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8-01-20马明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肠系膜盆腔

马明辉

(本溪市中心医院 普外肿瘤二病房,辽宁 本溪 117000)

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病,临床治疗中有多种方法进行该病的治疗,但是,一方面要能够保证病情得到根治,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少的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和泌尿功能,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减少出现并发症,这些要求[1]一直困扰着主治医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直肠癌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避开对患者盆腔自主神经的伤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直肠中下段位置局部癌变的发生率,提升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舒适度。为了能够更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本院开展本研究课题,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自愿配合本研究的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进对15例患者采用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并且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有9例患者是男性,6例患者是女性,年龄在38~77岁,平均(56.8±3.8)岁;对照组有8例男性患者和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79岁,平均(57.6±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及病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而后对照组进行传统方式手术,即在距离肿瘤2 cm的直肠系膜处作为切除位置,此手术方式可能有直肠系膜不同程度的残留。观察组则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平卧,在其下腹正中的位置进行切口,逐层打开腹壁后,仔细检查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包括出现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形状以及肿瘤所在的准确位置并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具体情况。使用无菌无瘤技术进行操作[2],对患者近侧的肠管进行结扎,尽可能多的进行肠系膜下的高位结扎血管。在直视下,利用电刀等工具顺着盆腔筋膜周围的结缔组织间隙进行直肠四壁的充分游离。在游离时,要重点注意对患者腹下神经及盆腔神经丛的保留。继而继续向下将患者的直肠系膜与盆神经进行分离。细致的剪断或是利用电灼[3]等方法离断患者的侧韧带。待患者的直肠及系膜完全游离以后,于癌症病灶的下方完全离断直肠。将肿瘤移除以后,使用大量温热的蒸馏水或者顺铂混合液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而后进行对患者切口远端的直肠肠腔进行生理盐水的冲洗工作,最后逐层的关闭和缝合患者的腹腔切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天数、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局部复发情况、吻合漏等有关方面的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以及患者自觉生活质量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376.3±98.6)mL,进行手术的时间(195.3±36.4)min,患者住院治疗时间(14.9±1.5)d,出现吻合漏1例(6.67%),局部复发5例(33.33%)。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120.2±37.8)mL,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110.6±16.4)min,患者住院治疗时间(13.6±2.0)d,出现吻合漏1例(6.67%),局部复发1例(6.67%)。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局部复发率方面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吻合漏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进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是73.33%,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是93.33%。可见,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

3 讨 论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到乙状结肠交界的位置之间出现的癌变,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数患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患者不易察觉自身患病情况,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发生便血或者伴有脓状物、便秘或者腹泻的情况[4],如果肿瘤出现在膀胱或者使尿道附近,可能会发生尿路刺激的症状。究其发病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十分明确,可能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或者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等有关。现阶段,在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且发患者群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直肠癌虽然位置低,直肠指检容易诊断出来但是它的位置在盆腔内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容易不彻底导致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此外中下段位置的直肠癌距离肛门括约肌较近,进行手术治疗时想要保留肛门以及它的功能非常困难,这也是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难题。有研究认为,对直肠癌的局部复发起着关键作用的并不在于直肠远侧切口端的长短程度,而在于切除直肠系膜的最佳范围[5]。

运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常常会令患者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并发症,比如以丧失性功能、射精功能异常或者丧失、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为主的性功能异常或者是表现为残余尿量增多、膀胱容量减小等症状的排尿功能异常等情况。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原因是在手术过程中损伤到了患者的腹下神经和盆腔神经丛[6]。而运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是在直视下直接进行的,基本可以避免对患者盆腔神经丛和腹下神经可能出现的损伤,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主要是在患者的直肠后间隙里面的壁层腹膜以及脏层腹膜二者之间进行手术,所以,整个手术过程更加的强调锐性和更精切细致的解剖,这就要求手术操作者的水平要比较高。而在直肠后间隙里的壁层腹膜及脏层腹膜之间存在的血管的量极少,故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传统手术要少,也就是说手术过程中发生大出血的概率极低,使得手术的安全性提高较大[7]。但是,这种手术方式使患者发生吻合漏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在本组患者中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有1例。笔者认为,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吻合漏的发生:首先,在进行直肠系膜远端的游离操作的时候,要尽量保留患者供血的血管,从而在最大范围内减小其坏死的可能性。其次,运用吻合器时,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吻合技术的水平。再次,进行手术的医师要对手术中的扩肛工作引起注意,并且在手术以后尽量保证患者肛门松弛,同时注意放置肛管引流。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减小患者复发的可能性,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是直肠癌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1] 田东生,任国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208-209.

[2] 姚君良,唐建伟,顾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4(2):143-144.

[3] 张健,骆成玉,段煜飞.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26例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4):429-431.

[4] 白宾,王建国.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9):697-700.

[5] 翟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4,34(1):66-67.

[6] 李建平,王德进,汪河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2):33-34.

[7] 周件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36-37.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肠系膜盆腔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盆腔积液怎么办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