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2017-11-10杨德勇王晓霞李洁华皮肖冰何小亮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医治荨麻疹

杨德勇,王晓霞,李洁华,皮肖冰,董 东,何小亮,凌 磊,覃 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杨德勇,王晓霞,李洁华,皮肖冰,董 东,何小亮,凌 磊,覃 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分析于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4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资料,按照采取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头孢曲松医治,治疗组行阿奇霉素医治,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体征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概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孢曲松比较,感染性荨麻疹行阿奇霉素医治取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奇霉素;感染性荨麻疹;头孢曲松;疗效

荨麻疹为临床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风团瘙痒,依据其病程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临床常需行急症处理患者大部分为急性,但急性大多是由感染而引发[1]。本研究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就选定的84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分别行不同药物医治效果作对比研究,现作相关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于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4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资料,将年龄不小于18岁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纳入;将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过敏史者、严重肝肾异常者排除。按照采取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0~64岁,平均(38.95±8.41)岁,男女比24:18;治疗组年龄21~65岁,平均(39.51±7.69)岁,男女比25:17;病程1.5~2d,平均(5.21±0.14)d;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行常规糖皮质激素及抗过敏医治;同时对照组行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H0983036,1.0 g/支)医治,行静脉输注,每次3.0 g,每日1次;治疗组行阿奇霉素(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H20020342,每支5 ml:0.5g)医治,行静脉输注,每次500 mg,每日1次;2需均连续医治2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2]

疗效评定标准:①瘙痒:严重无法忍受计3分,中度可忍受计2分,轻度但无烦躁计1分,无计0分;②风团数:12个计3分,7~12个计2分,1~6个计1分,无计0分;③风团大小:大于2 cm计3分,0.5~5 cm计2分,小于0.5 cm计0分,无计0分;每项相加得总分;症状积分降低指数(SSRI)=(治疗前后总积分差)/治疗前总积分*100%;SSRI小于30%为无效;SSRI30%-90%为有效;SSRI60%-89%为显效;SSRI不低于90%为治愈;总有效=(治愈数+显效数)/总数*100%。记录2组临床体征变化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体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76.19%相比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概率92.86%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2组临床疗效 [n(%)]

2.2 比较2组临床体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更短,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2组临床体征变化(±s,d)

表2 比较2组临床体征变化(±s,d)

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P<0.05)。

组别 例数(n) 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 42 8.64±1.60 2.78±0.53治疗组 42 7.25±2.11a 2.01±0.75a t 3.4019 5.4337 aP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较复杂,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药物及食物等,且感染诱发的急性荨麻疹通常较多,特别是于季节更替时节[3]。同时,感染部位包括前列腺、扁桃体、窦道、牙齿、胆囊、肾脏或膀胱等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目前,临床针对感染性荨麻疹医治,常行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2种抗生素,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其应用有效性,就选定的84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作研究对象。

本研究治疗组行阿奇霉素医治,对照组行头孢曲松医治,经治疗2周后,患者全身症状均快速缓解,且体温恢复至正常,风团颜色变淡、减少,最后消失,瘙痒减轻、消失,以及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本文采用的头孢曲松隶属于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活性较强大,同时对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抗菌作用均较强[4]。此外,头孢曲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90%菌株MIC90(最低抑菌)浓度为2~8 mg/L,且肠球菌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此药耐药[5]。阿奇霉素属于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其对厌氧菌、流感嗜血杆菌、衣原体、淋球菌等细菌的抗菌作用较显著[6]。此药可确保其于低pH强酸性环境维持稳定同时,有效提高生物利用度,并于巨噬及组织细胞中快速形成高浓度血药浓度,且随细胞转运,直至感染部位,促使感染部位长时间维持较高血药浓度;加之其分布容积广,具备的强大细胞渗透性可长半衰期内保证药效[7]。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76.19%相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概率92.86%显著更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更短;这与平坤亚[8]等人文献结果一致性较高,进一步验证较之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应用于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更佳。但针对2组用药安全性及远期复发情况,因受环境、时间等因素制约未加以报告,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感染性荨麻疹行阿奇霉素医治与头孢曲松相比,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祝琳琳,肖 汀,赵 艳,等.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6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08):745-748.

[2] 田庆均,周小勇,赵 芬,等.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20例病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04):257-258.

[3] 余先华,马 虎.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14,16(04):415-416.

[4] 陈建新,姚丽华,王惠玲,等.头孢曲松对抑郁模型C57小鼠行为及海马谷氨酸转运体1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05):389-392.

[5] 徐晓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173-174.

[6] 马月瑭,邓列华,徐 瑾,等.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疗效比较[J].暨南大学学报,2014,35(05):494-498.

[7] 刘启明,张 志,廖 华.环丙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6):591-593.

[8] 平坤亚.阿奇霉素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3(08):92-93.

R758.24

B

ISSN.2095-8803.2017.23.033.02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医治荨麻疹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清肺化痰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头孢曲松钠导致儿童泌尿系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