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集体课的实践性意义

2017-11-27谢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声乐构建实践

谢莹

【摘要】高等艺术类院校的声乐专业课,其教学模式大多沿袭了专业音乐学院声乐课的教学模式,既:一对一的个别课为其教学的基本形式。然而,近年来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在基础教育中,社会对音乐类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导致艺术类院校对音乐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家对艺术类专业的招生数量逐年扩大。鉴于此,声乐专业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艺术类高校不断扩招的招生规模。由此,探索实行声乐集体课的授课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进行声乐集体课的授课形式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声乐 实践 构建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191-01

一、集体课的构建基础

首先艺术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专业尖子生和专业的歌唱演员,而是要培养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歌唱基础,为今后艺术教育工作而服务的人民教师。因而在声乐教学中,目的不是解决学生在歌唱中的个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在掌握科学发声方法中的共性问题。其次,艺术类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声乐的学习上大多数是零起步,这种零基础为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提供了可能,因此,艺术类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实行集体课的授课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操作的。

二、集体课的构建形式

如何上好声乐集体课,首先要明确集体课的确切概念和含义。起初因为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师资源的短缺,我在教学中被迫搞过三个学生或五个学生共上一堂课的所谓声乐小组课,当时为了避免课堂学习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每个学生来说还是各有各的教学曲目,各有各的教学进度,上课时还是每个人单独都上一遍,这其实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小组课(集体课),只能算是缩短了教学时间的个别课。其结果是教师手忙脚乱匆匆应付,学生葫芦吞枣不胜理解,时间长了,教师上课负担重,承受不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我通过进行教学反思,不断的实践积累,总结得出:声乐集体课的基本特征应是:声乐学习程度相近,歌唱声部一致的学生共上一堂课,学生入校前两周,学校可对学生做一个专业素养方面的测试,通过测试把专业基础相同、嗓音条件相似、声部一致的学生按照8人或10人不等情况分成若干班级,然后由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及教学经验,且学风正派,责任心强的教师对这些班级进行授课,这样就产生了集体授课的模式。

三、集体课的授课方式

声乐集体课的周课时数当在2至3个课时,在教学中教师每上一节课都须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集中的讲解,在做发声练习时,教师要不断的做示范以便于学生模仿练习,在学生做练习时,要求教师要有正确而敏锐的听觉能力,发现某一学生有错误的歌唱姿态或不良发声习惯,要单独提出来,然后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在唱声乐作品时,可以先采用小组成员集体歌唱的形式,让学生把歌曲的旋律节奏及大致风格唱准确,然后再让学生逐一唱一遍,一个人唱其他人听,听完之后让学生互评找出毛病,然后由教师给予正确的示范。同一教学内容应当设置3到4个课时完成。在教学曲目上,集体课的学生每学期应当统一完成8到10首声乐作品,对于学习中领悟能力较强,声音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置一些适合他的声乐曲目,并在课堂中给予适当的讲解和示范,并让其演唱给小组其他成员听,这样不但可以让集体课中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还可以促进班级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集体授课的同时,可以穿插个别课的教学,一学期可以对小组课中的成员分别进行一到两次的个别课辅导,以便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声乐教学技术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四、集体课的考试办法

对声乐集体课进行考核,目的是能够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的薄弱环节,及时推广先进的、好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定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和疏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一个有效的铺垫。

(一)声乐集体课的考试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声乐作品的完成情况,包括曲目是否歌唱完整,旋律和节奏是否准确,歌唱咬字、吐字是否清晰,语音是否准确。2.声音技巧,音色、音量。3.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

(二)声乐集体课的考试成绩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平时成绩占40%,二是学期结业考试成绩占60%,二者成绩相加便是学生学习的总成绩。平时成绩可以按照授课内容分时段采取小组演唱会的形式,每个学生既是演唱者也是观众和听众,在每个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師不做辅导,以增加演唱会的气氛,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的效果。教师对每个演唱的学生给一个评分,60分为及格通过,60分以下为不通过。不通过的学生,教材进度可以继续跟着往前走,不通过的曲目可以在下一阶段的演唱会时给一次补考的机会。学期期末考试依然采取演唱会的形式,但需要声乐教研室所有教师对学生的演唱曲目进行打分,之后取平均分。每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曲目必须是两首,其中一首须选自教材中的必唱曲目,另外一首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自选曲目库里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曲目。

五、集体课的实践意义

(一)声乐集体课为声乐教学中的示范特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集体课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就”教”与”学”的问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观摩与交流。班级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讨论式、启发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单纯摹仿和依赖,这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个别课无法代替的。

(二)声乐集体课的平时成绩都是以每一阶段的演唱会形式进行的,这种形式强化课堂的艺术实践气氛,增加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强化了学生歌唱心理素质。而且还把注重平时成绩考核落到了实处,为学生的声乐学习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在声乐集体课的课堂中,教师同时要针对几名甚至多名学生进行教学,这种课堂的教学气氛对教师的要求与一对一的个别课是完全不一样的。个别课教学的气氛相对随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功底和经验,讲授也多是有感而发,即兴和随意的东西比较多。而集体课教师要面对多名学生授课,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必须生动而准确,对声乐作品的分析与讲解一定要做到系统而透彻,因此集体课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更细致、更充分、并且更富有逻辑性。

综上所述,集体课的授课形式大大降低了声乐课的教学成本,这对缓解艺术类院校声乐专业学生多、教师少、教学负担重的矛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扬扬.简梳汉魏六朝相和歌到清商乐的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 2009(13)

[2]余晓青.浅论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孙丹红.江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伴奏课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猜你喜欢

声乐构建实践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