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2017-11-10杨明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发组危险冠心病

杨明才

(昌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潍坊 262400)

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杨明才

(昌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潍坊 262400)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年龄,分50例冠心病患者为早发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早发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显然小于对照组,而吸烟、饮酒、遗传史发生率显然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吸烟、饮酒、遗传史,TC,TG等危险因素是形成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结论早发冠心病的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联系,所以,应对其加强综合干预,对高危险因素作针对性干预。对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起到通脉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减少了患者疼痛感,有利于预后。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预后

早发冠心病相关规定标准中,男性发病年龄≦55岁,女性发病年龄≦65岁[1]。且患者在预后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损耗显然大于晚发性冠心病,所以,采取合理的中医治疗和措施预防早发冠心病,能够有效的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减轻其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并接受的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共有50例,均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患者,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年龄将其划分为2组。早发组(25例)中,男12,女13例,38~70岁,均值(40.2±2.8)岁,其中有16例患者具有吸烟、遗传史等因素;对照组(25例)中,男14,女11例,40~75岁,均值(55.2±2.2)岁,其中有12例患者具有吸烟、遗传史等因素。客观对比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药方包括(12 g当归、12 g桃仁、7 g红花、12 g枳壳、12 g川芎、16 g赤芍、12 g桔梗、7 g炙甘草、25 g生地、7 g檀香、12 g薤白、12 g川牛膝。)若疼痛患者则增加12 g乳香、12 g没药、12 g五灵脂。药方课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加减。并研究影响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比较。记录2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MACC情况,随访由专业医师通过门诊或者打电话方式对已经出院的患者进行,其中死亡、非致死性的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也属于MACC情况,若随访出现中断,终止时间则选择最后一次访问;若随访过程中患者突发死亡,其终止时间为死亡时间;同时48个月后停止随访。

1.3 评定标准

据有关判定高血压的预防指南标准中[2],高血压:静息状态下患者连续出现2次≧140 mmHg收缩压(≧90 mmHg舒张压);据有关判定糖尿病的预防指南标准中,糖尿病史:餐后空腹8小时后患者静脉血糖≧7.1 mmol/L(餐后2小时后静脉血糖≧11.1 mmol/L);持续一年以上,每日最少吸一支烟的患者即为吸烟史;持续一年以上,每日最少摄入100 g的患者即为吸烟史。尿酸达380 mmol/L为增高现象。胆固醇(TC)≧5.18 mmol/L含量时,则说明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说明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说明降低,甘油三酯(TG)≧1.7 mmol/L,说明增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2组患者临床危险因素情况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早发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显然小于对照组,而吸烟、饮酒、遗传史发生率显然大于对照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其他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 比较2组患者血液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早发组患者TC、TG、纤维蛋白原与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大于对照,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 组患者临床危险因素情况比较(n)

表22 组患者血液指标比较(±s)

表22 组患者血液指标比较(±s)

组别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尿酸(μmol/L) 纤维蛋白原(g/L) 血红蛋白(g/L)对照组 4.80±1.04 1.81±0.84 1.37±0.31 2.82±0.82 390.14±104.34 3.14±1.21 130.31±14.61早发组 5.31±1.08 2.61±1.07 1.34±0.31 3.04±0.71 371.14±100.07 4.31±1.31 138.31±13.41 P 0.00 0.00 0.17 0.05 0.18 0.00 0.00

3 讨 论

冠心病是由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一种病症,且随着时间的进展早发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次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起到通脉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减少了患者疼痛感,有利于预后。结果显示:早发组患者各项相关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吸烟、饮酒、遗传史,TC,TG等危险因素是形成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且通过比较患者高血压水平,推断出随着患者年龄的提升其高血压发病率也随之提升,这与靶器官损伤有关。有相关文献报道,患者年龄<40岁,其吸烟史相关影响危险因素[3]。与本次研究一致。

总之,早发冠心病的形成和多种因素有关,所以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对高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综合干预。对患者进行提前预防方式,能够降低发病率,减少了患者疼痛感,改善预后。

[1] 王善荣.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1):22-23.

[2] 聂俊丽.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医药, 2017,2(1):00291.

[3] 管 铮.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41-43.

R541.4

B

ISSN.2095-8803.2017.23.106.02

猜你喜欢

发组危险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早发型与晚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实验室特点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极晚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天津市早发型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负担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喝水也会有危险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比较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