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8-01-11王晨爽

外语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字幕热点图谱

王晨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1 前言

西方视听翻译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多(I.Fodor)于1976年出版的专著Film Dubbing:Phonetic,Semiotic,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可称为该领域的开山之作。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西方视听翻译研究日益成熟,并形成多元化发展势态。21世纪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外国视听作品引入中国,视听翻译在国内应运而生。但国内的视听翻译研究尚处于新兴的研究领域,考查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的发展过程,把握该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将有益于国内的相关研究。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该软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把某学科的概貌呈现出来。本研究分析的数据来源于Translation Studies Bibliography数据库(简称 TSB)。TSB是2004年由欧洲翻译协会、鲁汶大学翻译中心和本杰明出版公司联合开发的翻译研究数据库。其优势在于库容大,专业性强。它不但收录与翻译学相关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还收录专著、论文集和访谈等。值得一提的是,视听翻译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它与符号学、文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TSB数据库覆盖面广,涉及符号学、传媒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这恰好为本研究的数据采集带来便利。

本研究分别以film translation,cinema translation,screen translation,audiovisual translation 和multimedia translation为关键词,在TSB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经手动去重和删除后得到记录1,368条,包括论文1,238篇、专著及论文集130部,得到的文献发表时间跨度为1965-2015年的50年间。最后,将样本数据经格式转化后,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3.1 国外视听翻译研究概况

在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之前,首先对TSB数据库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期刊分布等分析,以便厘清国外视听翻译的发展脉络。

如图1所示,最早的翻译研究文献始于1965年,是德国学者伊塔利安德尔(R.Italiaander)编辑的论文集《翻译》(Übersetzen),全书共7章,其中有两章涉及戏剧翻译和电影翻译。在随后的三十余年里,仅有少量成果问世,视听翻译研究处在萌芽期。1993-2003年,视听翻译研究开始起步,呈稳定增长状态,发文量为年均37篇。2001年出现第一个高峰期,文献数量100篇。2003-2015年,影视翻译研究增长,整体呈波浪式上升。此期间的发文总量为1,038篇,占该领域全部文献数量的76%,2012年发文量为128篇,达到顶峰。总体来看,视听翻译的文献数量趋于稳定,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

图1 国外影视翻译研究文献

为了解该领域较为活跃的研究者,本研究汇总发文量前10名的作者,按发文量由高至低排序为:J.D.Cintas(22 篇)、V.F.Chaume(21 篇)、Y.Gambier(20 篇)、A.Remael(14 篇)、H.Gottlieb(14 篇)、J.J.Martínez Sierra(13 篇)、A.Matamala(11 篇)、P.R.Fresco(11 篇)、J.L.M.Ferriol(10篇)、F.L.Adrián(9 篇)。 发文量位居前三的是Cintas、Chaume和Gambier.Cintas是西方视听翻译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任欧洲视听翻译研究协会主席。他涉猎广泛,在视听翻译的术语演变、视听翻译教学、无障碍传播等方面都有着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字幕翻译及其学科建设尤为关注。2007年,他与Remael合作出版首部视听翻译的英文教材Audiovisual Translation:Subtitling,其配套 DVD收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等电影的翻译片段。该书以教学法为基础,宏观概述字幕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实例来讲解字幕翻译的难点、策略问题和技术问题等。该教材在欧洲、澳大利亚、巴西等地使用,好评如潮。西班牙学者Chaume把电影和符号系统联系起来,他认同电影是一个符号系统,译者需要了解电影的符号性。他归纳视听翻译的10个表意符号,如语言符号、超语言符号、图像符号、摄影符号等。Gambier主编过大量期刊和论文集,经常参与视听翻译的国际会议。2001年,他与Gottlieb合编论文集Media Translation,所收论文代表最新的视听翻译研究成果。2003年,他为知名期刊The Translator编辑视听翻译的专刊。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他与 L.van Doorslaer合编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HTS)。 HTS 是Translation Studies Bibliography(TSB)的姊妹篇,汇集众多专家的翻译研究论文,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翻译学百科全书。

掌握期刊分布情况可以更有效地为研究者提供资源。本研究对刊载影视翻译论文最多的前10种国际期刊进行统计(参见图2)。图2显示刊发量最多的是JoSTrans和Perspectives(分别是49篇和40篇),其次是Meta和Translation Journal.这4种期刊共发表相关论文143篇,约占该领域发文总量的54%。

图2 视听翻译研究的高刊载期刊图

JoSTrans(《专业翻译杂志》)是2004年创建的网络刊物,它从语言学、文化和教学等多个角度探讨非文学翻译的问题,只发表专业性翻译论文。该刊除接受英文投稿之外,还可以使用荷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撰稿。视听翻译是其特色专栏,发表过不少与游戏翻译、声音描述、动漫翻译、广告翻译等话题相关的论文,对视听翻译进行大力推介。2010年1月JoSTrans曾开设中国翻译专刊,探讨口译策略、公示语翻译、双关语翻译和文化翻译等问题。Perspectives(《视角》)是1993年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创办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被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收录。该刊聚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诸多方面,关于视听翻译的讨论主要围绕字幕翻译、配音、口译、幽默翻译和网络游戏翻译等进行。Meta(《媒他》)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1955年创办,亦为A&HCI来源期刊。多元化和注重实证研究是Meta的重要特色。Translation Journal(《翻译期刊》)创办于1997年,作为免费的网络刊物,该网刊注重实务,投稿便捷,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纵览图2的10种期刊,我们发现视听翻译论文不仅限于发表在Journal of Adaptation in Film and Performance这种影视类期刊上,从Perspectives,Meta,Babel等知名综合翻译期刊对此类论文的欢迎程度可以看出,经过多年发展视听翻译研究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视听翻译在翻译研究领域已拥有一席之地。

3.2 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提炼,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借助Citespace提取关键词,可以绘制出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此类图谱有两个重要参数,其一是关键词的频次,其二是中心度。图谱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频次较高的关键词通常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介中心度也是科学知识图谱中反映关键词重要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即占据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能力(张继光2016:432)。中介度大于或等于0.1的关键词通常在图谱中的媒介作用较大,掌握的信息较多。我们将下载于TSB数据库的1,368条文献导入Citespace,对同类关键词进行合并后,生成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参见图3),同时还可析出中心度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与图3进行对照说明。

图3共有节点241个,连线314条,限于篇幅,某些节点无法一一显现。从图谱可以看出最大的节点是audiovisual,第二和第三大节点是movie和subtitling.此外,humor, screen translation, television等节点也非常明显。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按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视听翻译(200)、电影翻译(151)、字幕翻译(148)、配音译制(96)、电视翻译(43)、屏幕翻译(43)、改编(43)、影像描述(43)、视听翻译教学(40)、幽默翻译(27)、文化翻译(22)、文学翻译(20)、画外音(18)、对比研究(16)、翻译策略(16)、翻译研究(15)、本地化(13)、翻译理论(12)、小说翻译(10)、目标观众(6)。利用Citespace还可统计中心度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按中心度由高到低:movie(0.33)、adaptation(0.33)、voice-over(0.31)、dubbing(0.3)、 audiovisual(0.29)、 culturalapproach(0.28)、didactics(translation)(0.26)、translation studies(0.24)、humor(0.22)、localization(0.17)、subtitling(0.16)、screen translation(0.16)、translation theory(0.15)、literary approach(0.15)、television(0.13)、advertising(0.12)、audiodescription(0.12)、contrastive research (0.12)、 target audience(0.11)、novel(0.1)。 并列位居第一的是电影翻译和改编,中心度均为0.33,紧随其后的是画外音、配音译制、视听翻译、文化翻译和视听翻译教学等。关键词的中心度越高,说明该热点引起的学术讨论越激烈,由此产生的新文献越多。电影翻译一直是视听翻译研究的重点,中心度高居榜首无可厚非。至于改编是否属于视听翻译的研究范畴,学界存在争议。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改编不是翻译,但随着视听翻译概念的扩展,电影改编已成为两种媒介之间的符号转换过程,属于符际翻译,此类观点把改编纳入翻译的研究领域。

图3 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的

综合分析图3和中心度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可以得出频次与中心度双高的关键词是:视听翻译、电影翻译、配音译制、字幕翻译、改编、视听翻译教学、幽默翻译等。将上述热点关键词进行合并与归类,可归纳出视听翻译研究具有如下特点:(1)电影与电视翻译、字幕翻译与配音译制、无障碍传播方式、视听翻译教学、改编等一直是视听翻译研究的热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电影电视翻译一直在视听翻译研究中独占鳌头,随着传播形式的日趋多元化,电视翻译(包括电视节目、真人秀、名人访谈、动画片等)、网络翻译(包括游戏、网络课堂、广告本地化等)、DVD、录像等新形式的媒体翻译也成为视听翻译的研究对象,近年来无障碍传播方式的研究也愈发受到重视。(2)个案研究居多,理论研究较少。关于翻译理论的关键词很少,目前制约视听翻译发展的一大问题在于个案研究太多,与翻译研究相比,视听翻译的理论研究和规范研究在数量上还存在差距(董海雅2012:55)。(3)视听翻译的方法论研究尚且不足。上述热点关键词中只有3个与方法论相关,它们是文化翻译、文学翻译和对比研究。与翻译研究相比,视听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还显得有些滞后。莫娜·贝克曾指出,“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培训和描写层面,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没能给这个领域奠定跨学科和理论研究基础”(林静2016:57)。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视听翻译研究更强调其跨学科性,它不仅与文化和文学研究息息相关,还与符号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也紧密相连。因此如何开拓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尚存巨大的提升空间。

利用Citespace将关键词按年份进行归类,可以略窥历年来影视翻译研究的热点变化趋势。本研究以每5年为一个时间间隔,将1981-2015年划分为7个时间分区,提取每一时区频次最高的前8个关键词来代表影视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参见表1)。

表1 国外视听翻译研究历年关键词表(1981-2015年)

据表1所示,80年代初,视听翻译研究主要围绕配音译制(dubbing)和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等进行,电影翻译(movie)的排名还比较靠后。该研究尚未起步,发展规律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听翻译研究的内涵逐渐丰富。80年代末,电影翻译(movie)从第7位跃居首位。与此同时,术语视听翻译(audiovisual)出现,逐步进入研究视域。随后的90年代迎来视听翻译发展的黄金时期,先后出现字幕(subtitling)、电影翻译(movie)、视听翻译(audiovisual)和配音(dubbing)这4个热点关键词。此阶段,配音翻译方面的研究数量非常少,而且大量重复(董海雅2007:13)。但在字幕翻译方面硕果累累,Gambier认为一个国家采取何种译制方式,经济或技术问题并非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的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比如,巴斯克地区只有一个电视频道,所有节目均采用巴斯克语配音译制,这是出于对本族语言和文化的一种有效保护。而希腊、荷兰、丹麦等国则以字幕翻译为主,这与其对外国文化的开放和接纳程度有关(Gambier 1994:243)。Gottlieb也指出鉴于字幕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注意节奏感、口语化、切换速度和美感。(Gottlieb 1994:101)在接下来的1995-2000年,视听翻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了延续对上述4个热点话题的关注,视听翻译的研究对象已趋于多元化,改编(adaptation)、电视翻译(television)和屏幕翻译(screen translation)等研究逐渐兴起。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视听翻译研究范围的扩大对翻译的传统概念提出挑战。“翻译是一种文化改编,而改编本身也是一种翻译。”(张英进2008:30)改编也被纳入翻译的研究范畴。屏幕翻译(screen translation)简称ST,指以电器或电子产品屏幕为媒介所产生的视听文本的翻译,Screen Translation强调Screen,如今的“屏幕”不仅限于电影屏幕,还包括电视、电脑、DVD、电脑游戏、GPS导航和能播放视频的手机屏幕等(Chiaro 2009:141)。 2001-2010年间出现“幽默翻译”这个新热点词,其他研究热点与前一阶段基本一致。2011年至今,字幕翻译的热度有所减退,翻译理论研究提上日程。其间,Audiovisual Translation:Theories,Methods and Issues的出版为视听翻译学科理论的系统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该书以多模态理论为框架,从跨学科角度总结视听翻译的3种模式,即以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认知为基础的过程模式、以转换和语料库方法为基础的对比模式及以系统和规范等为基础的因果模式。在方法论上,该书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包括眼动法、问卷调查法和三角研究方法等。莫娜·贝克评价该书不但是通俗易懂的教科书,还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Pérez-gonzléz 2014:XV)。

总体来看,从1996年至今,关键词 audiovisual一直位于榜首,这说明视听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简称AVT)这一术语已被广泛认可。视听翻译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各种媒体之间的符号转换,它超越屏幕翻译(ST)的限制,将研究范围扩展到一些新领域,比如广播访谈节目的画外音覆盖研究(Orero 2004:vii)。2009年出版的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将subtitling,revoicing和 dubbing合并到audiovisual translation词条下,可见视听翻译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吕洁 2013:68)。AVT研究可划分为4个阶段:AVT的诞生(电影翻译)、AVT的扩展(屏幕翻译)、AVT的成熟(视听翻译)和AVT的更新(多媒体翻译)(刘大燕 2010:61)。从影视翻译(Film Translation)到屏幕翻译(ST),再到视听翻译(AVT)的关键词演变过程折射出视听翻译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对研究热点进行历时的梳理,我们发现视听翻译术语的演变体现出时代的变迁。对于视听翻译的研究热点,既有多年来持续关注的核心问题,又有各个时期涌现的新兴热点,每一阶段新关键词的出现都代表着视听研究范畴的改变或扩展。

4 结束语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借助Citespace对TBS的1,368条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呈现出五十余年来国外视听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主要期刊、热点关键词等数据分布,对视听翻译研究的整体发展概况和演变趋势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字幕翻译和配音译制是视听发展早期的研究重点。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新的关注点不断涌现,包括电视翻译、网络翻译、DVD,无障碍传播方式、本地化等。近年来,视听翻译已发展成为交叉学科,它与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等关系密切,国外视听翻译研究目前又呈现跨学科的研究动向。同时,与个案研究相比,视听翻译的理论研究在数量上还显不足,因此,理论建构也是近年来西方视听翻译研究的首要任务。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知识图谱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视听翻译研究的当前生态。我国的视听翻译研究还是个新兴的领域,本研究的发现对追踪国外前沿,明确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是使用知识图谱进行文献分析的一次尝试,难免会有瑕疵。受研究者视角的影响,所得结论可能存在某些偏差。尽管如此,TSB数据库结合科学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国外视听翻译的研究概貌和发展脉络,为推动国内视听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J].上海翻译,2007(1).

董海雅.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及教学——Jorge Diaz Cintas访谈[J]. 上海翻译,2012(4).

林 静.视听翻译的理论体系及话题拓展——《视听翻译:理论、方法与话题》评介[J].中国科技翻译,2016(5).

刘大燕.析AVT名称演变:从电影翻译到多媒体翻译[J]. 上海翻译, 2010(4).

吕 洁.2000-2012年间西方视听翻译的研究[J].上海翻译,2013(4).

张继光.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5-2014)——基于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J]. 东北大学学报,2016(4).

张英进.改编和翻译中的双重转向与跨学科实践:从莎士比亚戏剧到早期中国电影[J].文艺研究,2008(6).

Chiaro, D.Issue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A].In: Munday, J.(Ed.),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Routledge, 2009.

Gambier, Y., Salmi, E.S.Subtitling: A Type of Transfer[A].In: Eguiluz, F., Merino R., Olsen, V., Pajares,E.(Eds.),Transvases Culturales:Literatua Cine Traduccion[C].Portugalete: Universidad del País Vasco Press,1994.

Gottlieb, H.Subtitling: Diagonal Translation[J].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1994(1).

Orero, P.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 New Dynamic Umbrella[A].In: Orero, P.(Ed.),Topic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Pérez-gonzléz, L.Audiovisual Translation:Theories,Methods and Issues[M].London: Routledge, 2014.

猜你喜欢

字幕热点图谱
热点
绘一张成长图谱
热点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结合热点做演讲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