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

2017-11-10郭婉珊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产科低血糖新生儿

郭婉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

郭婉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产科剖宫产的7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研究组采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控温。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值得应用。

新生儿辐射台;低血糖;预防

低血糖在新生儿时期十分常见,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早产、低出生体重、低体温、孕期母亲糖尿病时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的危险性因素[1]。有学者[2]认为,新生儿无论是否合并并发症,出生1 h后血糖水平均较低,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新生儿持续性的低血糖将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因而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院采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产科剖宫产的76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伴有先天性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及高胰岛素血糖,新生儿畸形、新生儿器官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1例,对照组新生儿中男207例,女174例,胎龄37~42周,平均(38.9±1.1)周,体重2320~4280 g,平均(3010±224)g,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7~10分,平均(9.2±1.4)分,出生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4±1.1)分;研究组新生儿中男216例,女165例,胎龄37-42周,平均(39.0±1.1)周,体重2301~4286 g,平均(3007±229)g,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10分,平均(9.1±1.4)分,出生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3±1.0)分。2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体重及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调节室内温度为23~25℃,湿度50%~60%,新生儿穿着经电热毯加热后的衣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室温控制基础上采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FXQ 4A型 上海一恒公司生产)运行肤温模式,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将皮肤温度传感器敏感探头与和与新生儿皮肤接触,设定新生儿体表温度值为37~37.3℃,传感器依据新生儿体温变化采样信号及变化趋势汇集至抢救台上的温度控制系统实施逻辑分析及判断,做出调整来维持新生儿所需的体表温度,;并安排新生儿父亲与新生儿皮肤接触,皮肤接触时间15~30min。

1.3 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标准

新生儿出生24 h内血糖低于2.2 mmol/l,新生儿出生24 h后血糖低于2.8 mmol/l。血糖的测定:采集新生儿足跟毛细血管血1滴后,滴入血糖试纸上,使用血糖仪测定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 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大多数低血糖新生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且根据血糖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差距较大。有症状的低血糖可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反应低下、多汗、苍白、喂养困难以及低体温,常伴

轻到中度的意识障碍,嗜睡、震颤、烦躁[2]。随着低血糖程度的逐渐增加,部分患儿可出现昏迷、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极度严重的低血糖可伴有脑损伤,上述症状程度与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水平及发作次数密切相关[3]。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是为了降低新生儿因低温导致的损伤,上海一恒公司系列的婴儿辐射保暖台可为新生儿提供肤温控制、恒温设定等功能,与其它型号设备比较,其具有功能全面、价格实惠等优势,是目前在新生儿抢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婴儿保暖设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应用后,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可有效预防性新生儿低血糖。辐射台的降低新生儿低血糖机制为:温度传感探头置于新生儿皮肤处,保暖探头依据传感器接收的数值与预先设定的控制值比较后,自动调节加热输出比例,以维持新生儿热平衡得以保持,局部温度得以恒定,新生儿皮肤散热减少,核心体温下降较低,新生儿肝糖原消耗产热较少,血糖水平较高。

[1] 王 乐,巴依尔才次克,王 莉.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4):262-264.

[2] 谢红宁.纯母乳喂养新生儿低血糖影响因素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5):366-368.

[3]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5-758.

R587.3

B

ISSN.2095-8803.2017.23.077.02

猜你喜欢

产科低血糖新生儿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产科医师答问录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