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水利后勤企业用工初探

2017-12-21白钰

时代经贸 2017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白钰

[摘要]文章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水利后勤企业在用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了水利后勤企业的人员构成与特点,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和水利后勤企业用工的矛盾,提出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适当提高工资待遇、采用多种用工形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发挥党群组织作用和弘扬后勤企业文化等对策。

[关键词]水利后勤;用工管理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将近十年了。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水利后勤企业如何调整思路,采取哪些举措来减少风险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当前水利后勤企业用工管理的关注热点。

一、水利后勤企业的人员构成与特点

水利后勤企业员工队伍的结构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事业编制人员,即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从水利科研单位各部门划人人员。二是外聘員工,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人员。三是劳务派遣员工,指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人员,劳务派遣公司将人员外包给企业。随着水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推进,水利后勤企业不再录用事业编制人员进入后勤服务岗位,事业编制人员因逐年退休而减少,因而外聘员工逐渐成为水利后勤服务的主力军,此类人员的用工管理也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水利后勤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外聘员工多数从事的是物业管理和保洁、会议服务、食堂厨工、绿化养护、水电维修等一般服务岗位工作,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外聘员工的主体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一般为初中文化或中专毕业,且无一技之长,整体素质偏低。他们依附性强,流动性大,选择的就业面较窄,社会生存能力较弱。

二、水利后勤企业劳动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方面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大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水利后勤企业劳动用工面临新的难题和矛盾。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水利后勤岗位工种技术性不强,对员工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因此,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水利后勤企业也逐渐成为分流富余人员、政策性安置人员等的首选部门。先天不足,造成水利后勤企业在编员工总体上学历、职称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加之在服务市场的拓展中大量招聘农民工,更加剧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下滑。。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在编员工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甚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正式工看、临时工干”的现象。但由于身份、编制不同,相同岗位工种的人员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外聘员工要求同工同酬的呼声越来越高,薪酬矛盾也日益突出,但由于政策、体制和经济实力等多种原因,现阶段很难实现他们的愿望,导致外聘员工劳动积极性受挫,这也增加了后勤思想工作和管理难度。

(二)外聘员工的现状与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矛盾

由于受到社会地位、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和水利后勤企业用工模式的影响,社会对从事简单劳动的需求量增加,造成外聘员工的工作稳定性较低,离职率较高,人员流动过大是一个普遍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相对于在编员工来讲,他们没有相对固定的劳动关系,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保险等关注较少,往往更重视眼前的实际薪水,讲究每月到手的工资是多少,认为签了合同,要扣除本人应缴纳的社保费用,自己到手的钱少了,所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面,外聘员工的流动性较大,担心签订劳动合同后会给自己今后的流动带来麻烦,特别是当前各省、市的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尚未联网,因而外聘员工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不高。

(三)外聘员工的薪酬要求与水利后勤企业现行政策的矛盾

外聘员工的薪酬水平受社会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很大。人力资源市场上无一技之长的普通务工人员,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由于市场上同类人员的可替代性强,导致普通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低。水利后勤企业外聘员工的工资待遇、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险等人均水平的核定,与“老人老办法”的在编员工差距很大。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与水利后勤企业将共同参与服务市场公开招标的竞争中,水利后勤企业是否能有优势胜出也不确定。因此,在政策导向与市场倾向不明朗的情况下,水利后勤企业一般不愿与更多的外聘员工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很大的用工风险与人工成本。

三、水利后勤企业劳动用工的新措施

针对实施《劳动合同法》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很多水利后勤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

(一)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为加强新形势下的用工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从实践来看,一要制定《员工手册》,告知聘用的条件、所需证件、入职程序、试用期限、管理制度等。二要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告知分配原则、工资结构、岗位工资的确定、加班工资的计发和福利保险等:三要制定绩效考评办法,明确考评时间、内容、方法和奖惩措施等。

(二)增强薪资管理水平

由于水利后勤企业目前的体制、政策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制约,外聘员工要求同工同酬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为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水利后勤企业要提高薪资管理水平。一是要守住最低工资红线,坚决执行地方政府的工资标准政策。二是要随着服务市场的拓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外聘员工的工资待遇,以缩小外聘员工与其他员工之间的差距。

(三)多种用工方式并存

水利后勤企业的岗位设置类型大致分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服务岗位。水利后勤企业要分析自身状况,树立因地因时因事,灵活用工、经济用工和多元化用工的观念。一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适用于技术含量较高、人员稳定性较强的技术服务岗位和必要的、紧缺的管理岗位等。二是劳务派遣,针对可替代性服务和辅助性服务的岗位与正规的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合同。三是业务承包,适用于专业技术强、技能要求高的技术岗位和受工作性质与季节变化影响的—般服务岗位。

(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客观地讲,后勤服务劳动强度不大,员工工资不高,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普遍都愿意延长工作时间以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因此,水利后勤企业一定要合理调整工作时间,要按照“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厌”的法律规定,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与工作要求,结合日常忙闲规律,适度配置人力,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对不能调整工作时间的岗位,可采取换休的办法解决,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休。

(五)加强员工教育培训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水利后勤企业适应生存发展需要、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当务之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坚持开展员工系列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组织员工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要结合各岗位职责,持续提高从事岗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水利后勤企业还要完善激励机制,营造成才氛围,明确“有为才有位”,以激发员工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后勤服务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六)发挥党群组织作用

要紧紧依靠党群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及时吸纳外聘员工中的流动党员参加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工会组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凡修订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作重大事项决策时,都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与工会协商确定。还要发挥工会组织“职工之家”的作用,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主动为员工排忧解难,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七)弘扬后勤企业文化

为了稳定后勤员工队伍,不仅要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更要情感留人、氛围留人。除了组织外聘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举办系列教育培训外,还要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上关爱外聘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如可适时组织外聘员工骨干外出旅游,定期进行免费体检,开展帮困解难送温暖活动,发放重大节假日慰问品,表彰先进外聘员工,举办辞旧迎新联谊会等。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以活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合同法
试论《劳动合同法》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劳动法的定义探究
试用期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之再议
关于合同法中连带责任研究
新劳动合同法视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关于劳务派遣用工薪酬处理的探讨
《劳动合同法》 再现争议,劳资关系如何更和谐?
《劳动合同法》 再现四大争议 专家预测:最早明年下半年完成修订
《劳动合同法》争议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