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比

2017-12-19徐进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有效率精神分裂症

徐进

【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实施利培酮方案、阿立哌唑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4例,选择利培酮方案治疗,治疗组24例,选择阿立哌唑方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83%;且对照组的各项PANSS评分均高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对患者,选择阿立哌唑方案疗效突出,在对患者临床疗效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改善其一般病理症状、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评分,从而改善预后,可推广。

【关键词】 PANSS评分;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方案; 阿立哌唑方案; 有效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2-0165-0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精神科常见疾病,该病在青壮年人群中较为多见,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所选药物有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等[1]。为评价利培酮方案、阿立哌唑方案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7~50岁,平均(36.6±1.11)岁。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5~47岁,平均(37.2±2.0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选择利培酮方案:给予患者服用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70319),初始剂量为1.0 mg/d,用药10 d后,逐渐增加药量,以4.0~6.0 mg/d为标准进行治疗。(2)治疗组选择阿立哌唑方案:给予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20060521),初始剂量为5.0 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用药10 d后,以15.0~20.0 mg/d为标准进行治疗,最大剂量不超过30.0 mg/d。两组均治疗60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2],包括一般病理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阳性症状评分等,评分越高,表明其症状越严重。以治疗后PANSS量表临床评分的降低情况为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PANSS评分的降低幅度超过60.0%为显效,降低幅度40.0%~60.0%为有效,降低幅度不足40.0%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资料都予以建立数据库,选择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治疗组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刘建君等[4]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均为其常见治疗药物,其中利培酮能对患者体内5-HT2A受体、多巴胺D2受体产生阻断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尽管利培酮方案应用效果突出,但是在改善PANSS评分方面效果有限,同时还可能会有呕吐、体重增加、肌强直以及震颤等并发症出现,所以该方案应用效果存在争议[5-6]。

阿立哌唑作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心理等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7-8]。不仅如此,阿立哌唑还能对5-HT2A受体还能产生拮抗作用,通过对多巴胺的基本功能进行调节,在防止其亢进症状初选的基础上,有效激活5-HT1A受体以及D2受体等,可防止呕吐、体重增加、肌强直以及震颤等并发症出现[9-10]。此外,当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方案后,药物会对其多巴胺D2受体产生阻断作用,在对其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有效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其一般病理症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PANSS评分[11]。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83%(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陈方斌等[12]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对患者,选择阿立哌唑方案疗效突出,在对患者临床疗效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改善其一般病理症状、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评分,从而改善预后,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晶媛,李文强,杨淑珍,等.可变剂量阿立哌唑、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8-13.endprint

[2]梁英,苏允爱,黄继忠,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62-267.

[3]李轶琛,马筠,徐汉明,等.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7):410-414.

[4]刘建君,孙菊水,沈鑫华,等.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殖激素和骨密度及体质量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5):288-292.

[5]侯云跃,范林钰,刘茂航,等.利培酮、喹硫平单用和分别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比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6):985-988.

[6]李江婵,朱政仁,袁水莲,等.焦点解决短期取向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1):3874-3877.

[7]周芳珍,阮晓晶,黄尚岗,等.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9):1434-1436.

[8]张艳,康传媛,元静,等.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1):32-36.

[9]邓小娟,杨彦春,王强,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6):355-358.

[10]岳玲,李冠军,王继军,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2):177-180.

[11]唐伟,杨馥银,温娜,等.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与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2):76-80.

[12]陈方斌,孙剑,阎同军,等.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肝脏脂肪含量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國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11):646-650.

(收稿日期:2017-07-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率精神分裂症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