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以美育促进心育的队伍建设研究

2017-11-27谢美玉陈斌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心育队伍建设美育

谢美玉 陈斌

【摘要】以美育促进心育离不开实施主体。这一实施主体既包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也包括专业课教师、学校管理和服务人员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组织。目前以美育促进心育的队伍存在教师自身职业倦怠、职业教育中渗透美育与心育的自觉不高以及学生心育与美育队伍的稳定性和知识欠缺等困境,因而高校以美育促进心育的队伍建设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注重教师和管理人员自身心理素质的优化与提升,并将美育与心育的理念渗透进日常教学与生活。

【关键词】高职院校 美育 心育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189-02

美育与心育有共通之处,以美育为依托是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是心育的对象,渗透美育思想的活动是心育的载体,实施这一特定指向性活动的主体就是心育队伍。在这一队伍中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既包括辅导员、心理教师等专职教师,也包括其他任课教师,既包括高校教师也包括管理和服务人员。

一、队伍现状

随着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的颁发,高校对心育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都已建立起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育委员三级构架。三级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围绕育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将美育思想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以美育促进心育是在这一队伍中有越来越多的运用。

二、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使其难以成为积极心理的引领者

育人先要育己,只有自身内心丰盈,才能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别人。从人的需求理论出发,求美是人的需求的高级阶段。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以及感受快乐、幸福的能力,才能在课堂内外向学生播撒真善美、快乐和幸福的种子。一些学校教师从工作中获得持续的、积极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尊严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趋弱,使得他们难以成为积极心理的引领者。

2.教师在授业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美育与心育思想的自觉不够

以美化心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其传道的过程,各行各业自有其道,这些行业之道建立在社会大道的基础之上,美育與心育既是社会大道的基石。高职院校中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匠人,但在教学任务和现实面前磨灭热情和激情,成为对教学任务的应付,仅限于知识的讲授,忽略了职业之美与善的引导、点燃和激发。

3.高职院校学生心育队伍的不稳定性以及心理知识的欠缺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最多2.5年,学生心育干部在职时间最多两年,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对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把握。对院系心理工作浅尝则止,在年级之间存在传帮带作用,但难以深入。也由于心育队伍是不同于学生会的另一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新生在心理队伍中往往是兼职,利用其多重身份统筹工作, 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心育工作中。

三、队伍建设的思路

1.根据不同育人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与心育培训

以美育促进心育的育人理念需要一定的实施技能,专业课教师可以将职业的理念、技艺、思维、成果之美充分地展现,是学生产生对将来所从事工作的积极认知和体验。而高职院校的其他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通过悉心周到的管理与服务展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情,专业细致温馨的管理与服务给学生积极美好的学习生活体验,由此产生对学校、生活、未来的积极心态。

2.调试教师职业懈怠,缓解教师职业压力,促进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具有弥散性和感染性,教师稳定而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对于个人发展的懈怠,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合理的规划,增强自我调适能力,避免陷入消极情绪之中。另一方面,工作单位要尽力创设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营造能增进人的尊严感的氛围。清晰的角色定位感、支持性的管理体制、自我发展的机会、工作环境与个体技能相符合等因素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3.加强高校服务与管理人员美育与心育的生活化

美育和积极心理教育都以激活个体能动性、培养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最终提高个体的幸福能力为最终目标。人的这些努力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校园环境的创设中。食堂、宿舍、图书馆优雅宜人的环境体现管理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积极美好的心境。“美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充满美感的服务是学生充满积极的心理能量。

作者简介:

谢美玉(1980-),女,江苏江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陈斌(1971-),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心育队伍建设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美育教师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