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7-12-19张雅莹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张雅莹

【摘要】 目的:探究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干预,试验组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缩短其治疗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其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监护; 呼吸衰竭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2-0150-0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治疗多器官衰竭的主要科室,患者均具有疾病严重、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为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1]。临床护理路径是指针对患者的身体素质、疾病特点、检查结果等,对其制定检查、护理、康复等一系列时间准确、程序安排合理的护理计划,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出现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使得患者可以获得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2-3]。本文主要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20±10.33)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01±10.34)岁。两组ICU呼吸衰竭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护理人员积极对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进行观察,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等。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 护理研究小组的成立 在护理中心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主要由护理人员、护士长、科室主任、主治医师等组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特点、身体素质、心理情况以及具体的检查结果,并与相关专家以及主治医生的意见相结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量表。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作为标准,从患者入院当日至患者出院为止,每天按照临床护理路径量表为患者实施护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情况,适当对护理量表的内容进行调整。

1.2.2 加强小组成员的培训 通过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对小组成员实施专业性的培训,从而使得小组成员可以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护理措施、发病原因等进行充分认识,提高小组成员的护理操作技能。根据临床护理路径量表的内容,开展相关知识的指导以及学习,以提高小组成员的协调能力以及自身专业素质,更好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1.2.3 临床护理路径量表的落实 (1)护理人员详细为ICU患者或其家属讲解临床护理路径量表的具体内容,并耐心解答其疑问,在完成讲解后,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护理人员每次完成一项护理操作后,均需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确认,从而增加其对护理操作的配合程度;(2)按照护理路径量表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积极落实量表的护理内容,并对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3)护士长每天对护理路径量表的具体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更好落实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4)在患者疾病好转可以出院时,对临床护理路径量表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两组ICU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尿路感染、自发性气胸、腎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86~100分为十分满意,71~85分为一般满意,70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ICU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某一患者或某一疾病,由护理人员、主治医师、护士长等共同制定的治疗、检查、护理以及康复的系统措施,可以促进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从而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不仅可以将患者的对护理满意程度提高,同时还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4-6]。

ICU呼吸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全面分析,积极与患者沟通,通过言语行为等来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7]。为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量表,从而可以系统性、计划性的为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以及家属的需求,从而避免出现医疗纠纷[8-9]。在为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呼吸机的管理,并严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其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可以促进患者以及护理人员行为主动性的提高,从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0-12]。endprint

综上所述,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预见性以及系统性的护理服务,缩短其治疗时间,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ICU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贺育英.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0):1383-1384.

[2]张金珍.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29-131.

[3]吴艳.BiPAP呼吸机治疗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76-79.

[4]李丽萍.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6,22(23):78-79.

[5]吴婷.呼吸衰竭的床边监护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72-73.

[6]王媛,梁萍,李彩玲,等.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34):3841-3843.

[7]梁玲,胡淑侠,汤涛.高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82-85.

[8]杨芳,陈华明,李雪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10):1573-1575.

[9]江桂林,孙晓敏,陈玲.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急牲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2,25(1):86-87.

[10]朱科云,陈雪平.ICU中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4):114-115.

[11]马红雷,刘娟,王婷,等.综合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06-107.

[12]林永霞,凡兰桂.COPD并发呼吸衰竭17例针对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94-95.

(收稿日期:2017-0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