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2017-11-27何亚男张技术王佩国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改革

何亚男 张技术 王佩国

【摘要】服装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本研究认为“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课程中通过在线课程、团队学习、翻转课堂等形式为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服装人体工程学 研究性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TS9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241-02

1.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性课程介绍

(1)课程背景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工效学原出希腊文 “工作、劳动”和 “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卫生学等作为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问题的研究学科。人体工程学人体测量学可以分为六个分支,分别为: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及时间与工作研究。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人体工程学学科在建筑、室内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服裝人体工程学课程逐步确定为服装专业的必修课程[1]。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分支,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体系包含人体心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环境卫生学、服装材料学和服装造型设计学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核心是解决人——服装——环境这个系统的问题,即人和衣服、人的着装行为,以及人利用服装处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由此可见,服装人体工程学所包含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是及其强大的,对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提出的要求也是极其复杂的。

(2)课程定位

根据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体系及学科特点,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服装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与之相关的服装材料、服装结构纸样、服装制作工艺、服装造型设计、服装营销、服装心理等都课程都是在解决服装、环境、人三者的关系,由此,服装人体工程学是服装类课程的核心,在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被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在本科阶段第四学期开设,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如下表:

2.研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的适用性

基于课程定位,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覆盖面广,在培养方案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在有限的2学分当中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法,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课程教授任务;此外,本课程面向的学生有两类,一是具有工科背景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二是具有艺术背景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这两个群体的学习特点、思维形式、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必须要另辟巧径,形成新的课程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入研究、对比后,结合本课程特色,选择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各科各类学习内容中以探究问题的态度来学习;狭义上的概念是学生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内容和题目,以与科学研究相类似的方式自主学习,应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并获取新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在各大高校得以实践应用,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究其原因在于研究性教学将教学与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成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改变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和解惑者,讲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由学生去完成这一重要的任务,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将会深刻体会、并找寻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个人的价值。

研究性教学具有探究性、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2],这五个特性使得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与研究性教学方式十分契合,在教师完成基本知识的讲解后,每一个模块中植入开放性的思考环节,启迪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兴趣兴奋点等来开展思考,并通过自主探索,设置实验实践,形成提出问题——方案设计——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虽然不再成为课程的重心,但教师需要更加广阔的知识储备、需要随时帮助解决学生的独立问题、需要有良好的协调组织课程的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相长。

3.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性课程的实施路径

(1)在线课程——拓宽渠道

本课程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毕博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课程的教学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课外参考、知识拓展等内容全部在线。90后一代的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他们对于计算机、互联网具备亲和性,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平台课程迎合了他们的特性。此外,在线课程设置讨论板块,由教师发布开放性的思考话题,学生在论坛中回帖,可以通过班级互动对某一话题进行头脑风暴,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路线,更多地收集咨询,以便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团队学习——集体智慧

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中,学生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基础知识学习,需要结合各自的兴趣点,自主选择主题,完成一个研究过程。如背带裤舒适性的优化、风雨衣结构优化、夜跑服开发、婴儿功能服开发等各类课题都需要精心的调研和开展各类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结成兴趣小组,虽然每位同学都有独立课题,但每四位同学结成小组,从课题的提出到完成,都需要在组内进行讨论,组员需要对其他成员进行方案的评价,通过小组学习讨论,有效地结合不同组员的兴趣特长,帮助大家更加理性、合理和多维度地思考,通过集体智慧来完成方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利用资源的能力。

(3)翻转课堂——授之以渔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把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得以充分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3]。由于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庞大的信息量,教师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都无法完成所有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填鸭式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也会降低学习成效。因此,最好的方式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将接力棒交由学生,实现课程反转,利用毕博网络课程解决基本知识的学习,抽出部分课堂时间开展方案讨论、学生展示、小组互助、教师启迪等活动,在课程中每位同学的课题需要在组内讨论好,并在班级中发布,所有的学生都能了解不同的课题所包含的信息,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增强,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终身的,在其他课程以及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性课程的关键。

4.总结

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行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视野拓展和科研能力提升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课程中,还需要继续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在产学研课题的开发上、教学评价模式上继续探索,形成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常丽霞.服装人体工程学思辨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2):102-104.

[2]胡学龙,杨睛,林雪美等.信息与通信学科研究性教学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7(8):29-30.

[3]郭建芳.基于翻转课堂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4):87-88.

作者简介:

何亚男,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品牌研究,服装造型设计与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改革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