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作用

2017-12-19李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常规护理循证护理

李洁

【摘要】 目的:研究对治疗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30例,并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的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循证护理后干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等并发症情况上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循证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气道湿化; 患者满意度; 气管切开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68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2-0135-02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常见手术方式,气管切开术能有效疏通患者的下呼吸道,保证其正常呼吸[1]。在临床中气管切开术对治疗喉阻塞、呼吸道恶性肿瘤等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的一项抢救技术,虽然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效果甚好,但气管切开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1%~65%[2]。笔者所在医院为了能降低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更好为患者服务,特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经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30例,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对照组患者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两组患者年龄28~97岁,平均(45.9±7.7)岁;疾病类型:脑出血9例,脑梗死10例,重度颅脑损伤9例,呼吸衰竭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护理人员给予患者50 ml的生理盐水微泵持续气道滴注进行气道湿化,每2小时为患者进行一次气道湿化,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各项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治疗。(1)准备工作:护理人员在施行护理前通过各大网站与资料库对气道湿化的护理相关资料进行检索,并进行系统性收集,护理人员小组讨论与分析目前在临床上导致气道湿化不良的具体原因,根据讨论结果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护理措施。(2)湿化方式:护理人员要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气道湿化法,因文献[3]资料显示:气道湿化的程度与肺部感染呈负相关,将湿化液瓶放置于患者床头的输液架上,并运用可调节的输液器调节湿化输液瓶的滴注速度;并将湿化的温度控制在31 ℃左右,可通过在患者的气管套管上方夹增温器的方式,对湿化温度进行控制。(3)湿化量及湿化液的选择:对于患者的湿化量可根据患者痰液的情况进行调整,患者的痰液可细分为3个度,①Ⅰ型痰液为白色,易咳出,对于Ⅰ型的患者湿化量为4~6 ml/h;②Ⅱ型中度,痰液较为黏稠,呈黄白色,对于Ⅱ型患者湿化量为6~8 ml/h;③Ⅲ型痰液为重度黏痰,不易咳出,颜色为黄色部分带血痂,湿化量应调节至8~10 ml/h[4],同时,对于Ⅲ型的患者可将湿化液替换为沐舒坦,以促进患者痰液的排除,减少患者痛苦。在行气管湿化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若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应立即停止气管湿化,对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5]。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行气管切除术患者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1)患者满意度:由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治疗效果、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熟练度)满分100分,分数≥85分为满意,分数<85分为不满意。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成功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2)并发症情况:并发症情况是指患者在气道湿化治疗中、治疗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均为并发症,如:刺激性呛咳、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一种根据循证医学提出的护理理念,起源于加拿大[6]。讲究依照科学的研究结果,寻找在临床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寻实证研讨出一套符合患者情况的科学护理方案[7]。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是因为循证护理在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愿望进行具体护理方案的制定,由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治疗后,有14例患者表示对护理满意,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要优于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文献[8]报道,科学的循证护理不能过分的追求统一化,也许统一化的护理方案在实施难度上较小更便于操作,但如果过分的追求统一,一定会忽视个性化的护理,没有充分考虑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意愿及实际情况会失去循证护理的意义,循证护理对比常规护理更讲究科学的研究数据与实际的临床情况。循证护理的工作开展有5个特定的步骤,分别是:(1)找到在临床中的问题,如:在患者实施护理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就对在临床上导致气道湿化不良的分析进行探究[8-9]。(2)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去寻找更全面的资料。(3)对整理出的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可行性研究。(4)将研究出的科研证据、与患者的实际状况与治疗意愿进行结合。(5)制定出最适合患者实际情况最科学的护理方案。气管切开术后为了能保证患者呼吸通畅,会在患者的气管切口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术后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均为常见的并发症[10-12]。观察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采用了区别于对照组的湿化方式,其运用了持续性气管湿化治疗,虽然持续性与间歇性气管湿化都被广泛地运用在临床上,但保证患者气管湿化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因空气干燥造成患者呼吸道结痂形成的概率,并且湿化液的操作方式较为稳定,不会对患者的气道造成过多的刺激,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对干预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作用明显,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顾宁,王静,皮红英,等.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1(1):63-69.

[2]郑蕾.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20):121-123.

[3]魏秀玲,龙登英,刘刚.动态气道湿化方案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青海醫药杂志,2016,59(7):44-45.

[4]钟惠梅,梁素娟,黎银英,等.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不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8(11):110-111.

[5]荣燕,江智霞,丁娟,等.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3):656-657.

[6]李晨红,黄培利.可控式气道湿化装置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2):14.

[7]蔡世香,关锡华.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B,2015,2(12):197.

[8]李清.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及护理探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5(4):105.

[9]魏秀超.沐舒坦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作用[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11.

[10]储冬吟,秦小夜.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对喉癌手术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5):143-145.

[11]张超琼.循证护理在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6):18.

[12]余朵.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35):145-146.

(收稿日期:2017-0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患者满意度常规护理循证护理
北京市中医院门诊医生的沟通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尿道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效果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