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正一帆悬:区域推进教育家成长的实践探索
——访天津市北辰区教育局局长郭建新

2018-01-16吴盈盈刘杨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北辰区北辰教育家

本刊记者/吴盈盈 本刊特约通讯员/刘杨

由中国教育学会《未来教育家》杂志和天津市北辰区教育局共建的“津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北辰基地”于2017年10月正式成立。基地成立前夕,我们针对区域推进教育家成长的情况对北辰区教育局局长郭建新进行了专访。

《未来教育家》(以下简称“未”):长期以来,北辰区高度重视教育家型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做。请问近五年来,北辰区教育局在统筹谋划人才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郭建新(以下简称“郭”):“十二五”期间,我们区共遴选出名校长8人、名教师28人、名班主任2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10人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有316人进入市、区、校的“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52人进入天津市“千名人才”培养工程骨干教师队伍,50人进入天津市农村义务学校校长和优秀教学校长培养队伍。14人成为天津市特级教师。2017年,又有7人成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5人成为天津市“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学员,35人成为天津市“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学员。

未:北辰区教育局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诸多成绩。您作为人才培养的决策者、实施者、服务者,北辰区教育局如何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呢?

郭:人才的成长,既有自我成长,也需要社会的培养。所以,在推进教育人才成长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人才强教”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普遍培养、重点选拔、好中选优、优中拔尖的思路。希望每一位教师在社会的支持下,在个人努力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促使更多的优秀教师、未来的教育家在这里产生。

在人才队伍培养上,我们重点培养青年干部教师和骨干教师,全面提升干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我们划分成两大部分进行培养。第一,面向全体干部教师实施了“三项工程”(全覆盖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千名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实施全覆盖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让全体干部教师每年至少接受1次高水平的培训。通过实施“千名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出1000名校级骨干教师,除此之外,我们还选派50余名干部到上海、浙江等教育先进地区学校挂职锻炼,选派500余名骨干教师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华东师大等国内外高校学习研修,遴选了50余名校长参加天津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训,遴选了23名校长参加天津市优秀教学校长培养,为进一步的培优拔尖奠定了基础。第二,选出“领头雁”,引领大家同发展。在实施“三项工程”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连续四届评定出名校长19人次,名教师82人次,名班主任70人次,并通过“三名”工作室,履行课题研究、带徒结对等职责,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今,我们建立了一支以校级骨干为基础、区级骨干为引领、市级骨干为示范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未:提升教育质量,就要坚持“人才强教”,这是北辰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是如何支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

郭:我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群体,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创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宽松的环境。创建这样的环境,需要我们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抛弃教育的功利思想。让我们的教师回归到教育规律上来,让优秀的教师在宽松的土壤、自由的气息和共享的空间中成长。

第二,要精心培养优秀教师。这需要实现两步走。第一步是“找苗子”,第二步是“搭梯子”。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说,平凡的老师也能成为教育家,但是需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热爱孩子,将当教师作为一辈子的事业;第二,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第三,一定要得到同行认同、有成果、有社会影响力。我认为,只要基本符合上述条件的,就是我们要的苗子。“搭梯子”就是唤醒,唤醒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有教育家激情的教师。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走向成功。

第三,创造相互信任的机制。我们可以借用“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的企业管理文化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家培养。就是赋予校长更大的自主权,但是有权不能任性。要给教师更多的空间,但是不能无目标、无方向发展。如何有效避免任性办学和无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治校。

未:那么,北辰区教育局在教师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做了哪些对教师发展有益的工作呢?

郭:首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我们在天津市率先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岗位聘任制》,校长按照工作业绩评分定档,教职工按照岗位双向竞聘,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第二,我们实行了“三个倾斜”政策,即名特优特酬、边远校倾酬、一线教师重酬,真正体现了岗位不同、责任不同、业绩不同、报酬不同的分配机制。第三,我们制定实施了“优秀人才汇聚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优秀教师奖励机制和后备干部培养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师德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其次,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我们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举办了“感动北辰教育——最美教师”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开展了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最后,加大名校长培养选拔力度,拓宽人才培训途径和模式。实施校长素质提升工程,成立名校长工作室。比如,我们先后成立了梁峰名校长工作室、余映潮名师工作室和张文娣名师工作室,发挥了提升、引领、示范作用。我们与北京大兴、河北廊坊建立了京津冀三区市教育联盟,实施了“一十百千万”工程,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共同培养百名教育人才。

未:教育家的成长,需要营造绿色自由的生态。未来五年,对于助推“教育家成长”“教育家办学”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郭: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新式教育的中心,北辰区是天津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历来有着教育家办学的优良传统。据史料记载,在这片热土上,先后走出了徐肃静、温世霖、严修、张伯苓、温瀛士等一批著名教育家,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篇章。如今,中国教育学会“津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北辰基地”的成立,对于我们而言,是荣誉、是品牌,更是压力、挑战、责任和使命。它既是对北辰教育历史的认可,更是对北辰教育未来的期望。

下一步,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建设“津派教育家成长研究北辰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新教师全员培养,把好“入口关”。强化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把好“输送关”。深化区级骨干教师培养,把好“选拔关”。优化市级骨干教师培养,把好“推介关”,着力建立新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各有侧重点的、四个层级有序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家办学”进程,坚定不移地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干部教师队伍,就能在建设“均衡普惠、轻负高质、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北辰教育实践中做出新贡献,就会做强做优教育惠民大蛋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北辰区北辰教育家
教育家与儿童
Cycling in America
Fame Is a Bee
领导干部必须“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天津北辰青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天津市北辰区扎实推进放心菜工程建设
教育家
郭泰:行走在大地上的教育家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
客鸟尾石笋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