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护理加咽部冷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咽部障碍康复

张 岸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150)

时间护理加咽部冷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张 岸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150)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咽部冷刺激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其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照组根据既往经验于清晨、午后实施咽部冷刺激及相应护理;研究组根据时间护理原则于9:00~11:00、16:00~17:00实施咽部冷刺激。记录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时间护理、咽部冷刺激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对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脑卒中;吞咽障碍;咽部冷刺激;时间护理;康复效果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后多数患者将出现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相应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1]。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时间护理、咽部冷刺激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其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8~87岁、平均(64.52±1.27)岁,原发疾病类型:脑出血21例、脑梗死47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咽部冷刺激,对患者唇部、口腔内侧、软腭、硬腭、K点、咽喉壁、舌根部均给予冰冻醋棉棒刺激,蘸有苹果醋的棉球经冰箱冷藏后制得,刺激时应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60°)以免误咽,具体操作措施如下:操作者取冰冻醋棉棒首先对患者口唇湿润,之后将棉棒缓慢送入口腔并擦拭两侧峡部舌面、舌下部位,之后对舌体前1/3处轻轻按压并震颤(持续约5 s),待上述操作完成后对软腭、硬腭、K点、咽喉壁以轻柔手法利用冰醋棉棒刺激,若患者对温度适应后对舌根部给予重压直至患者行呕吐或咳嗽等咽喉反射相关动作为宜,将更换冰醋棉棒取出并对口唇周围有效擦拭,指导患者行数次空吞咽动作,2次/d、连续14 d。对照组根据既往经验于清晨、午后实施咽部冷刺激及相应护理;研究组根据时间护理原则于9:00~11:00、16:00~17:00实施咽部冷刺激。

1.2.2 效果判断标准

根据《实用内科学》制定的相应标准判断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①痊愈:吞咽障碍消失,饮食试验正常;②显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较之前提高2级及以上但未恢复正常;③有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较之前提高1级但未恢复正常;④无效:饮水试验较之前评定结果未改善甚至下降。临床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饮水试验:指导被测试者取坐位,提供30 mL温开水并指导其饮用(试验过程中需注意呛咳),其中5 s内1次饮用完毕且无呛咳为正常(0级)、1次饮用完毕(无呛咳)但花费时间大于5 s为I级、1次饮用完毕但有呛咳为II级、需分2次及以上饮用完毕且有呛咳为III级、多次饮用且出现呛咳为IV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咽部冷刺激干预措施,无中断、退出、死亡等异常情况出现。经分析可知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3 讨 论

研究表明[2],高达30%~72%脑卒中患者将发生吞咽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发病后将对患者日常进食、饮水造成严重干扰,严重者将继发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病症,甚至因窒息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提示,尽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保障预后及降低病死率均具有积极意义。

咽部冷刺激是以往临床常用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措施,主要针对于延迟、消失吞咽反射的患者具有一定作用。研究表明[3],咽部冷刺激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对咽喉局部给予冷刺激从而达到提高咽部、软腭敏感性的效果,使感觉输入增加后对运动通路上各级神经元均起到一定兴奋作用,神经元轴突经刺激后有效再生从而改变树突侧枝长芽、突触阈值,处于储备、休眠状态的神经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并对神经元兴奋性起到显著调节效果,神经功能网络重建后恢复部分或全部吞咽功能。但有研究显示,由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存在客观的个体差异,以往常规护理配合目的仅限于确保咽部冷刺激顺利实施,因此部分患者并无法获得理想康复效果,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

时间护理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新型护理理念,根据人体精神活性特点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研究表明[4],人体每日9:00~11:00、16:00~17:00、19:00~21:00、00:00均为精神活性提高时间区,在上述时间段中患者生理、心理均处于一天中的最佳状态,此时给予相应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将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并积极配合,对保障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中研究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接受咽部冷刺激、时间护理联合应用后总有效率高达92.31%,经常规时间给予咽部冷刺激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36%,提示研究组早期康复效果更优,此结论与吴航[5]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联合应用时间护理、咽部冷刺激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对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61-1269.

[2] 杨小燕,王艳芳.冰冻棉棒涂擦刺激法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17):1599-1601.

[3] 陈泗萍,董小敏,梁翠云,等.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6):144-146.

[4] 侯玉芹,李国瑞.咽部冷刺激联合口腔营养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2):84-85.

[5] 吴 航.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17,3(1):31-3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6.51.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咽部障碍康复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跨越障碍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