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开展闽南特色文化课程的探索和思考

2017-11-27黄冰英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传承教育

黄冰英

【摘要】根据闽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结合学园的实践活动,对如何丰富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教育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如何完善课程教育深入分析探索,这将有助于挖掘闽南文化精髓,拓展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研究,促进幼儿关注本土人文习俗,达到传承教育乡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学龄前期 闽南文化 传承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08-02

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是泉州人自己的文化。因此我园开展了《东亚文化之都背景下的幼儿园闽南本土特色课程研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关注本土人文习俗,充分调动老师、家长、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组织幼儿开展闽南特色文化课程教育,既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促进课程研究,又吸取闽南文化精髓,让幼儿深刻感受、充分体验泉州闽南特色文化的魅力,达到传承教育乡土文化的目的。

一、丰富的人文资源为特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素材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渊源博大,开展闽南文化特色课程,非常有意义。我们主要学习借鉴其中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包括生活习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我们引用了如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风俗(木偶、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舞龙、舞狮。还有风味独特的闽南小吃,烧肉粽、海蛎煎、花生汤、面线糊、浮粿、卤面等等,深受幼儿的喜爱。

二、亲历亲为的实践探索让特色课程“热”起来

1.家园合作让亲子行动更生动。充分挖掘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带着幼儿与大海亲密接触、参观历史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等,让幼儿了解泉州本土风情,感知“神秘的海洋”、“古船”、“勤劳的惠女”,让主题活动与自然生活积极互动,增强幼儿的爱国爱乡情感。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引导家长广泛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在突出闽南特色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构思、携手制作各式各样的作品,如“石头贴画”、“贝壳工艺”、“惠女风情”等,这些作品琳琅满目、美丽迷人,既增进亲子互动及情感,又推进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2.以“闽南特色文化体验周”为活动载体,推进特色文化课程教育。为积极发挥幼儿园弘扬闽南文化的主要阵地作用,我园举办为期二周的氛围浓厚、精彩纷呈的 “闽南特色文化体验周”。活动期间,我们以“阅读区、游戏区、涂鸦区、工艺区、体验区”为阵地,充分调动老师、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落实班级特色环境布置,组织到泉州木偶剧院学习、观看木偶剧表演,开展“闽南童谣大家唱、闽南游戏体验赛、国旗下讲闽南话、闽南亲子操汇演、闽南特色结构大比拼”等比赛活动。

3.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结合各种节庆,举办“说说画画”“唱唱跳跳”“小能手”等竞赛活动,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如开展“庆新春、闹元宵”系列闽南本体文化体验活动,制作美丽的花灯。

三、开展闽南特色文化课程的几点启示

1.大班幼儿开展闽南特色文化课程意义重大。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开阔包容,其隨闽南乡亲在世界各地传承流布,不仅成为闽南子弟的精神家园,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对大班幼儿开展闽南文化特色课程教育,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极好题材,更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开展。

2.课程活动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植根于幼儿的生活,幼儿耳闻目睹,与闽南文化亲密接触,更能接受。开展课程活动,让幼儿以“融入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闽南文化,这种“融入式”的认知方式转化为幼儿的活动或游戏,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触,学习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更直接、更主动。

3.注重老师的岗位练兵是顺利开展课程教育的前提条件。闽南特色文化属于本地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选择适宜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是关键。因此在地方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都掌握本地课程的知识和方法,是课程得以成功的关键。闽南特色文化课程,老师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及时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为本土特色课程的开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4.家园合作是推进课程教育的重要保障。闽南特色文化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关注和合作参与。对幼儿而言,家长是闽南文化的第一传播者,家庭是闽南文化的第一教育环境,幼儿的闽南文化教育起始于此。在开展课程教育过程中,闽南童谣大家唱、闽南游戏体验赛、闽南小吃等等,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积极和热情参与。正如园领导“家园配合体现浓厚情谊、全新体验展示智慧创意、文化浸润营造美好诗意”的活动总结讲话,家长们的支持配合,为课程教育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资料:

[1]《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闽南特色小吃课程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传承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