑疝5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9%(5/28),其中中枢性高热1例、气道阻塞2例、脑疝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6.798,P<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发病人数增多,该疾病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3]。长期高血压会导致机体脑内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者脂质变性,如过血压骤然波动过大就会使动脉瘤壁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因此多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在高血压伴发脑组织内部动脉变性的基础上血压骤升造成动脉破裂所致[4]。该疾病发病急促,病情进展迅猛,患者发病后则会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多种临床表现,症状严重者甚至伴随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等障碍或者面部神经受损、失明等,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高,因此做好抢救工作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院前急救是一条急诊抢救链,涉及接诊对送至急诊室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将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有效规范各个环节的救治工作,保证所有救治人员能够分工有序、有条不紊将各项救治工作付诸实践,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6]。此外院前急救措施涵盖内容广泛,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支持、心电图监护、血压控制等,且实施中遵循“个性化差异”原则,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预后。如研究所示,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后,发病后到达急诊科时间、接诊后初步处理时间、发病至确切治疗总时间明显缩短,且救治有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表明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实施院前急救必要且有价值。综上所述,院前急救应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能够为其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改善预后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1] 兰竣.14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7-19.

[2] 毕学志,王国兴,黄富,等.院前急救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2):25-28.

[3] 王琴,刘春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145.

[4] 郑洪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预后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4):101-102.

[5] 严景陵.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近期预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6):67-69.

[6] 王栋华,刘云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9):40-42.

猜你喜欢

脑出血注射液重症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重症不惑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