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视域中的身份建构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8-01-11旷战刘承宇

外语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群组语言学个体化

旷战 刘承宇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湖南科技大学,湘潭41120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身份研究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转向的逐渐成型(Cerulo 1997:385),身份的建构性特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即认为身份通过价值共享的社会化过程在协商互动中建构(Knight 2010:35)。 事实上,身份建构问题一直是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话语分析以及社会心理学等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Bucholtz,Hall 2010:20)。然而,身份建构研究极其复杂,单凭任何一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均难以对其进行全面阐释,跨学科交叉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个体化(Individuation)是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课题。个体化的前提是社会化,两者之间的演变关系可简化为个体化“众→从→人”;社会化“人→从→众”(朱永生 2012:331)。人的个体化与社会化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维度。Martin(2008:32)将个体化概念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并视其为与实现化和示例化互补的一个单独的语言层级,凸显出人作为认知主体在意义识解中的能动性。语言及其构建材料和人密不可分,而且后者决定前者(李洪儒2005:43)。个体化是绑定层级,实现化是符号层级,示例化是藕合层级(Martin 2012a:34),三者结合形成当前系统功能语言学针对语言使用者、系统和语篇研究的“三驾马车”。

总的说来,个体化理论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挖掘、语义运算和资源表征等方面还亟待完善;迄今尚未有文献对于身份建构的个体化研究进行系统挖掘和论述,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资源分配视角下群组的主流身份(Master I-dentity)(如 Tracy 2002, Hasan 2005,Williams 2005等),对特殊个体身份建构的亲和绑定研究明显不足。为此,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特点和目标出发,结合现有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和挖掘个体化视角下身份建构研究的产生背景、涉猎内容、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前景予以展望,以期推动身份建构研究和个体化理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发展。

2 个体化层级与身份建构

个体化理论层级的提出无疑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Bernstein(1996:104)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开展建设性跨学科对话的产物,为阐释个体语义变异的研究提供最初的理论模型,同时也为身份建构的识解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蕴含着Bernstein (1996:50)对水平话语(horizontal discourse)的讨论,Matthiessen(2007a:539)对语码变体理论的贡献以及Martin(2008:32)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所做的人本主义发展。

个体化理论最初源于Bernstein(1996:158)对文化意库(reservoir,指特定文化意义及其潜势的总库)和个体意库(repertoire,指个体所能调动的全部资源)概念的描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Matthiessen(2003:24)最早将个体化作为一个专门的语言学术语概念,将其定义为介于示例化连续统中语域变体和个体方言之间的一个中间层级,即“语义潜势→语域变体→编码取向(个体化)→方言变体→示例”,并将其描写为语义编码取向或“语义风格”的一个变体(Matthiessen 2007a:539)。 Martin(2009:87)对个体化的界定主要从社会符号学而非神经生物学视角;他认为个体化是有关编码取向的研究,它关注文化意库与个体意库之间的连续统,即“文化意库→系统→编码取向→个体类型→个体→个体意库”(Martin 2006:294)。文化意库为个体意库的实现提供保障,个体意库为文化意库的建立提供语料,语言符号系统的每个层面都存在个体化。 Martin(2012a:30 -32)认为个体化研究可从资源分配(allocation)和亲和关系(affiliation)两个互补层级展开。具体而言,资源分配强调系统资源如何通过主流身份(包括代属、性别、阶层、种族和能力等)和亚文化群体逐渐分配于个体或群组;它关注权力、类界(classification)、识辨准则(即个体对语境的具体性或相似性以及对该语境所期待的规范性或合法性编码取向的识别)以及身份的界定。亲和关系重视个体或群组如何运用各种语言资源与其它成员协商以实现绑定联盟或人际区分,它关注控制、构序(framing)、实现准则(即个体能产出该文化语境下特定的话语和行为以实现编码取向)以及身份的协商建构。个体化层级与身份建构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个体化层级与身份建构关系图

从图1可以看到,个体被概念化为复杂社会绑定符号的互动者,在资源汇流的同时对共享身份不断协商建构,他们或融入或排斥着社会网络。个体化理论为阐释个体如何对个体意库中的语言资源进行耦合绑定、选择不同的编码取向,进而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提供一个更为新颖的语义变体研究路径。

3 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回顾

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以人为本”的倾向,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西方语言学史上已形成以Plato和 Protagoras为代表的、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本的语言学观和以Aristotle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本的语言学观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胡壮麟等2005:6),个体化视角下的身份研究显然属于前者。

系统功能语言学早期关于身份的研究注重从共时和语域变体等功能视角来阐释语言与身份的联系,聚焦于情景语境、语旨和人际功能等范畴。Firth(1957:183)在探讨情景语境时,将个体和语言看成社会化过程中重复持续的矢量,身份则被抽象为一个合适的图示建构要素,显然具有本质主义倾向。 Halliday(1978:62)认为语域(包括语场、语旨与语式)是语义变体,其中语旨的人际语义潜势可制约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身份和话语角色,但忽略个体对语义资源选择的主观能动性。Halliday(2014:85)提出人际功能具有表征说话者身份、动机、态度和地位等功能。但除了人际意义的致使之外,身份建构的语义解读还依赖于概念意义的识解和语篇意义的编织。

随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视角、范围和方法不断拓展,从功能视角融入系统层级,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语义层等,研究方法开始关注历时、实证和跨学科研究。 Eggins和 Slade(1997:6-18)聚焦于随意会话的话语形式,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等理论分析语法模式、语义模式、会话结构模式和语类结构模式在协商社会身份和构建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丰富了身份建构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论,却只停留于符号选择的反映功能而未能凸显个体语义资源的绑定。Hasan和 Webster(2009:106)从语音层面、Stenström 和 Jørgensen (2009:2)从语义层面探讨资源分配与身份建构的关系,但仅从语言的某个层级来探讨语言和身份的关系,显然对其复杂性考虑不周,因为语言资源运用往往贯穿于语言系统和语境系统的每个层级。

进入21世纪,评价理论和个体化模型的问世为身份建构研究提供新的阐释渠道,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促进身份共时性、历时性和空间维度研究。 Martin和White(2005:34)开始关注评价语言在群组身份协商建构中的作用,但是除了态度资源(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群组或个体语义风格还可体现在指称、语气、情态等语义系统中。以上研究虽然都提及身份,但关注的焦点是实现化和示例化层面,缺乏对身份建构中语言参与者的考虑。2007年以来,Martin(2013:194)基于恢复性司法话语探讨犯罪青少年通过个体化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语义等资源表现赎罪、控罪、有罪和悔罪的身份,并借助合法化语码理论构建身份拓扑图,开创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新局面。此后研究的话语形式不断丰富,如幽默话语(Knight 2010:49)、饶舌音乐(Caldwell 2010:60)等;研究方法日趋融合,如成员类别分析(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定位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Tann 2010:168)、语料库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Bednarek 2010:242)等,这些研究都推动身份建构研究朝着人本主义方向发展。

4 个体化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

身份建构的个体化研究是识解个体或群组语义变异的宏观路径,它融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教育学等理论方法,关注语言文化、个体或群组身份与社会符号分配之间的关系。从身份分类来看,文化意库资源“分配”给个体从而形成个体意库的轨迹也是个体“文化身份→主流身份→亚文化身份→个体身份”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与个体发生相关;就身份协商而言,个体通过亲和互动形成群组或亚文化,亚文化亲和又形成主流身份,进而再构成整个文化群体的进程,该过程与话语发生和示例化相关。

4.1 资源分配和个体发生

资源分配指社会符号资源差异性地分配给不同个体,它关注语义发生的时间维度、资源选择的有效性,以及在这些有效资源中哪些有可能在示例化的具体语境中得以应用。个体发生关注个体语言储备的扩展和识辨准则的构建,个体资源分配过程亦即语言符号实施社会功能的个体进化(个体发生)过程,语言宏观层面的系统结构变化源于个体在社会语境中微观层面上的主体间互动。个体在辨识资源和实现资源分配上的不一致,在编码上可能具有不同的取向,导致其说写语义的差异,并影响个体社会身份构建和文化汇流结果(陆丹云 2011:18)。

个体发生的研究让追溯特殊语义系统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成为可能,如语气系统(Halliday 1984:3)、情态系统(Torr 1998:158)、及物系统(Painter 1999:3)、概念语法隐喻(Derewianka 2003:43)和评价系统(Painter 2003:183)等。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围绕儿童语言发展的3个阶段在个体发生学方面做过多项个案调查,这些研究都揭示出,在社会符号资源分配过程中个体如何发展个性化的意义潜势。通过不断学习,个体化意义潜势在示例化连续统上的位置逐渐向语义系统靠近(个体意库不断扩大),但不管如何发展,个体意库潜势始终不能超越集体意库潜势。个体意库潜势的增长是一个终生的过程,是个体生命线的一部分,个体通过相互作用不断变换新的身份,融入新的语境并掌握与之相关的语域和语类 (Matthiessen 2007b:785)。此外,Hasan(2005:106)与其同事就特殊语境下编码取向的个体化资源分配研究开展大量实际工作,他们聚焦于儿童对文化意库的有效学习以及不同个体意库的差异,探讨意识形态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调节功能,推动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在资源分配维度的发展。

个体语义发生从历时的角度探讨语言意义的进化、演变和个体意库资源分配。个体发生离不开话语发生(即人际亲和过程),离不开语义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人际之间的不断互动,个体才能够获得语言本体资源的分配,个体意库才能不断发展;同时,个体意库和个体身份的建构受社会语境(包括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等要素的制约。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断经历经验的重新识解和重新范畴化。在实现“概括化→抽象→隐喻”3个阶段后,其社会符号系统和生物符号系统也趋于完善,个体也完成“生物人→社会人→社会符号人”的身份演变(Halliday, Matthiessen 1999:610)。

4.2 亲和、示例化与话语发生

系统功能语言学着眼于生物体之间(即个体社会性)的关系,强调人类作为认知主体在语言和意义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亲和层级下的身份建构研究关注意义发生的空间维度和实现准则,主要探讨个体或群组在不同语类背景下如何调动分配社会符号资源进行概念耦合、态度分享进而实现人际绑定,这些绑定又如何汇流成不同层级的归属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医患关系、休闲/娱乐关系等),而更概括化的伙伴关系则反映其主流身份或文化身份。

话语参与者在运用个体意库中的实现资源以示例化时,其同时也在个体化(身份建构),话语意义也在真实情境下不断展开(话语发生)。一种语言系统蕴含着一种文化的总体意义潜势,该文化中的每个个体所能支配的个体意库资源是该潜势中的一部分。个体意库中充满各种贯穿元功能(概念资源,比如专业技术词汇;人际资源,如命名和称呼语)和层级(如音系层的重音、语法变异和语篇语义风格)的语言符号资源,Tracy(2002:22)归纳的言语功能、语码选择、交互结构、直(间)接程度、叙事结构和立场标记等语言手段成为实现亲和互动的基础。

身份建构的亲和互动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功能驱使的社会化复杂过程,该过程通过示例化和话语发生契合的视角得以识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级思想为在语篇中实现身份提供从宏观(语类、语域)到微观(语篇语义、词汇语法、语音)的分析视角,示例化过程则为通过语篇建构身份提供建构主义视角。通过示例化语篇观察话语发生中耦合现象为分析正在协商建构的身份特征提供可能,为展示个体语义潜势提供话语发生的模式。耦合(coupling)指在系统网络中意义合并的选择方式,这种合并可以跨层级、跨元功能、跨级阶和跨系统,可以是成对、组、群或更大数量的合取选择(Martin 2008:39)。耦合意义若为群组中其他成员认可和分享,会在社会—文化语境层形成“绑定”,在亲和连续统上体现为不同层面的绑定,如文化绑定、意识绑定和群组绑定等。如Knight(2010:49)在态度和概念意义耦合的基础上,区分谈心型、笑话型和谴责型3种亲和策略。语篇中这种特殊选择的表达与一定数量的重要语言模式的反复出现,映射出个体的意库资源、语义变体、意识形态(如年龄和性别)以及个体之间关系的语境参数——语旨,这无疑将成为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关注的焦点。

4.3 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路径与理论方法

个体化聚焦于文化意库中意义潜势的配置以及个体或群组调动配置的意库资源建立人际亲和的情况。因此,身份建构的个体化研究依赖于实例化语篇中话语发生分析,包括语篇中的音、字、词、句、章和篇等内容、形式和其它符号资源以及附生于语篇意义上的语类意义和个体语域模型等语义变异研究,借助语境重构在系统功能符号学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其目的是揭示语篇中的个体因素和意识形态。

身份建构的个体化研究至少可以沿着层级和互补这两条宏观路径展开。分层包括5方面:(1)精密阶的分类——从概括到明晰;(2)级阶的构成——从整体到部分;(3)实现化的层级性——从抽象到具体;(4)示例化的元稳定——从系统到实例;(5)个体化的编码取向——从特定文化意库到特定个体意库。互补包括4方面:(1)语义发生学的视角:包括话语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2)模态的视角:包括言语、图像等;(3)元功能的视角: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4)轴的视角:包括系统和结构(Martin 2012d:334)。

马丁及其团队对司法调节语篇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无疑对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发挥语言学上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如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层级理论、元功能理论、纵横轴理论、语类理论、语域理论、评价理论、格律/韵律理论、耦合理论、情态理论、多模态理论以及Bernstein的语码理论、知识结构理论和Maton的合法化语码理论等。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系统方法、功能主义方法和社会符号学方法之外,他们还采用藕合、绑定、多模态、类型学以及拓扑学、语料库语言学等方法。(王振华 2012:19)。

5 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前景展望

5.1 理论系统的挖掘

个体化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强调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身份始终是一个嵌置于社会实践中的动态生成过程。然而,受制于示例化层级对语义运算定量分析和视觉化技术发展的先天不足,个体化层级在理论建模、涉及要素、表征意义和心理空间维度等方面还有待挖掘,如Matthiessen(2007:539)仍视其为示例化连续统上的编码取向层级;对于一些关键术语,如亲和、绑定、意义比重、意义综合体(syndrome of meaning)等的界定还有待厘清。其次,资源分配和人际亲和并非割裂的两个层级,而是个体发生和话语发生过程的两个彼此依存的侧面和维度。从群组视角感知个体,不仅要考虑个体和群组绑定(共性),还应包括个体区别于群组(个性)。Knight(2010:42)等人强调基于经验意义和态度资源形成个体或群组价值共享绑定,并未考虑跨文化因素导致的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最后,目前的语篇分析大多停留在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方法应用于具体案例分析,却很少对话语发生各个阶段中个体身份的个体意库资源进行动态的描述,开放的、融合的、系统的理论还有待拓展。

5.2 研究范围的探索

个体化身份建构过程是一个受人际功能驱使的、高度结构化的话语发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基于个体意库对自我身份不断调整的情况需要在语言系统和语境系统的各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如4岁儿童就具备良好的个体交际意库,他们在与2岁儿童和成年人交谈时,话语形式的简单程度截然不同(Steinberg et al.2001:58)。 除了加大对个体化语言的本体研究和副语言(如哭、笑、手势等)以及不同语篇的语体研究之外,还应与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学、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结合拓宽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拓宽身份建构的话语形式(如电影字幕、网络话语、机构话语和政治话语等)和细化身份类型(如主流身份的划分),分析探讨个体或群组在不同社会语境下语义变体背后所传递的真实意图、个体因素和意识形态。

5.3 应用研究的加强

Halliday(2008:7)强调,创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宗旨是要建立“适用语言学”(appliable linguistics),身份建构的个体化研究亦是如此。社会符号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个体意库和联盟取向差异,包括时空维度差异、社会环境(如经济水平、社会阶层和意识形态等)、个体差异(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和品格性格等)等因素。这些差异导致个体在相同的社会语境下形成不同的语域构型,进而产生不同的语义选择和语篇实现形式,故其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语篇分析、翻译研究和功能文体学等领域。此外,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特殊个体(个体意库)或群组(群体意库),如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三峡库区移民子女等进行历时研究,探讨教育政策、教育方法(如语类教学法等)、教育内容(如水平知识和等级知识融合等)和教育评估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的影响。从历时维度看,相同的个体语言的使用也有明显的差异,如图2所示(Coulmas 2010:88,其中 E表示个体话语),而导致个体语义风格变异的深层社会原因值得探究。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个体与群组之间融入共享价值理念的概念意义和知识结构将有利于社会团结和国家稳定。

图2 个体话语的历时动态变化

5.4 研究方法的拓展

个体化理论本身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和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话的产物,而身份建构研究历来是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等领域学者关注的课题,但侧重点不同,应该允许和鼓励不同角度、理论和方法对其展开多维度、全方位的研究。刘承宇和吴玲丽(2011:101)基于社会心理语言学理论,强调言语调节、语言态度和心理动机对民族身份建构中语码转换现象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认知语言学中“知识机制”、“心理语境模型”、“概念整合”、“心理空间”和“体验性”等理论为解读话语语义的生成加工以及个体语境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陆丹云2013:33)。也有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身份的不同侧面展开研究,如社会阶层身份、身份本土化和区域化、性别身份和性取向身份等问题(转引自Coulmas 2010:179)。身份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社会结构表现为身份结构,由不同身份构成;社会具有动态性、多元性,人的身份也是如此。各学科间的交叉合作能更好地推动对个体意库和个体身份研究发展。跨学科从术语上讲是矛盾的,因为专业化的学科要求我们不能相互对话;但我们在矛盾之中增长知识 (Bernstein 1995:422)。

6 结束语

本文在身份建构研究发生后现代转向的思潮背景下,为了彰显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身份研究话题的学科贡献和阐释力度,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尝试梳理出一些可以体现系统功能语言学学科主旨和最新发展的身份研究的内容、路径和方法等问题。个体化为阐释基于个体语义风格的身份建构研究提供最初的理论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个体或群组被概念化为复杂社会符号绑定的互动者,在历时(资源分配)和共时(亲和关系)两个维度将系统和语篇、群组和个体、个体发生和话语发生、个体化和社会化有机联系起来,凸显个体在意义的识解和语类构型过程中的辨识能力和实现能力。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不仅关注系统(实现化)和语篇(示例化),也关注使用语言的人(个体化),这无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身份建构的人本主义探索提供更为全面的描写图景和研究维度。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洪儒.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 [J].外语学刊,2005(5).

刘承宇 吴玲丽.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的建构——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视角[J].外语学刊,2011(5).

陆丹云.个体化——语言异质性研究的新途径[J].外语研究,2011(2).

陆丹云.知识机制、心理语境和个体语域模型——认知性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融合[J]. 外语研究, 2013(4).

王振华.詹姆斯·马丁的司法语言研究及其启示[J].当代外语研究,2012(1).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动因及哲学指导思想[J]. 现代外语,2012(4).

Bednarek,M.Corpus Linguistic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terpersonal Meaning, Identity, and Bonding in Popular Culture[A].In: Bednarek, M., Martin, J.R.(Eds.),New Discourse on Language: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Identity,and Affiliation[C].London: Continuum, 2010.

Bernstein, B.Pedagogy,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Theory,Research,Critique[M].London: Taylor &Francis,1996.

Bucholtz, M., Hall, K.Locating Identity in Language[A].In: Llamas, C., Watt, D.(Eds.),Language and Identities[C].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Caldwell, D.Making Metre Mean: Identity and Affiliation in the Rap Music of Kanye West[A].In: Bednarek, M.,Martin, J.R.(Eds.),New Discourse on Language: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Identity,and Affiliation[C].London: Continuum, 2010.

Cerulo, K.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7(23).

Coulmas, F.Sociolinguistics:The Study of Speakers'Choic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Derewianka,B.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A].In: Simon-vandenbergen, A.M., Taverniers, M., Ravelli, L.(Eds.),Grammatical Metaphor: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3.

Eggins, S., Slade, D.Analyzing Casual Conversation[M].London: Wellington House, 1997.

Firth, J.R.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Halliday, M.A.K.Learning How to Mean[M].London:Edward Arnold,1975.

Halliday, 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Halliday,M.A.K.Language as Code and Language as Behaviour:A Systemic-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and Ontogenesis of Dialogue[J].The Semiotic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1984(1).

Halliday, M.A.K.Working with Meaning: Towards an Appliable Linguistics[A].In: Webster, J.(Ed.),Meaning in Context: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of Language Studies[C].London:Continuum,2008.

Halliday,M.A.K.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Routledge, 2014.

Halliday, 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 1976.

Halliday, M.A.K., Hasan, 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Halliday, M.A.K., Matthiessen, C.M.I.M.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Continuum,1999.

Hasan, R.Language, Society and Consciousness[A].In:Webster, J.(Ed.),The Collected Works of Ruqaiya Hasan[C].London: Equinox, 2005.

Hasan, R., Webster, J.Semantic Variation:Meaning in Society and Sociolinguistics[M].London: Equinox, 2009.Knight, N.Wrinkling Complexity: 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Affiliation in Humour[A].In: Bednarek, M., Martin,J.R.(Eds.),New Discourse on Language: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Identity,and Affiliation[C].London: Continuum,2010.

Martin, J.R.Genre, Ideology and Intertextuality: A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J].Linguis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2006(2).

Martin, J.R.Innocence: Realization, Instantiation and Individuation in a Botswanan Town[A].In: Mahboob, A.,Knight, N.K.(Eds.),Questioning Linguistics[C].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08.

Martin,J.R.Introduction:Semantic Variation-modelling Realization, Instantiation and Individuation Semiosis [A].In: Wang, Z.-H.(Ed.),The Collected Works of J.R.Martin[C].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2012a.

Martin, J.R.Boomer Dreaming: The Texture of Re-colonization in a Lifestyle Magazine[A].In: Wang, Z.-H.(Ed.),The Collected Works of J.R.Martin[C].Shangha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b.Martin, J.R., White, P.R.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 Palgrave, 2005.

Martin, J.R., Zappavigna, M., Dwyer, P., Cléirigh, C.U-sers in Uses of Language:Embodied Identity in Youth Justice Conferencing[J].Text&Talk, 2013 (4).

Matthiessen, C.M.I.M.Language, Social Life and Discursive Maps[R].Plenary for Australia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ference.Adelaide, Australia, 2003.

Matthiessen,C.M.I.M.The“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Systemic Functional Theory:Developments Since the 1970s[A].In: Hasan, R., Matthiessen, C.M.I.M., Webster, J.(Eds.),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A Functional Perspective[C].London: Equinox,2007a.

Matthiessen,C.M.I.M.Lexicogrammar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Descriptive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the“IFG” Tradition since the 1970s[A].In:Hasan, R., Matthiessen, C.M.I.M., Webster, J.(Eds.),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A Functional Perspective[C].London: Equinox, 2007b.

Painter,C.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in Early Childhood[M].London: Cassell, 1999.

Painter, C.Developing Attitude: An Ontogenetic Perspective on Appraisal[J].Text, 2003(2).

Steinberg, D.D., Nagata, H., Aline, D.P.Psycholinguistics:Language,Mind and World[M].London: Longman,2001.

Stenström, A.B., Jørgensen, A.M.Youngspeak in a Multilingual Perspective[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9.

Tann, K.Imagining Communities: A Multifunctional Approach to Identity Management in Texts[A].In:Bednarek, M.,Martin, J.R.(Eds.),New Discourse on Language: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Identity,and Affiliation[C].London: Continuum, 2010.

Torr,J.The Development of Modality in the Pre-school Years:Language as a Vehicle for Understanding Pos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in Everyday Life[J].Functions of Language, 1998(2).

Tracy, K.Everyday Talk: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2.

Williams, G.Semantic Variation[A].In: Hasan, R., Matthiessen, C.M.I.M., Webster, J.(Eds.),Continuing Discourse on Language:A Functional Perspective[C].London: Equinox, 2005.

猜你喜欢

群组语言学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
社会语言学名词
群组聊天业务在IMS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