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功能定位与历史使命

2017-11-28韩会君黄晓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全民时代

韩会君,黄晓春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功能定位与历史使命

韩会君,黄晓春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以十九大报告为指引,在学习习近平体育思想的基础上,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体育强国的责任担当出发,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力图阐释新时代体育的功能定位与历史使命。

新时代,体育功能定位,历史使命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和重大历史贡献,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民健身自觉服务于全民健康、全面小康,成功获得第24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权,体育产业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经济改革的内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升等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引,也是习近平体育思想的实践印证。

在新的时代,如何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体育理论创新,如何发挥体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征程中的作用,这是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1 新时代体育的功能定位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十九大报告不但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目标,奏响了新征程的号角,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体育的发展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在新的时代,习近平同志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又为体育事业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了新时代体育工作的航标,初步形成了习近平体育思想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是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每届党代会报告必提“全民健身”以来,第一次将连续三届党代会报告中的“全民健身运动”改为“全民健身活动”。“运动”与“活动”虽然只是一词之差,却从深层次诠释了全民健身将从有组织、有目的而且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运动转变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习近平同志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全面小康高度关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是有史以来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发展目标,折射出体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定位。“体育强则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体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讲话、论述等将成为今后体育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2 新时代体育的功能体现

2.1 助推“中国梦”功能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说明,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强国的建设应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根本的目标,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与国家形象、国家发展、民族精神紧密相连。体育不仅是国家地位的体现,也是民族荣誉、优秀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彰显。在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途上,要充分挖掘和弘扬体育的功能,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

2.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功能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8月16日,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凝聚力量。2016年3月18日,在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在北京举办一场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也有利于向世界进一步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平发展主张。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在考察五棵松体育中心时又提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的时代论断。事实上,关于体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功效,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得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论是中国足球改革五十条的出台,还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均是体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具体体现和全社会的共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推动下,体育产业已为我国经济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5494亿元,占GDP0.8%。而在体育产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同期这一数字为3%。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各省汇总数据,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按照规划,未来十年内体育产业有5.3万亿元的市场增量。这充分说明,体育产业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2.3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功能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美好生活也无从谈起。为此,应从增进人民福祉的角度去认识体育、践行体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作为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时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看望青奥会中国代表团时进一步指出,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为此,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过程中,应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引,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们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中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015年4月7日,习近平就传承和发扬好南京青奥会留下的宝贵财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赢得广泛好评。希望总结经验,传承发展好青奥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换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少年强则中国强”。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紧紧抓住青少年体育这一重点环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4 促进大国外交功能

2013年11月19日,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2007年进入党和国家核心领导层后,在许多外交场合,善用“体育语言”与对方交流,使“严肃”的外交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展开。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5年南京青奥会后,北京将再次承办冬奥会,在东方的文明古国,搭建了各国体育健儿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舞台,展示了改革开放中国的丰硕成果。频繁的国际体育交流已成为大国外交有效途径。

由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创举,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同和赞许。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体育,尤其是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应自觉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西方体育相比,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东方体育有着独特的强身健体之道,建立于中医基础理论,以“调身、调心、调息”为主要手段的健身气功更是得到了西方民众的认可。

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承办,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深度融合,与世界各国的体育交流,都在世界舞台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2.5 凝聚民族精神功能

2014年8月15日,在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开幕式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奥村训练场看望运动员时指出,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赢得广泛好评。希望总结经验,传承和发扬好青奥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习近平同志的精辟论述,深刻阐释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体育的功能特点,那就是体育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在培养人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品质、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等方面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并推行足球、武术等七个重点项目的开展,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青少年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具备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为此,在新时代,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 深入挖掘体育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体育文化展现出时代的风采。

3 发展思路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发挥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落脚点在于体育强国的建设。为此,本文结合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提出如下体育发展思路。

3.1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引导体育实践发展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征途上,体育实践所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去回答。当下所要回答的命题可包括:我国体育体制改革问题;体育强国的内涵和指标体系;体育小镇的内涵及其建设标准;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体育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理论创新,解决当代体育发展的新问题,只有通过理论创新才有可能实现。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3.2 进一步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政府的服务职能日渐强化,市场化程度日益加强。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围绕十九大的精神,应加大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强化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形成政府、协会、学校、市场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政府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运行模式;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联动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引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公共体育多中心治理结构体系。各要素协同创新,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促进每个治理主体在治理结构中有效发挥自身能力,这既是提供体育供给改革的路径,解决体育市场供需矛盾的举措,也是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创新发展。

3.3 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为此,应从大健康的角度出发,促进体育与医疗的深入融合,并渗透到社区生活之中。建立居民体质健康大数据,创设居民体质健康管理平台。提高居民的体育健康素养,使“不治已病治未病”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崇尚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强“六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为此,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去发展青少年体育,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五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联动机制。坚持文化自信,不可盲目复制其他国家的学校发展模式,应在立足国情基础上进行学校体育的改革。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出发,坚持立德树人,强调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使体育学习与健身成为自觉的行为。客观、科学地推进升学体育考试,避免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建立课内技能传授、课外习练的联动机制;在加强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同时,强调学校体育坚强意志品质和塑造民族精神的独特功效,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

3.4 服务“一带一路”,提升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华文明的链条上,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体育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被现代人所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的健身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构建“一带一路”体育交流机制,改变传播观念,拓展传播路径,强化传播方式,让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优秀体育文化主动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升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3.5 构建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

体育强国离不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和体育竞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冬季奥运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继1990年成功举办了北京亚运会后,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2022年,第24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奥运会上的佳绩,奥运会的举办,圆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然而,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在国家“放管服”改革的大环境下,“举国体制”势必要赋予新的内涵。为此,应构建多元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元化+全球化体育赛事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学校、俱乐部等多方协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政府为主导、联赛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体育竞赛体制。竞技是根,民健是源,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赛事。

3.6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2014年,国务院以46号文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文勾画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体育消费的前提是人们能够认识到体育在其健康生活,乃至美好生活向往中的作用,“治未病”渗透到每个人的细胞之中,居民的体育消费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此,应从宣传、引导、组织、服务入手,提升人们的体育意识,影响人们的体育行为。服务业占比率是衡量体育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准。2015年,体育服务业占比33.4%,低于美国的57%。为此,转变体育产业发展方式、优化体育产业结构、转换体育增长动力,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出发发展体育服务业;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功效,发展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业。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业态融合,提升体育产业增加值,主动服务我国的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培养多元体育文化市场主体,构建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中心,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新格局。

4 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愤发图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十九大报告已把体育强国建设作为了党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建设好体育强国,就要全面学习、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体育思想。面对新时代,要深入研究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在体育工作中的表现形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奋发有为,谱写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 新华社评论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N].南方日报,2017-10-08

[3]刘鹏.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3-31(7)

[4]钟秉枢.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习近平十九大报告体育论述解读[N].体育蓝皮书,2017-10-22

[5] 韩会君,黄晓春.中国梦托起体育梦 体育梦助推中国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

[6] 刘海飞.习近平体育思想主要内涵[J].社会发展研究,2017(8):16

FunctionalOrientationandHistoricalMissionofSportintheNewEra

HAN Hui-jun, HUANG Xiao-chun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China)

Guided by the Reports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based on the sport thoughts of Xi Jinping; on the purpose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new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verall well-to-do society and a sport power, this paper aims to explain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sports in the new era and historical mission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

new era,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sports, historical mission

G80

1007-323X(2017)06-0001-04

2017-11-25

韩会君(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全民时代
全民·爱·阅读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