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样的学校有未来!
——专家视野下的的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

2018-01-16

未来教育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郑州市实验学校生长

在创办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之前,刘坚教授对未来学校项目研究就不断追问:未来学校,究竟要留给孩子们什么?以下是刘坚教授的观点。(摘自“守望新课程”微信公众号2016年2月1日发布的消息)

未来学校,我们最想给孩子什么?

未来学校要回归自然。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我们要多一些孩子对大自然的关照,让孩子们和一年四季一起存在,与树木一起存在,有动物,有植物,有生长。让孩子们与土地打交道,每个班有自己的一小块地,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

未来学校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学校物理空间的设置上,要多一点秘密,多一点探索,满足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未来学校要面向未来。我们要为孩子适应今天的、未来的社会做事。

未来学校要是社区中的学校。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学校的作用非常有限,我们一定要给家长留出参与空间,学校要多一些开放流动,注重对公众、社区的影响。

(刘坚/教授、博导、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生长型课程:让知识有了意义,使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是我区联合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专业资源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创办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创新精神。

该校在治理结构上有创新,注重激发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校重要的规章制度和规划,都是与教师一起协商制定的。各种活动也有意识地将教师推向前台,行政人员是服务者。这一点与我们教体局的管理思路是一致的,局长是服务团队的头儿,校长也应该是学校最大的服务者。

在课程上敢于尝试,立志打破学科界限走整合之路。整合之后的课程内容,让孩子们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探索,有利于学生将知识与大千世界自然链接,使知识有了意义,让深度学习得以发生。课程整合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他们执著探索,一年级的整合课程已形成体系,目前正在按计划探索二年级的课程整合。

学校在教师培养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新学校年轻教师多,但成长很快。他们努力将教师团队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的共同体,“用团队的成长促进个人的发展,反过来个人的进步又促进了团队的成长”。具体的做法有“我们作为研究者”的分享会,有“半月谈”的定期反思,有“研究型例会”的即时对话互动,让知识和经验在团队内充分流通,形成研究氛围。

希望创新实验学校在我区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国际级示范实验区的平台上,在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的具体指导下,继续坚持不懈、努力创新,为我们的“高品质、创新型”教育(高新教育)作出贡献。

(田鸿鹏/郑州市高新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创新,就是比别人“早走一步,多走一步和再走一步”

2017年6月,受教育部课程中心委托,我为郑州市高新区做学校文化建设指导,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是其中一所。当时这所学校创办还不到一年,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学校提出的“打好学生站在学校中央底色”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切实加以落实,如,教室里,全是孩子的作品和全班孩子集体达成的班级约定,以及孩子们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经验展示。在学校层面,让一年级孩子写校名,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征集校徽、校歌,大部队成员“公开竞选承诺服务”,学校也在尝试着学科间的课程整合,在逐步稳妥地推进……

我感受到这所学校富含的活力和创造,当时就鼓励他们:希望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能坚持不懈,执著坚守,在教育创新上“早走一步,多走一步和再走一步”。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

刘坚

田鸿鹏

叶显发

张军

课程:学生个性发展的“生长”土壤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一直高举的大旗上书写的是:“让孩子站在学校中央。”“生长性”课程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他们不是从内容或材料(跑道)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而是提出了一种有创造性、探索性和生长性的现代课程观。课程观在我国过去有“社会需要”的倾向,现在许多学校开展“类群需要”的探讨,但没有从学生个体需要的根本上来探寻学校如何开发课程。因此,课程中“童年的消逝”是一个紧迫的课题。“生长性”课程着眼于儿童的生命“此在”,从学生个体需要为出发点,学校提倡从“开放、生长、体验、组织”的课程理念出发来重新界定课程,重拾“童年时光”,还课程于学生,“生长性”课程是让学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的条件!

(叶显发/教授,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未来,教育在于创造一种可能

未来,并非时间轴线的长度,可以创造却难以预见。在玛格丽特·米德描绘的“后喻文化”时代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用知识滋养的权威、自信和尊严,不可避免地面对“晚辈”学生的批评和挑战,神圣的讲坛走过千年的炫彩,已经暗淡无光。”七年前,这个管理团队亲自抡起铁锤砸掉了教室里的三尺讲台,并非为了制造新闻的哗众取宠,而是一种“让学生走在中央”的教育宣誓。自主探索、协商对话、分享学习、智慧生成……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在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刘坚院长的指导下,正在塑造全新的面向未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全生态链条,颠覆性的新教育场景使得教室不再是教师独舞的戏台,而成为师生共有、创造可能、感受幸福的学习社区。未来,教育在于创造一种可能!

(张军/教授,北师大珠海校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郑州市实验学校生长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碗莲生长记
郑州市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生长
新乐市实验学校书画作品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