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2017-11-27周广东刘延群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策略高校

周广东 刘延群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需主动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从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的创建、课程考核方式的完善等多维度入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有效策略,努力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的人才资源储备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18-01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并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要求各级教育主体树立正确人才培养观,进一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为国家输送优质建设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之重要任务来完成,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

一、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开拓精神和创造力,能为社会作出创造性贡献。在现行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中,以知识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作为根本目标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这样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主导课堂,强调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割裂开来,难以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需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方面,高校应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在合理安排学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综合性教育,将与专业相关联的学科、人文类学科、自然科学类学科等各类学科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撷取各学科精华,丰富学生知识,帮其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应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将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充实到教学课程中,使学生掌握最新知识,密切与社会的联系。

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打破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促其主动探究知识。例如,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申报,并分派老师指导,使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其科研能力。又如,可置换师生角色,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学设计,自主搜集材料、制作教案,开展教学研讨,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此外,高校还可改变考试方式,将传统的卷面考试变为社会调查、生产实践、主题创作等活动性考试,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高校需建立一支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之教师队伍。这是因为,教师的创新素养、教学能力以及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将以生为本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并于教学实践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其更好发展。首先,高校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型教师的选聘,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成果的教师,或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再次,高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变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同时应使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发散性原则,即发散学生思维,使之能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二,开放性原则,打破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束缚,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空间;第三,交叉性原则,即实现多学科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第四,激励性原则,即加强对学生的激励,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只有使教師深刻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具创新潜能,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创新教育教学工作。

三、创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创新实践活动开展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还需创建人才培养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是,高校可为学生搭建创新实验平台,为其提供硬件支持。具体而言,高校可充分利用本校的实验室资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及科研的情况下向广大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使其所思所想能付诸实践,于实践中获得新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此外,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建立科研基地,以弥补校内实验基地的不足问题,使学生在校企共建的创新实验基地进行实践创新活动,接受企业技术工作者的指导,于生产实践中实现创新技能的提高。

二是,高校可为学生搭建竞技平台,开展各类创新大赛,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于竞赛中激发潜能,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可开展包括桥梁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材料创新比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在内的“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活动,或是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是,高校可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如,举办“名师导航”系列讲座,为学生介绍最新科技成果;开展“我说创新感想”活动,让创新竞赛优胜者畅谈自身创新经历,为其他大学生提供创新经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创办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在校内进行创新教育宣传,使所有大学生都能了解创新,参与创新,提升创新活动的普及性。

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高校可通过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来进一步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教师可将日常的课程考核由理论考查变为理论与技能并重的考查,可将学生的调研报告、实验情况、科技成果、科研论文皆纳入考核体系,在重视结果性考核的同时还重视过程性考核,以使学生既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又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如设立校园创新奖学金,对于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奖励;预留免试硕士研究生学位,对于在国家级或国际创新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保送硕士,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挖掘其创新潜能;高校还可预留一部分资金,为开展创新活动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突出贡献之教师给予奖励。

总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应与时俱进,制定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雪.“众创空间”视域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2):88-90.

[2]何兴安.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63-64.

[3]滕爱聪.创业创新背景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6(23):195-196.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策略高校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