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2018-01-19明君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探究学习操作

摘 要: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除了课堂中以探索新知识为提高外另外还为学科的质量所服务。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统一后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新型式的教学思想。民族地区信息技术的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地区一致,学校、教师、学生能正确理解开课的必要性。按学生实际情况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质量,正确解决民族地区基础知识薄弱、课时有限、课外接触电脑的机会少等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信息技能和利用网络提高学生操作水平的能力,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探索学习,创造为目标,学习知识的统一性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操作学习兴趣,提高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信息技术课;操作;探究学习

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利用信息教学带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使民族地区教育飞跃发展更具体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间教育差距,教育均衡发展得到落实,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一条路。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课会受到设备的局限性,教师水平、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等几个方面的约束。怎样解决民族地区的这些实际问题,如何提高课堂质量论以下几点:

一、 正确理解开展必修课的重要性

在民族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碰到很多问题,小学升入初中学生中半数以上都是来自基层学校的学生。基层学校经费投入少,设备数量有限,电脑配置低等原因导致信息技术课的开展质量非常低。升学考试不纳入考试科目的现状使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给其他学科让路,多数教师和学生认识模糊,认为是除音体美外的又一门副科,没有开课的必要性,在这种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前提是正确对待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针对的态度。

二、 正确解决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差别

多数学生都来自基层牧区学校,所以接触信息技术的范围不同,一部分学生只会电脑的开关机,一部分学生会正确使用画图工具和键盘准确打字,基础知识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距。针对这情况,让学生们以互相帮助、互相检查、共同探讨来解决问题。学习优异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两人互相操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办法去学习,利用电脑的可操作性给学生分派开创性的任务。

例如:画图的操作,这项具有开创性的任务让所有的学生去做,是能够拓展个人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想进一步深化可多加几项不同的任务,分层次做。最基本的任务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其他任务按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把难度高任务交给已完成学生,有的学生会完成两个任务,乃至三个任务,这样一来能力上有差别学生们都有任务可做,老师也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 每周课时少,课外接触电脑机会少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操作和实际性比较强的学科,课堂30-35分钟都是动手操作的时间,初一学年段时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很高,信息技术课中的理论知识理解比较难,所以用加强学生的上机操作来提高实际能力。利用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去激发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习方法、使用電脑技能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显然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不足,等到下周上课时多数学生对这周所学知识变得模糊,衔接这节课的内容时比较缓慢,这种情况下以每周的第八节安排1-2次二课活动来解决课时少的问题,对教学内容的进度有所帮助。

三、 发挥学生的长处

1. 正确引导学生兴趣

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接触电脑的机会少,电脑上可以打游戏,动手操作比单一学习理论知识要有吸引力,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可以安排多种活动。例如:教画图工具时,通过展示同龄学生的作品,解说其艳丽的色彩,导入到新课当中,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到课堂中,达到产生主动去画图的想法。再有通过从网上下载和播放用画图工具画人头像的视频来告诉学生用画图工具也能画出这样精美的人像,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要学”。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信息技能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学校信息设备更新和完善的环境下,任课教师也要把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当作平时需要提高和锻炼的内容,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探究能力,为培养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创造了条件。

3. 利用接通网络的优越条件

学校微机室接通了网络,网速达到了50Gb/s,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与课相关的材料做课前准备,培养课堂准确度和快速查找的能力,把网络引向课堂教学。另外慢慢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不仅成为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能力,而且成为学生们从接受式转向探究式的主要途径。例如:电子阅览室经常性的开放和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网络有步骤的搜集材料,利用网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进一步加强探究学习、互相学习的能力,把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用于日常学习当中,对成长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学生做出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丹,李其维,邓赐平.数学学业不良初中生的工作记忆特点:领域普遍性还是特殊性?[J].心理学报,2013(02).

[2]蔡铁权,叶梓.促进合作学习的概念图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1(04).

作者简介:

明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探究学习操作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office2010教学之我见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