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课堂模式的创建

2018-01-19闫斌杰

考试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创设情境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需要和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中更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和积极地学习体育知识,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能在体育课乃至将来的学习中茁壮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依据这个目的,在体育课中创建“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模式使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尊重学生;重视激励

体育课中要创建“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模式,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体育教学同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是一样的,也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因为这一环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巧妙,新颖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会主动去继续探究,以满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会很好地推动课程的进行,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平淡,自然,学生会感觉没意思,激发不了他们的欲望,他们只能作为教师操纵的机器,任由教师的摆布,这样不但课程进度很难进行,学生在这种被动的情形下,也是很难学到更多的东西的。如:体育课上要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按照惯例,教师上课首先告知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接着教师做示范动作,这个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來帮忙,做示范,教师加以指正,待学生说看明白了,会做了的时候,教师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学生只学会了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部分学生还不会,因为他觉得这节课很没意思,无兴趣练习。但如果教师换种方式来讲授同样的内容,结果会大大地不同:上课时教师问及学生,怎样投篮会投得更准啊?学生大多数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此时老师还不公布答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生会纷纷地进行练习,揣摩,研究寻求答案,当大家经过实践,意见基本达到一致时,老师在公布答案,给出学生更标准的体育术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用老师强行拽着进行思考,研究,而是都能主动地去思考,探究,最终找到最佳答案,经过这样的教学,他们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这个概念的理解绝对透彻,记忆绝对深刻。所以,好的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二、 尊重学生,培养能力

学生对学科所产生的兴趣,还源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种兴趣的激发来得更为直接。所以,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不要歧视任何人,尤其体育教学更要因人而异,不要采用“一刀齐”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体力,耐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在课堂中要灵活运用教材,灵活地驾驭课堂,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允许出现和教材要求不同的结果,但此时教师还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希望看到更优秀的你!这样学生对老师有的只能是感激了,不会有更多的抱怨,这样,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针对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会积极主动地去思索,探究,实践,以达到最完美的状态。此时的情形,如果想不让学生学习体育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三、 重视激励,增强信心

激励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实效。我们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运动体验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看到学生的进步要马上进行激励性的口头评价,使学生得到鼓励和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针对体育素质好的学生对动作的领悟和掌握较快,动作完成的质量也高,体育素质差的学生,虽然学习努力,但也很难达到动作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优秀生表扬多,后进生批评多”的框架,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极细微的,都要适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如:“你非常棒!”、“再来一次你会做得比上次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等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从而减轻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师懒懒散散,学生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表率行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有力的感情作用,学生也就会像喜欢明星一样喜欢体育教师。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

总之,体育课上创建的“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只充当一个好的“导演”,把主动权和主阵地完全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积极引导他们,指导他们能做一个出色的“演员”,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学生一定会更好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的。

作者简介:

闫斌杰,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创设情境
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美国高等院校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