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2017-11-27王丽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图书馆高校

王丽霞

【摘要】传统教育时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在校师生提供安静的阅读场所和书籍借阅场所。新时期新常态下,在高校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不断提出新标准新要求下,高校的图书馆不能再沿袭传统的职能,而是应该在校园文化教育中充分创新文化传播与教育职能,让莘莘学子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出具有独特校园文化的思想素质。对此,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出发,在了解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后,针对图书馆的实际职能,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措施。以期研究结论能为高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创新 高校 校园文化 图书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01-01

1.前言

校园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也具有不同的文化结构。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强调点不同。纵观我国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子,在校园文化建设较好的高校中,优秀学子身上会体现出独特的与校园文化一致的精神品质。校园文化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发扬校园文化,图书馆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从图书馆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在结合实际和本人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校园文化的内涵

2.1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是一种与学校本身的群体文化、思想文化、教育文化等直接相关的文化。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的校园文化会以一种文化载体将文化传播开来,并在具体的载体中感染全体师生,无形的校园文化则是学校从建校以来,在长期的发展和文化建设中,融合了建校者的价值观和社会层面的正确价值观,并形成学校独特的教育思想的一种文化。纵观各大高校的校园文化,均可以浓缩为几句精华。例如: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为竺可桢老教授提出的“求是、创新”;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些校园文化以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凝聚着高校师生,指导着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影响着学生在校的行为品质。最终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独特校园文化的优秀学子[1]。

2.2校园文化的结构

总体而言,校园文化的结构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物质文化,二是精神文化,三是制度文化,四是行为文化[2]。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学校在历史的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思想,学生在校园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够吸收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理念,并形成相应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校园物质文化在精神文化的囊括下,会形成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杜绝奢靡攀比等,物质文化的与精神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成由勤俭,败由奢”,“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等等,这些物质文化能够促使校园文化中的“求是、创新、爱国、进步”等精神思想的形成。校园制度文化是对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的指导和约束,校园制度文化是严谨还是松懈,直接会影响师生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同时制度文化是否具有人性化、科学化等也会直接影响学校对师生的教学和行为要求。而校园的行为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下,师生会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文化,例如有些学校在排队等校车、食堂排队等方面便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学校则出现一窝蜂疯抢行为等。

3.创新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3.1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

以“求是、创新”的校园文化为例,“求是”代表着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极力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创新”代表着学校在教育方面要具备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追求科学的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而“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要落地,落到实处,一方面需要学校具备完善的、先进的科研设备及硬件设施,保障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促进科研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图书馆能够与时俱进地馆藏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相关书籍,助力学校师生能够及时查阅相关科研资料。同时,需要图书馆给学生营造的静心学习、潜心专研、互帮互助、文明礼貌等学习氛围。对此,图书馆在促进校园精神文化教育上具有强大的后备支持力量。图书馆在创新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方面应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保持同步发展的脚步,根据教育、科研和文化的要求,合理采购书籍并保持书籍与教育和科研相配套,能够让师生在图书馆内部及时查阅到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科学文献[3]。

3.2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同学校所强调的文化重点不同,但总体而言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殊途同归。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能够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深入师生“骨髓”。走进校园文化建设较好的校園,游客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积极向上的学习力的学校,学生们捧着课本奔走在图书馆与教室之间,图书馆室内坐满了埋头苦学的学生,学生们对教师恭敬有礼,对行人礼貌有加,对弱势群体关怀备至等等。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在图书馆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们会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变成积极向上、品格优良的人。在此,图书馆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文化建设,对图书馆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指正与教育,对图书馆中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改与完善,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不断优化优质的良好环境。

3.3为校园文化提供传播的载体

校园文化除了以校训的方式铭刻在学校大门或醒目处外,还需要以其他形式丰富的载体对其进行教育与传播。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文学修养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体现正能量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书籍,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图书馆内部定期组织相关社会话题或其他教育话题的探讨活动,在思想的碰撞中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想层次向着校园文化的精髓方向提升。同时,图书馆还能够联系学校辅导员、院系管理人员,举办具有教育意义的文体活动,将校园文化融入文体活动中,让学生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在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在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将自己培养成具有校园文化的优秀学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思想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的有形性和无形性,在传播与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育和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外,还需要图书馆作为坚实的后备力量予以坚定的支持。图书馆无论是从硬件——图书、文献方面,还是从软件——文化引导和熏陶方面,对校园文化的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应积极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图书馆的各种文化教育职能,使得广大莘莘学子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将自己培养成具有独特校园文化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周漫沈.王海妹.王波,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J].才智.2017(1):11.

[2]王蕊,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4):173-174.

[3]沈春风,议高校图书馆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6(1):195-19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图书馆高校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图书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