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差生的诀窍

2017-11-27李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激励措施爱心

李莹

【摘要】“差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本文是笔者作为班主任在怎样教育和管理差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教师不能对差生怀有偏见,要尊重和信任他们,对差生应该有一颗爱心,要善用激励措施。

【关键词】不怀有偏见 尊重和信任 爱心 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169-02

大凡当过老师的人,一谈起“差生”这个话题,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而正在当老师的人,“差生”就是其暗藏的心病,时常都有发病的可能。那作为老师究竟该怎样对待差生呢?

首先,我们不能对差生怀有偏见。差生也不是天生的,他们也可能曾经是优等生,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不是有这样一个事例吗?昔日因管班严格而出名的魏老师后来成为校长,老骥伏枥的他积极筹划盖一座实验楼,魏校长为资金四处奔走,收效甚微,却收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老板的慷慨捐助。剪彩时令校长尴尬的是,这位老板竟是当年上了老师名册的差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诸多报刊都曾刊载过昔日的对头,几年后相逢的尴尬情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人师者反思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不应该歧视差生。实际上,作为差生,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關爱。

其次,我们要尊重和信任他们,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看来,受到尊重和信任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得到了重视和满足,它所唤起的意志力、创造力或许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作为心理还不够成熟的学生,他们的感悟比较脆弱,又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较之其他学生,他们更渴望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事实上,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老师对差生态度粗暴,动辄呵斥、讽刺甚至对学生出手敲打也是有的。这样学生内心充满了强烈的反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习,更听不进老师的教育,从而在差生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再次,我们对差生应该有一颗爱心。教育就其根本来说,是情和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老师”的重要特征,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差生亦然。但由于他们常常受到冷遇,往往有自卑心理,心灵通常是关闭的,甚至有抵触情绪,师生之间难以沟通。所以我们必须对差生倾注全部热情,从心灵深处把他们当朋友,走进他们的感情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这样他才会感到老师是他最信赖的朋友,而非“前世冤家”。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收到神奇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将70多年的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就归结为“童心母爱”。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有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如果差生是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那么,只要我们备加爱护,也一定能使每个花瓣恢复生机,散发芬芳。让我们像园丁爱护每朵鲜花那样爱护每个“差生”吧!

最后,我们对差生要善用激励措施。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并表扬其闪光点,干涸的心灵,得到一句及时的赞美,说不准一颗即将湮灭的种子从此萌发了,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因此,面对差生任何方面的优点,任何程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我们都应该准确把握及时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然后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信任中含有期待。经过这样的强化,差生就会增强自信,不断进步。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差生,我们还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找到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新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激励措施爱心
献出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探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小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探究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