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东高考制度改革及启示

2017-11-27梁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问题分析启示

梁健源

【摘要】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认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落实好。广东省教育厅拟在2015年上半年出台广东高考新方案,在我省新的方案出台之前,仍然实行目前的“3+文/理综合+学业水平考试”模式,三年内不受影响。而本文主要对广东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广东高考新改革的看法。

【关键词】高考改革 意义 问题分析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23-01

一、广东省目前高考制度分析

目前,广东高考制度沿用的是“3+文/理综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而且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录取成绩一并考核。自2007年采用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以来,“文理科区分”是相对于以前的改革方式的一大显著特点,这也导致了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理科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界限,“文科班”和“理科班”也应运而生,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是扬长避短,还是徒留在形式上,是否不重视学生的个人特长与兴趣,众说纷纭。因此,高考是否应该实行文理分科考试,许多学者都持不同意见,但总体而言,反对文理分科的学者占了多数,“取消文理分科”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高考文理科应该取消,他认为,文理知识与人才的割裂,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在教育制度上,也严重制约着学生的成长。笔者则对当前高考制度的某些意见如下:

(一)文理分科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个人特长。相反,某些学生在文理分科的过程中难以做出选择,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而被迫放弃喜爱的学科,这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造成阻碍。其二,由于理科的高难度,很多学生迫于无奈选择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仅仅是处于一种“投机”。当今社会存在“重理轻文”的观念,学习理科的人获得的资源、社会地位往往高于学文科的人。这样,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另外,如果理科难度进一步加大,则会产生了更多的挑战失败者。当前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人文精神的培育,而导致高材生的投毒事件、硫酸泼熊事件时有发生。

(二)文理分科使得学生错误地树立文理科观。理科生认为学习理科的就不该过多地接触文科,造成知识面狭窄,失去欣赏历史,博古通今的机会;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不懂,思维逻辑能力与科学精神的熏陶不够。这样,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就离我们而去。

(三)综合素质测评的引进,对于培养人才与评价学生是一個比较客观、可行的工具。根据2014年12月16日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长郑富芝表示,学校会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①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素质档案除用于高中对学生教育,还要用于高校招生,由招生院校使用。高校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和使用,高中教师不参与。这表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考的公平,减少功利性的竞争,对于构建良好的招生考试制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高考制度相比于以前,是有所进步的,因为考试选拔制度更加注重公平与客观的评价,使得在高校招生的过程中并不是按照“唯分数论”做判断,而是综合多个方面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得到普遍、全面的认识。然而,当前的高考方案仍然保留为应试教育服务的痕迹。总的来说,沿用了接近10年的高考方案是时候进行自我反省与更新,跟随时代的步伐而发展成更加符合学生利益、兴趣和特征的新面孔,相信新一轮的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会让我们有所期待。

二、试点高考改革方案对广东高考新改革的启示

自《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上海、浙江相继成为高考改革的试点地区。2014年9月26日,上海出台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上海高考将采用“3+3模式”: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浙江省也出台了类似于上海的改革方案,只是在分数设置上稍有不同。这对于广东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也是有所启发与借鉴的。

(一)上海、浙江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把重点放在了选考的科目上,不再划分文理科,这是一大进步。通过选考科目,学生可以在6门或者更多的科目内挑选自己喜爱或者擅长发挥的科目考试,这既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所长,在富有人性化的考试制度下灵活发挥,尽可能地达到成绩的最优化,提高学习竞争力。人的全面发展虽然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不能忽略人的个性发展。选考心仪的科目可以促使个性的发展更加充分,达成个性对理想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高考改革在反映全面发展目标中须有所取舍, 而适当选科发展是实现中学生张扬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现实途径, 也是为高校培养专门人才打下扎实基础的现实需要。然而,不用选考的科目是否就不用认真对待,这一问题也需要慢慢斟酌。对于不选考的科目是否采取放弃用考试来考核的方式,还是在高中学习开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选课选修感兴趣的学科,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调研。

(二)英语考试的机会多了,抱怨也就少了。高考改革试点两地的内容都指出,英语有两次考试的机会,取成绩高的一次纳入高考成绩,这对于英语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来说是莫大的福音。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工具,为未来事业、人生所提供的帮助,是有必要的,但也不是非要不可。但这次改革,换个角度来说,是重视英语的表现。在未来高校录取的过程中,英语可能会作为录取的一道门槛之一,特别是某些热门的专业可能需要高考英语成绩达到什么分数,对此,两次的考试机会是显得比较符合实际。因此在新改革的方案中,英语并不是不受重视了,反而是由于它自主的空间更广,考虑到诸多因素才需要进行两次考试,在往后的教学中要渗透这一重要观点。

(三)立足现状,把握未来。立足现状,根据试点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讨论, 符合理性的要求, 符合莘莘学子的利益, 也体现了务实精神。但是,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情况, 还需要对高考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倡导科学精神,从长远考虑,确保高考改革取得良好效果。遵循这些规律并立足现实提出高考改革方案,能够降低高考改革成本,取得满意的成绩。比如: 建立以促进高考改革发展为出发点的科学的高考督导机制, 发挥督导结果对政府教育部门、对高考的评价功能,促进高考改革方案能够全面、可行、有效。

(四)高考改革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把握高考发展规律的同时,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广东07年实行文理分科的高考制度的现实出发,改革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改革也不是一个完全照搬其他试点成果的过程,需要进行深入调查与效度分析,在共同中寻找个别适应高考制度的发展,不断审视自己的定位才能确保改革的成果为莘莘学子所共享,为社会教育事业发展所鼓舞,为国家培育高质量人才所奉献。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问题分析启示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