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

2017-11-27杨朋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1期
关键词:变革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杨朋

【摘要】生物,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及生活于一身的基础学科,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而生物课程作为高中科学学习领域重要的课程,其核心任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主要包括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生命必需的基本概念,以生物学理念为前提有效整合基本概念,从总体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对教学、试验以及各种探究活动进行规划,注重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此外,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本质的全面理解,将科学精神与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相融合,便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必修内容 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165-02

引言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一切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提升自身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目光转向高新人才的培养上来。在我国,学校教育是大量高新知识型人才的主要输出机构,一般分为普通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高中教育作为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原有发展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而高中生物课程作为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与此同时,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界认识常常谈论的话题。我国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也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且由于高中生物课程里只有必修课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变革的探讨,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学的实质以及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价值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教育,是全体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自身应当具备的最为重要以及最为关键的基础性素养,同时也是一个学生认知范围、新鲜事物吸收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综合表现。从另一角度上来看,发展核心素养除了知识、能力与态度,更加注重学生在品德、知识、才能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学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量教育学界的专家与学者普遍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以及掌握基础的研究方法,从而便于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自然界一些未知事物;其次,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利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以及研究方法,对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系统性描述,提出相关研究问题,并以科学知识以及分析事物的逻辑性得出结论,并将此结论其他人进行分享探讨。另外,能够将尊重事实、理性质疑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武装,使其更加清楚的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科学的严谨性,生物学之所以被称为生物学,实质主要是基于其所研究对象大多为自然界中的“生命”,在其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自身研究特色以及生物学科的独特思想与实际科学理论相结合,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开放的知识体系。生物学的本质决定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中生物课程在发展科学素养方面的价值。

二、知识内容的选择

(一)生物学涵盖理解生命必需的基本概念

为进一步探讨生物学之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通常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惯用的生物学教学用材,结果显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动物与植物的构成体系以及生长发展过程,生物多样性、生态学以及遗传变异等等。另一方面,以生物学哲学为主要参考对象,提炼出生物学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不难看出对于生命的全面理解是整个生物学基本知识的重要指向。而如何进一步理解生命,则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第一,了解生命的涵义。众所周知,生物学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可充分利用其多样性以及对生物的分类,从而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结构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等。第二,掌握生命活动的进行特征。运用基因的本质以及从基因到蛋白质的过程,了解细胞分裂、分化以及变异的变化过程、第三,理解生命为什么会这样。生命之所以能够以此种状态呈现在生物学科中,主要是由于基因与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同时也有可能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二)以生物学思想整合概念,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生物学思想可分为三种思想概念,其中主要包括:进化思想、系统论以及生态学思想。这几种思想概念需生物学核心概念之间存在弥补可分的关系,进化思想、系统理念以及生态学思想是沟通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主要桥梁,同时也赋予整个生物学一定的灵魂,但在整个生物学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当属“进化”。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若要将进化论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不仅要对进化的理论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应当注重将进化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不同概念之间,充分发挥“进化”在解释生命现象“终极原因”时的解释力。而但从生态思想与系统论思想的概念理解等方面来看,极其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大多数人难以将两者进行正确的区分。首先系统论强调,系统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动态性以及层次性。但生态学思想主要是对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等级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是站在整体性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以整体性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此完成其對生态学的综合性思考。将生态学思想与系统论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于实际的高中生物课程中,让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层次性,激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系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本质教育的渗透

所谓的科学,是一个建立在能够通过一定的检验的解释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系统,主要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构成,并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通过科学的知识、方法以及精神帮助学生对科学的实质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并且使学生能够以更加严谨、更加全面的态度正视科学精神,因此,大力发展科学精神成为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任务。

国际上众多专家以及学者对科学本质的研究已经逐步达到成熟阶段,广大学者从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以及科学事业等三个角度出发,对科学的本质进行更加全面详细的描述,并科学的本质总结归纳为:第一,科学知识不仅具有异性的可信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具有一定的试探性;第二,科学知识非常(不完全)依赖观察、实验证据、理性的辩论和质疑;第三,科学方法不具备唯一性;科学理论试图对自然现象的进行一系列的推论与解释;第四,科学观察与理论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将观察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第五;科学与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沉淀。科学与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第六,科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其观点和思想不可避免的受当时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因此,科学又具有暂时性,在某一时间段内是正确的,但未必永远正确。近些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学界针对科学的本质问题进行一系列激烈的讨论,探讨结果是将科学的基本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类: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这些本质特点。

通过一系列研究对科学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了解,为科学态度的树立以及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科学精神是本体论承诺,科学态度是认识论承若,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精神至少包含以下六大要素: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高中生物课程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方面,重在引导学生建立尊重实证、寻求论证逻辑的严谨以及发展理性的怀疑精神,形成多元思考、平等讨论的意识和宽容的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若要进一步发展核心素养课程,需要将在元素的整合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高中生物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必修科学课程其必修内容的变革,同样离不开全方面的整合。一方面,需要对其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以及课程设计进行有效整合,将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理论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整合;另一方方面,生物课程中必修内容的变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小范围之内,需要立足于整个高中教育范畴之内,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处理事物能力以及善于改变自己等作为其教育的主要目的。高中生物课程必修内容的变革,不仅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表面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同时,高中生物课程内容的变革,能够将生态学思想渗入生活中的平等合作、和谐共处,且将系统论思想以及进化思想渗透于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及改变,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柳夕浪,张翼,沈丽雯.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15(3):115-117.

[2]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二十一世纪新生物学[M].王菊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8(16):114-115.

[3]理查德·保羅,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M].侯玉波,姜佟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9(15):48-90.

猜你喜欢

变革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