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情绪关怀”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7-10-25张勇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张勇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分为情绪脑和智力脑,情绪的产生是感性的作用,先于理性发生,一般不易控制,但可调节。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情绪,有遇到阻碍时的焦虑,有听到批评后的沮丧,有跨越艰难后的兴奋等等。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情绪关怀,善于倾听并分析来自学生的情绪,理解他们,并感染引导出学生积极的情绪,教会他们调节自己情绪的策略,迸发出正能量,为数学学习服务。

关键词:情绪关怀;小学数学;调节情绪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B-0038-04

数学学习是一项理性的思维活动,其学习是需要興趣支撑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情绪的产生,理性伴随着感性,感性影响着理性的发挥。小学生的情绪更容易爆发,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喜悦,有兴奋,有痛苦,有迷茫。伴随着学习而产生的情绪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进程,这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阻碍的也有促进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对情绪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情绪智力这一概念,论证了情商对人的学习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来说,情绪因素也必然影响着他学习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也必将或阻碍或促进其学习的进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情绪关怀,要善于倾听并分析来自学生的情绪,理解他们,并感染引导出学生积极的情绪,教会他们调节自己情绪的策略,迸发出正能量,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发展。

一、倾听——感知学生数学学习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并不一定是坦途,这其中有喜悦,有懊恼,有欢乐,也有痛苦,有催人奋进的欣喜,也有徘徊不前的窘迫。教师应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简单的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判断上,而要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情绪会影响他的思维,更会影响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果。

1.菜单式作业,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定他们的注意力不够持久,目标过于“现实”化。平时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道数学问题呈现给学生时,他们的指向首先是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过程。早上到校后几个学生互相询问家庭作业答案的现象屡禁不止,无论你是晓之以情,还是动之以理,总挡不住答案对学生的“诱惑”。更有甚者,发现错误后干脆就只改结果不思过程。这种被答案牵着走的意识反映了学生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统一式的作业要求,无法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测量不出学生对待每次学习的情感状况。而菜单式的作业形式,不仅迎合了学生主体意识的需要,也无形中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教师面前。

例如在教学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之后,布置这样的一组习题供学生选择:

A组:(1)李老师用10.8元钱买了3支铅笔和一支钢笔,已知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6倍,每支钢笔多少元?

(2)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3)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一共装了100个球,每个大盒比一个小盒多装8只,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B组:(1)5千克香蕉与4千克苹果价钱相等,1千克苹果比1千克香蕉贵0.4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2)大队部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7.6元。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当学生发现这样的自主选择习题的形式后,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敏感型、粗心型,还是缜密型的学生,他们都会有一个选择的过程。面对作业的选择,学生会充满情感的起伏,有担忧、怀疑,有疑惑、徘徊,有兴奋、激情,等等。无论是哪种情绪情感的产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在情绪产生中得到强化。

2.评语式批改,促进师生情感的和谐融和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老师们疲于应付,只是匆匆地留下对或错的印迹,学生拿到老师批阅后的作业本时,仅关心是个勾还是个叉。长此以往,使得学生不关心对习题本身的思考,而是关注习题的正确答案。这种批改只能起到标准答案的作用,而无法知晓学生的作业状态,也不能起到更好的反馈和纠正的作用。试着在给学生批改数学作业时,做些记号,写上温馨的话,这种文字的交流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和反思。例如这样一道题:圆半径和正方形边长相等,正方形面积2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学生的解法是25÷5=5(厘米),3.14×5×5=78.5(平方厘米)。很显然学生这样解答没有错,是按部就班地分析出解题思路的,但是学生并没有发现25平方厘米虽然是正方形的面积,其实也是圆半径的平方。批改时,我在学生的算式“25÷5=5(厘米)”下画上一道横线,然后在旁边写上批语:“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你又该怎么解答呢?”简单的一句批语,促使学生重新审视习题中的重要信息,回忆自己解题的过程。

教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根本无法一一面授,评语式的批改是师生之间的无声交流。这种交流的好处是有种滞后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比较大。学生面对老师的批注,没有面对面的那种压力,更容易把所想所思告诉老师,教师也能根据情况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你来我往的短句交流,促进了师生情感的和谐融和。

3.反思式日记,促进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让学生写解题的反思日记,就是让他们能够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思维的过程,重新审视自己解决问题时所走过的道路,发现其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这样的反思中学生们会宁静沉思,会反思到自己对某个障碍的跨越,享受那种坚韧的力量所带来的收获,体味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奈,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淋漓畅快。

上例中求圆的面积的那个同学,在与老师文字交流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反思式的解题日记:解题时我发现了25是半径的平方,但我一门心思地想知道圆的半径是多少,就只想着去求半径,25正好是5的平方,我就先算出了半径,然后用公式求圆的面积。可后来老师把25改成了24时,我怎么也想不到24是谁的平方了,不得不寻找另一个出路,于是我把圆的面积公式写下来后突然发现:半径的平方不就是24吗,我还要去求半径干嘛啊?就是把半径求出来不还得平方吗,结果还是24啊。看来思考问题有时要换个角度想一想。

倾听是一门艺术,不仅仅需要教师用耳用眼,还要用心用脑。只有探查出学生数学学习行为之外的情绪因素,教师才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促进其在数学学习上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理解——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情绪

心理学专家认为,情绪产生时不受控制,你无法预料下一秒将发生什么,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1.创平等关系,消融学生戒备,让学生释放情绪。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不给学生居高临下之感,不给学生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的问题上,而不是自己的情绪上。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为学生创设良好情绪场的必要条件,所谓“情绪场”,是一种能给个体以情绪感染和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动机或需要的客观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放松对教学环境的戒备,从而真诚的释放自己,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便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学生如果压抑着情绪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学会伪装,这样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承受着双重的压力,消极情绪的产生无法释放只能降低思维的活跃性,阻碍发现问题的能力。细心的老师应该可以在课堂上发现,当我们在课上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后,学生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只有在那种平等氛围中,敏感型的学生会过滤那些无关信息的干扰,把焦点关注到学习本身上来,粗枝大叶的学生也会被这种平等的氛围所熏陶,暂时平缓那颗浮躁的心。

2.为学生着想,蹲下来看学生,感悟情绪的源头。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家庭环境、学习天分以及对数学理解的不同,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的表现得比较出色,有的表现得略为逊色,但没有哪个学生天生是不求上进,不想学好数学的,只是因为个体发展的差异在某个阶段某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稍有欠缺而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感受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恐惧、畏难、退缩、无奈等情绪。理解和分析其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利,乐观积极地面对数学学习,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正如上例中提到的“举手反馈”的例子,老师可以及时地补上一句“这种问题看上去简单,但还是容易出错的,我们遇到多了,就能够避免了”。同时目光不要长时间停留在那些做错的孩子身上,或许就能消融那些敏感型孩子的消极情绪了。在课堂上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就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弱化学生学习中的负面情绪,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上来。

三、引导——调整学生数学学习的情绪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分为情绪脑和智力脑,情绪的产生是感性的作用,先于理性发生,一般不易控制,但可调节。

1.感染:激发正能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正能量包,他时不时会在教学中释放出积极因素,感染学生。当学生面对困难时,见到教师善意的一个微笑和期许的目光,他们内心那种对困难的畏惧便会释然,他们笃定自信的表情便会溢于言表,成功也便会离他们越来越近。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学生,能够给学生舒缓的余地,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树立情绪的榜样,用以感染学生。在一个班级上,数学学习中总会有一些学习比较乐观上进的学生,他们也会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但不退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全体学生面前放大他们的情绪感染力量。

2.映射:提供一面客观的情绪镜。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大多是一瞬间的,孩子能体会到,但却不能正视这种情绪的存在以及情绪对自身学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与学生共情,通过一些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就像给学生一面情绪的镜子一样,能够让学生自我觉察并预见到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那么控制情绪和有效利用情绪就成为可能了。在“举手反馈”造成敏感型学生紧张的时候,我及时发现了这种情緒状态,通过评语式批改的机会不带主观评价地描述出当时的情境,让这些学生再次回想情绪的刹那间。之后的交流往往能够映射出当时学生的情绪状态,让他如同照镜子一样,观察到当时的自我。

3.调节: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情绪。谈掌控情绪有些要求过高,但是适度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是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总是有些急躁从而会有些不知所措,负面情绪的产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浮躁。这种消极情绪只能让思维变得更为混乱,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受情绪的困扰,可以用深呼吸或暂时回避的方式。我们常看到有些学生在学习时有种特别的不安,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受消极情绪的干扰了。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适时个别地告诉他当时的情形,让学生知道这种情形对自己学习是不利的并让他用一些调节的技巧让自己变得积极,引导出积极的情绪促进自己的学习。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情绪,有遇到阻碍时的焦虑,有听到批评后的沮丧,有跨越艰难后的兴奋等等,在这些情绪中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情绪关怀,要善于倾听并分析来自学生的情绪,理解他们,并感染引导出学生积极的情绪,教会他们调节自己情绪的策略,迸发出正能量。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