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乡村音乐教师的成长启示录

2018-01-16陈璞上海市川沙中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上海市音乐专业

陈璞/上海市川沙中学教师

在一次讲座中,我向教师们展示了一张图,图中有两棵高矮略有差异的树。我问:“你们谁能告诉我,这两棵树哪一棵会长得更高?会长多高?”没人给我答案。我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就像树,“高”与“矮”的起点不能决定你专业成长的高度,也无法论断你的专业成长的终点在哪里。

如果把教师比作一棵树,那我最初就是一棵矮小的树:大专学历,在农村普通中学就职。在我的专业成长路上,如果说我现在长成了一棵较高的树,那么,比我拥有更好专业发展基础的青年教师们,又何尝不能?

找到初心,不忘初心

1994年9月,我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回到了我的母校——上海市祝桥中学,一所上海郊区的农村普通中学。我是这所学校里的第一个专职音乐教师,没有教学上的带教“师傅”,我像野草一样肆意生长着。每天上班、下班,日子一天天重复着,没有教学研究,也没有反思学习。当时,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收入也不高。音、体、美教师更是在学校里被俗称为“小三门”。

马斯洛提出人生需要的“金字塔理论”,分别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以及最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做教师大概只能在这个“金字塔”的底层徘徊吧。无法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这让我很沮丧。或许,这是我们那个年代青年教师共同的迷惘。所以,当时有人“跳槽”去做公务员,有人离职“下海”去经商。虽然在这期间我也曾有过“跳槽”的机会,但在反复考虑后,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留守。我想,世界上大概没有完美的职业,得与失之间在于如何取舍,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当时问自己:做一个音乐教师,我能够得到什么?我得到的比失去的是否更重要?

我这样告诉自己:第一,做一个音乐教师能把工作和自己的音乐爱好相统一。通常当你想弹琴,你得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想听音乐,得买票去剧院;想要唱歌,还得专门去KTV。但作为音乐老师,我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听音乐、唱歌、弹琴,并把美好的音乐与学生们分享,这是何等难得、何等快乐的事啊!第二,音乐课堂有更大的专业自由空间。曾经听过一句很牛的话,“我的课堂我做主!”但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特别是备考学科的教师,种种“枷锁”在身,哪能自己“做主”。但音乐课堂却不一样,因为不用考试,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实施充分的课程自主。

这两点是我当年对音乐教师职业的理解。如今再来反思,我觉得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执教的初期得到了非常大的职业宽容。回想,我当年和顽劣的学生打过架,音乐课上带着全班学生去打球,放学后把“捣蛋鬼”留在办公室罚站……但在当时的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的包容度较大,作为年轻教师在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一些情绪化的管理行为,一些不合适的教学行为,只要不是师德问题,往往能够得到宽容,这对年青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不像现在做教师容不得半点逾规,一不小心就会被通报,轻则挨批评受处分,从此消沉度日,重则“饭碗”被砸,退出教师队伍。

1994年至2016年,我一直在这所农村普通中学做一个快乐而自由的音乐教师,直到2016年才调到了上海市重点中学川沙中学任职。我相信,做一个音乐教师是我正确的职业选择,这是我本心的所向。曾有一个师范毕业的学生跟我聊天,她说,自己面临多种职业选择困惑,不知道是否喜欢和能够干好教师这个职业。我告诉她,现在早就不是“铁饭碗”时代了,你可以给自己两年时间做教师,两年后你再问问自己你得到的你是否真的喜欢?喜欢就做下去,不喜欢就换工作。当下的社会是多元、喧嚣、急速变换并充满诱惑。所以,做好教师不易。找到初心,不忘初心,非常重要。

敢于承担,勇于尝试

学校是一个小的社会体系,其运转过程中必会有诸多问题产生,需要有人去解决。那么,当学校领导交给你一个看似以你的能力无法做到的任务时,你的回答是什么?YES或NO,往往决定了你以后的专业发展高度。一个人,如果永远不敢向自己能力外的工作发起挑战,那你的能力将被局限,不会进步。

2000年,上海市祝桥中学初高中分离后,留在高中部的我开始担任高中音乐教学工作。2002年暑假前,因为不断有女教师妊娠,学校的语文师资出现了临时短缺,大概是出于对我学生时代的语文能力的认可,学校领导找到了我,商量可否让我兼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我心里矛盾重重,也很担忧,高中语文可不是随便玩票的。但我又想挑战自我,或许这种新的教学生活将拓宽我脚下的路。于是,我答应兼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师。

2002年9月1日,我夹着语文课本踏进了高一(3)班的教室……我已记不清第一节课是否讲了书本上的内容,但我记得下课后走出教室时,我的心热热的!就这样,我开启了我的跨学科教学生涯。作为一个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学生,哪怕执教之初没有老教师领路,但还是有足够的自信能上好音乐课,凭着自己的专业能力自然地开展着音乐教学。对我而言,当面对语文这样一门“陌生”的课程时,我急需“补课”。从此,我便经常阅读各类教育刊物,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学习语文名师的成长故事……后来,我发现,我对语文教学学习掌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对“学科”的研究过程,这种对学科与课程解读的能力的获得对我而言极其宝贵。

为了不误人子弟,也为了不让自己丢脸,虽然是兼职教语文,但我一直琢磨着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视野太窄,我就每周把一节语文课放到学校阅览室,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照本宣科式教学学生没有兴趣,我就拓展课文背景给学生讲一些课外故事;帮学生排练小品,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整理文言文的“知识树”,让学生背诵和默写。学生需要掌握的诗词我做到比学生背得更熟,尽量做到不拿教材上课……

渐渐地,我熟悉了这种“跨界”教学的感觉。我用音乐教师的激情点燃了语文课堂,也用语文教师的睿智反思着音乐课堂。从2003年开始,我综合能力的提升让我在音乐学科领域开始崭露头角,被南汇区(现浦东新区)音乐教研员倪红老师收为徒弟。之后,又开始担任区兼职音乐教研员……2007年6月,实在忙不过来的我向语文兼职工作挥手作别,我反思自己在语文教学上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跨学科教学对一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来说确实很大!这五年迎难而上的兼职教学路,让我这个本来碌碌无为的青年音乐教师,凤凰涅槃,评上了中学高级职称、区音乐学科带头人,那年正好34岁的我是当时上海市最年轻的音乐中学高级教师之一。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比拼的不是天赋,而是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不断尝试,不断磨砺。许多青年教师对有难度的工作任务,不愿意承担、不敢承担,那么也就失去了给自己成长的更多机会。换一个角度而言,这个任务其实是送给你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你愿意承担吗?

从2006年起,我负责实施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那时,上海市的相关课程也是刚刚起步,基本找不到可供参考的东西,我摸着石头过河,边自己学习边执笔撰写学校的课程方案,找老师谈心“忽悠”他们开拓展课,在阶梯教室给全年级学生上“如何进行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讲座……在我负责的期间,学校获得了南汇区“校本课程先进集体”的荣誉,我自己也在校本教材、科目设计、研究型课程论文等方面获得了不少奖项。

2009年起,我开始担任学校科研负责人,进行学校教科研的管理工作。我把学校原来较简陋的《祝中教科研简报》改刊,正式印刷成精美的《竹苑》杂志,独自一人负责采写、编辑、设计的全部工作。作为课题的实际操作者,我从立项、实施、结题完成了学校历史上唯一一个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项目的实施与研究》,成果也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上海教育科研》上发表。学校许多教师的论文经过我的指导、修改、推荐而获奖与发表。我自己也获得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荣誉。

从2013年起,我又承担了学校的师训员工作。区级课程、市级课程、区级学分、市级学分、各种通知、各种申报、各种考试、上级的要求、老师的诉求……复杂的师训工作锻炼了我的细致,让我学会稍安勿躁。在我离开上海市祝桥中学前,学校也顺利地申报成为浦东新区校本研修学校,使教师们在以后的职务培训中更容易“过关”,这也算是我为教师们留下的最后一份师训“福利”。

对一位教师而言,对生活保持不断尝试的热情,是消除职业倦怠的最佳方法。我做过教育网站论坛的版主,也曾建立过网站——上海南汇音乐教育网,这个网站在线运行四年后,成为最具上海特色的音乐教育网站,也是当时南汇区音乐教师的网络教研平台;在诗歌创作上,我虽不丰产,但一直保持着诗歌创作的爱好;从刚工作时的象棋“菜鸟”,到作为学校象棋队代表参加区教育系统的象棋比赛……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没有一颗敢于承担、勇于尝试的心,又怎能焕发出自己的人生光彩?

胜于课堂,成于研究

从初涉教坛,到站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平日的每一节课,是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线。这个过程有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思维的成熟,教学文本解读能力的增长,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等等。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之一,开设公开课和参加教学评比非常重要。当然,对“赛课”网上也颇有争议和讨论,但我是支持赛课的,我们教师专业成绩的获得路径其实并不多,赛课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竞争的平台。赛课对于青年教师往往是踏出专业成长的第一步,而上课前的试教、反思、“磨课”过程,也是教师课例研究能力提升的必经过程。

在我兼职教学期间,我发现音乐与语文在人文性上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开始摒弃以教参为纲的做法,极力拓展课程资源。同样,由语文课的课程资源拓展经验,我也开始了对音乐课的课程资源进行拓展。这时,“校本”的概念渐渐兴起,我也由课程资源的随心拓展,过渡到有脉络、有主题的拓展,再到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我的赛课之路其实也“见证”了我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综合教学能力上的逐渐成熟。

还记得2006年我参加了上海市中青年教学评比,当时我准备了一节《云南风情》的课。我知道这次比赛强手如云,都是上海各区的佼佼者。除了课本身,许多细节问题都需要考虑,比如,我的音乐教室硬件环境比较简陋,但这个问题是我无法一下子改变。最后,我想不是“云南风情”吗?这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教学主题,彩云之南,风花雪月,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于是,我就往音乐教室里搬了大大小小二十多盆绿色植物,让人一下子就进入到有十足大自然味的“教学情境”中。另外,课的内容也要有特色。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用复习蒙古民歌来引出音画作品《香格里拉》。为此,我专门通过网络求教于蒙古网友,让网友把这首歌的歌词翻成蒙族语,所以学生们学唱的是蒙语。这样,在课后的反思答辩中,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也成为我最大的特色。

当然,一名教师想要走向更高的层次,站稳课堂之余进行研究和写作是必不可少的。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是2003年发表于内部教育刊物上的,包括最早发表的那几篇文章用我现在的眼光去看是不满意的,但在当时是很有收获的,就是把自己从书上、杂志上学习到的科研知识进行了“实习”,并掌握了基本的学术规范。许多教师都说写论文难,但难的不是写作技术与规范,这些东西只要买几本科研指导类书籍和学科权威刊物,仔细研读学习便能很快入门,这也是我自己在科研范式上的入门方法。

随着坚持研究与写作,我的教学研究文章也越来越鲜活,而我也真正认识到,研究是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教学生涯的责任!从写论文到做课题,再到写专著,每一篇文字留下的都是我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探索的足迹。还有,文章是写出来的,但更是做出来的,我们的教学实践才是研究与写作的源泉。

静心潜学,汲益团队

在专业发展的初期,我基本是自学。静夜里的孤灯下,我翻阅教育书籍,记录教学反思,思考学科改进,这样的学习让我走得很快。但当我评上高级职称,成为区学科带头人后,我开始走进高原期,拔剑四顾心茫然,进一步提高的契机在哪里?之后不断参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才让我又重新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2009年,我参加了区教科研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主持人上海市科研特级教师黄建初老师教导我们要“读书、交友、写文章”。最初我是冲着学习科研方法去的,但最终我从黄老师身上学到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做科研人!黄老师待事认真、一丝不苟,待人宽厚、细心,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从来没有“上位者”惯有的那种颐指气使与诿过于人。科研工作室的同学基本都是各个学校的科研主任,在这个团队中我学习了四年,我们学员间的交往也从工作室扩大到了生活中,与这些不同专业背景和学段的朋友交流,也让我的教育视野更开阔,还让我的听课范围拓展到了幼儿园!

2011年,我又参加上海市艺术人文德育实训基地的学习,热情而多才多艺的主持人,上海市特级校长、美术特级教师赵其坤老师带领我走入“美育、诗意、通识”的学习历程,学蜡染、习茶道、做陶艺、赏名画、写书法……三年中,丰富的艺术学习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提升了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使我学会诗意地栖居于教育路途,让自己找到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合理交替,让自己始终以最饱满的热情来面对工作,以最快乐的心情来面对学生。

对我而言,专业推动力最大的学习历程来自于参加“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工程”音乐名师基地。还记得2008年11月18日,我第一次参加第二期上海市音乐名师基地的学习,主持人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曹建辉老师与陆亚芳老师对我们提了一个总要求,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学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得遇良师,真是开心!在之后的日子里,又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指导,张展英老师、王月萍老师、郁文武老师……这简直是精神的饕餮大餐。从郊区到市区,每一次学习往返路上要花六个小时,但我不以其为苦,我认为学习是件幸福的事。三年学习期满,我对音乐名师基地的幸福学习生活充满了留恋。时隔一年,2012年我又成为基地唯一的“留级生”,参加了第三期基地的学习。基地将培养内容落实在“讲台、舞台、写字台,三台合一”加“专业引领能力”的培养上。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各种层次的教育论坛、文化沙龙、教学研讨会、学术考察……正是得到基地的助力,使我提炼了教学特色,形成了教学风格,并把自己的专业影响力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让我在2014年顺利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如今,我自己也领衔带起了教师学习共同体——浦东新区陈璞音乐教师培训基地。但我依然在寻找精神上同尺码的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所以,我参加了一个民间性质的“心世界”读书会,在这里我们共读的书有《万历十五年》《乡土中国》《世说新语》《教室里的电影院》《格调》《我的凉山兄弟》……除了读书交流,读书会成员还热心公益,为“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做志愿者,为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师作公益讲座……

“做一个阳光的音乐教师,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只要心向阳光,努力成长,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自己的教育春天!

猜你喜欢

上海市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音乐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