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2018-01-14张汉容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张汉容

摘 要 初中阶段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教学更是对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數学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复杂,一些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成绩。此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需坚持的原则,其次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21-01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需坚持的原则

(一)营造趣味愉悦氛围的原则。想要设置问题情境就需要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初中数学老师不但应注重对同学们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亦应该重视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情绪的培养。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老师应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去帮助同学们培养问题意识,丰富自身的联想,全面应用学生的感受、记忆、联想等心理特征去创建一个同学们喜爱的、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则。融洽和谐是指在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教师本身具有的亲切的语言、语气,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二、初中数学教学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出现的问题

(一)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老师没有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分层。每一名同学成长的环境和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一名同学的数学基础也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数学基础较好,在学习数学时更加得心应手,而也存在一些同学没有那么好的数学基础,在学习数学时就产生了一定的困难,由此就产生了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而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部分数学老师为了保证课堂进度,提升教学的效率,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全班同学的接受能力,那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觉得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太过简单,自己得不到锻炼,而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没有办法理解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长期下去自然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太大的兴趣,这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忽略,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老师的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具有深度,不能吸引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对于诸多事务还存在很强的好奇心,同时注意力也不够集中,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能够专心听讲、没法紧跟老师节奏走等问题,由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优势便体现出来,老师在课堂上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同学们紧跟老师的节奏,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然而目前很多的初中数学老师在准备问题时都没有充分考量问题的内容是否具有深度,总是在讲课时突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总的来说问题没有什么深意,情境创设的效果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初中学生没办法很好的融入到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没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一)利用因材施教法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老师依据教学的目标设置有内涵的问题让同学们回答,进而增进同学们的求知欲,并经过老师逐渐的引导同学们展开思考,进而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老师通过巧妙的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还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实现老师的教学目标。老师只有充分了解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和目标,让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相关联,才能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把握好问题的尺度,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开始上课时设置的问题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达种结果都会导致学生自身无法提高。教师在设置问题上应把握好“度”,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设置稍难的问题;对于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则设置的问题可稍微容易一些。面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多角度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将同学们作为教学主体,从而创设有效情境。想要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光靠老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是行不通的,新时代老师不应该在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工作都应该以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为首要注意点,要采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比如老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时,为了能够让全班的同学都理解这一知识点,老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们试想一下你们正在举行篮球比赛,你们每场比赛都需要划分胜败,每个队伍赢了一场就得3分,输了就得2分,那么若是某队希望可以在20场比赛中获得20分,那么这个队伍赢和输的场数都是多少呢?我们可以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怎么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以此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老师应该将同学们放在教学中的首位,并利用因材施教法创设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靳晓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J].科学导报,2016.

[2]王怡.创设情景引领课堂——初中数学导入环节情景创设的策略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