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题课堂 异质思维

2017-11-27魏培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幼儿园

魏培培

【摘要】同题异构课堂是教学研讨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同题异构,可以让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教师设计、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得到碰撞和交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我们名师创新团队就《“三元融合式”幼儿园科学案例的研究》这一课题多次组织同题异构,试图充分理解“同”和“异”的内涵,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在反思中成长、穿越。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活动 同题异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24-01

如何让幼儿园的每一节科学活动都能充分彰显“人文性、科学味、生活化”这三个关键概念,我们试图通过同题异构的方式来进行研讨。

首先,我们来看三堂课的建构模式。

A《好玩的磁铁》流程:利用孩子已有经验激发孩子的认知冲突——猜测、验证磁铁能吸住那些东西、不能吸住那些东西——尝试让纸质的小动物动起来三个环节。

B《神奇的鱼》流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探索磁铁吸铁制品的特性——探索磁铁隔物吸铁制品的特性——感受磁铁的N\S两极——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C《磁铁的秘密》流程:多媒体课件导入活动——找出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如何把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也被吸起来——发现磁铁都有正负极——感知生活中磁铁的作用。

围绕课题,A执教的中班活动亮点突出,尤其是活动中巧妙利用“缠有铁丝的木头夹子”来突破重点。“木头制品磁铁不能吸,那木头夹子为什么能被磁铁吸起来呢?木头夹子应该分在哪一类呢?”当认知产生冲突时,老师及时抓住了教育契机,帮助孩子解决了难题,也成功突破了活动重点。B老师和C老师也是各展风采,各有千秋,可是作为“同题异构”的研讨课,却听得有些“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三堂课,虽然细节处理有差异,但它们的建构模式存在很大的雷同,无论是目标的确立还是环节设计的前后顺序都趋同。“同题异构”指的是由不同的教师为同领域同主题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班级进行教学的系列研究活动。活动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去“异构”,从而带给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同”和“异”的内涵,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在反思中穿越、成长。

一、教学内容 “同中求异”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有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年龄段地孩子,有认知水平的差异,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在备同题课时,应“同中求异”,即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比如,就《磁铁》一课来说,中班的孩子可以把活动重点定位为“研究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物品这一特性上”,大班则可以对“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物品这一特性”一带而过,而把重点定位在“磁性的穿透力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探索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了解班级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同样一个课题,之所以有异构的必要性,是因为每一次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活动重难点的选择需立足于教学对象,同中求異。

二、教学方法“异曲同工”

要达成教学目标,路有千万条,但是最终的目的地是相同的,这就是同课异构的“异曲同工” 之妙,也即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磁铁》需要了解“磁铁可以吸住铁制物品这一特性”,可以从“生活化”入手,通过设计情境来解决活动重点;也可以从“科学味”入手,如设计统计表,让孩子在猜测——验证——统计——归类等过程中了解磁铁的这一特性。在鼓励孩子进行探究时,既可以通过表象的观察和比较、分析来启发孩子,还可以通过内部矛盾的“激化”来引发孩子的思考。

三、教学反思 “异途同归”

同课异构的课要反思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是否到位,反思对重点难点的确立是否恰当,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否完成了课程目标等等。同时,如果在特定的研讨活动中,同题异构课堂还必须围绕研讨的主题展开,比如我们团队就幼儿园科学活动课题《三元融合式幼儿园科学案例的研究》展开,就需要回到“人文性、科学味、生活化”的研究本质上来,争论和思维碰撞都必须是围绕研究主题而进行的,这样,方才显示“同题异构”的真正价值。

我们团队在接下去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又多次使用“同题异构”来进行研讨,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因为每一位成员都能很好的反思并总结,同题异构的本质和它作为研讨型课堂的方式,优点也逐渐得到了更好地凸显,让老师和幼儿都有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听到了自己成长拔节的声音。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实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活化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提问设计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