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域下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初探

2017-11-27董学恒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中国梦问题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面精神旗帜,青年一代则是扛起大旗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探索和推动“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中,高校校园戏剧活动作为最行之有效教育载体和实施手段,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当下依然存在诸多难题需要分析和解决。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206-02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其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功能,这也是其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教育者关注的重要原因。但在高校,戏剧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受到了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作用无法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一、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不得重视,经费不足

学校领导或团学组织对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不重视,致使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如硬件设施配备、专业教师的配備和指导、固定排练场地的安排等问题,都是戏剧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现实障碍。另外,资金短缺常常使得师生常常自掏腰包或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向社会寻求资助,自筹经费。这种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趋于边缘,活动受限

校园戏剧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专业的戏剧课程或戏剧社团,虽然当下高校的戏剧活动正在全面展开,但校园人才与校园观众的人数较全校学生总数依然相差悬殊,校园戏剧的辐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校园资源缺乏,学生进入剧院观看戏剧表演或与戏剧密切接触的机会也很小。

3.专业性差,亟待提高

一般院校大学生没有专业或系统的戏剧训练的机会,加上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致使大多数戏剧社团水平很低,甚至出现生涩模仿、伪先锋、伪现实主义等问题,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审美愉悦感,更难在作品的创作上有所突破。有的剧社为了博得关注甚至出现媚俗现象,剧社的业余表现,成为制约校园戏剧发展的因素。

4.出现断层,持久力差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是一个集编、导、演、美、服、道、化、灯光及音效等多个组织通力合作完成的一个活动,这其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降低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而随着高年级学长的毕业,低年级同学的业务生涩,年级断层,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缺乏持久力也是剧社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

5.缺少平台,展示受限

很多时候戏剧活动仅在校园之内,即便是开设戏剧课程的专业院校,也很难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思考“走出去”的途径。而无法走出校园,碰触社会,接受批评,就难以成长。这一点,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艺术硕士剧团就做的非常好。2013年校园戏剧《蒋公的面子》的公演,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这部戏剧在全国各地演出百余场,创造了近年来校园戏剧的奇迹。

6.缺乏资源,运作力差

很多时候,校园里的老师或学生由于缺乏校外资源,即便有高质量的创作或高水平的表演团队,仅凭一己之力也很难打开市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极大的挫伤了对戏剧有着强烈热情的师生,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社会化”问题有待解决。

二、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戏剧教育功能认知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国内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一贯追求技能性的学习优先,缺乏德育教育的规划性和导向性。在面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枯燥无趣,思政工作者不厌其烦、苦口婆心依然无果的现状,仍旧不能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探寻新的、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大多数人对于戏剧的概念就是舞台剧目的演出或者文本的阅读,而忽略了其他艺术门类的参与,忽略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是最直接感悟人生,体验情感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校园文化活动,融于戏剧活动,让大学生在观、演中实现“自我教育”,是需要学校各方面投入精力要做的事。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如有学校自上而下的重视和支持,教师、教室、资金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2.缺少有戏剧情结、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想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仅凭学生的戏剧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戏剧情结、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的指导。《蒋公的面子》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成就,主要得益于南京大学的艺术硕士剧团指导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之高,敬业程度之深。据调查显示,凡是在校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社团背后,都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专门从事戏剧研究和实践。他们懂校园,懂学生,更懂戏剧。也只有这样的专业指导才能聚众人之力,真正展示出校园戏剧的精气神。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只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把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年级断层、持久力差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杜绝媚俗现象的出现。

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制度性约束

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学校活动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在各高校社团均归学校团委或学生会老师统一管理,社团众多,负责的老师数量有限,加之不一定有戏剧相关专业背景支撑,戏剧活动很难发展壮大。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即便开设有戏剧或表演等相关专业,但由于教学要求和活动规定,专业班级与业余社团之间少有学习与交流,导致高校校园戏剧活动没有进步的空间,在毫无压力和紧迫感的情况下,使校园戏剧活动的排演频次大大降低,这是对扩大戏剧教育的影响力及提高大学生艺术水平都极为不利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大大制约了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政府参与度低,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同样制约着高校校园戏剧活动持续发展

如果政府可以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财政支持,会使戏剧教育的影响力得到强大推广和延伸。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戏剧,欣赏戏剧,使人们在放松心情、消除疲劳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真正实现戏剧教育全民化的功能。

当然,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不仅于此。但鉴于以上分析,未来对于如何有效的将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稳定并持续发展下去的思考,是每位戏剧爱好者和高校思政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维持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持久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戏剧文化氛围,搭建行之有效的教育平台,创造和谐的、高水准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自我人格的完善等全面素质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董健.《从<牡丹亭>看戏剧的文化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2004(3)。

[2]焦菊隐.《焦菊隐戏剧论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3]乌·哈里泽夫[俄].《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戏剧》,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

董学恒(1978.7.26-),女,河北省围场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梦问题分析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