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

2017-10-24喻矿芬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就业指导职业

喻矿芬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

喻矿芬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的公共必修课,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对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课程内容系统性不够、实践性不强、更新缓慢等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构想。

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择业

就业是一个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人一生中事业理想实现的第一步。2017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795万。纵观就业市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少,但企业满意度、人力资源供需有效对接率并不高。如何让学子在就业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务实的规划,如何让学子在就业大潮中脱颖而出,学校给予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需要始终思考的问题。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既是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负责,同时也是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负责。

1 大学生就业情况现状分析

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是上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基础。在就业竞争严峻的社会背景下,了解就业现状尤为重要。

1.1 就业市场多元化态势明显

众所周知,以往我国传统的就业模式无外乎校园招聘、人才市场招聘,内部推荐等。自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国的就业市场逐步转化为了多元化、多平台的新型就业模式。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网络、新媒体、电视栏目等等大众媒体平台招揽优秀的人才。随着猎聘网、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等越来越多的招聘网站的兴起,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网上择业就业在就业市场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各类国际商业大赛,国际制作大赛也打开了大学生与各大跨国公司之间交流的通道。各大知名企业竞相建立了大学生俱乐部,通过企业大学生俱乐部,也增加了学生了解市场熟悉企业的途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打开了更为宽广的渠道,同时也迎来了新的问题。当下的就业市场,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就业的个性化特征明显,流动性增强

随着就业平台的多元化、社会的开放性以及人才的流动性增大,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特征也逐渐显现。过去一直以来被推崇的“铁饭碗”不再吃香,大学生们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偏重工作稳定,把求稳作为了唯一的就业选择,不考虑未来职业发展;一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爱好,只考虑喜不喜欢,不考虑专业是否合适;甚至有部分学生毕业时抱着先随便找个工作试试“水性”的心理,求职不求进,工作一段时间不顺意再换。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随意化的情况较普遍。

由于大学生基数大、增长快,大学生毕业就业后很快变换岗位甚至职业的现象比较常见。短的几个月,长点的一两年就换单位,就业的流动性越来越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市场失去信心,选择重新上学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国外的就业几率更高,市场更好,选择了出国工作。这种状况使得很多企业不愿对人才进行缺乏长时间的培养

1.3 就业市场和学生的期望值不对等

笔者先后走访了上海弥益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方氏华泰印刷有限公司、东莞市兴众硅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武汉策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日腾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业,并做了调研,了解企业对于学生的需求。企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素质高、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强的员工。而绝大部分大学生更看重的是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上升空间大、工作较轻松较自由等。特别是过分追求工资高、优厚待遇成了当今学生求职的通病,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只看企业当下的回报率,而不考虑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

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择业、就业思想和求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国家及地方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从而帮助学生去更好的择业就业。经调查,现阶段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课程内容系统性不够

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偏重于就业政策和择业技巧,忽视了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图1,图2分别反映了大学生毕业生自我评价最欠缺的能力和社会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1]。

图1 2013年本科毕业生自我评价最欠缺的能力

图2 企业希望毕业生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

由图1可以看出,除了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普遍缺乏实践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出现自卑、焦虑、急躁、抑郁等不良心理,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就业。同时,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希望毕业生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在我们的就业指导课程中这些方面的内容体现得不够。

2.2 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够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多为报告式、讲座式,课程内容随着课件的播放进行,单一而又枯燥,所讲内容也仅仅是围绕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简历制作等做一些普及宣传。课堂中填鸭式、满堂灌现象较普遍,缺少企业用人需求等针对性好、实践性强的内容。课程没有结合当今的社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特殊性的需求,学生没有亲身体验、没有概念,所以就业指导课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这大大地影响了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

2.3 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更新不够

根据对教材的抽样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就业指导课的教材内容与早年的使用教材相差无几,概念性强,条条框框多,呆板费解。而实践却发展很快,就业形势、社会的用人需求、国家的就业导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目前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却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旧的教学理念、就业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市场的需要。

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地利用,使得课程的指导效果受到了极大限制。

3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改革构想

如何上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笔者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结合就业市场上的现状与需求,认为必须从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模式,强化心理辅导与课程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

3.1 分阶段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

要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系统安排就业指导课,将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生涯的始末。要围绕着全日制教学的特点,结合各年级的不同情况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低年级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以自我性格培养、自我兴趣培养、职业倾向培养为辅去编排教材;高年级则以择业培养为主,着重进行就业心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并根据课程进展安排相关的个人拓展训练,就业实践等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重点突出初级专业介绍。学生在进校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是盲目的,来自于父母、高中班主任、网络等方面建议的因素很大;学生不太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到底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将来在社会上从事怎样的工作等,所以就要求在学生进校时对其做专业介绍,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专业领域,学习更有目的性。

第二阶段:重点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进校适应期过后,重点要开展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把我是谁、我要去哪、我要去干什么等问题抛给学生去思考。以此作为主题,展开人生道路的剖析,指导他们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并要求学后写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提前迈出一步,更具前瞻性,目标更明确。

第三阶段:重点突出社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寒暑假时间走上社会参加实践,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团体,以此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阶段:重点突出就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要强化就业形势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心理学等等。这些是学生就业前的必备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

3.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就业指导课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就业行为。结合新课改提出的相互配合+讨论+老师引导+总结的模式,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模式可以改成小组配合调查+课题研究+内容宣讲评比+老师总结的新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内容导向室外。结合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课外实践,低年级可以安排社会情况调研、企业考察等等;高年级可以安排模拟面试、模拟简历制作等等。将授课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保证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指导与实践锻炼。

3.3 重视个性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个性教育是在宏观教育的基础上,对于群体教学未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的延续和补充。学生不同,个人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爱好也各不相同。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个人性格及能力的培养,既要照顾群体心理,也要照顾个人心理,从最适合学生个人的角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系统的规划。

在加强就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去引导疏通,将会在未来就业中形成无形的障碍,从而阻碍学生的职业发展。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成立就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逐一的去分析解决,确保学生们以最阳光的心态接受就业指导。

[1] 蔡依依,谭菲雪,王斌.大学生就业能力浅析[EB/OL].2017-04-25.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qnsz/qnsz20142/qnsz20140238.html .

[2] 土地公文库.大学生穿着调查报告[EB/OL].2017-04-25. http://wenku.todgo.com/biaoge/7543186059cbd.html.

[3] 尹建峰,龙梅兰.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60-64.

[4] 李术蕊.专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职业教育,2017,(7):11-13.

[5] 关巍.高校辅导员促进就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17,(7):47-50.

AnalysisandReformofEmploymentGuidanceCourse

Yu Kuangfen

(Wuhan Engineering Institute, Wuhan 430080, Hubei)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college. The changing employment trend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new and higher demand to its teaching form and content.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reform suggestion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acking of system in its content, being impractical and slow in information upgrad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professional career plan; choice of employment

G712

A

1671-3524(2017)02-0106-03

(责任编辑:李文英)

2017-05-03

2017-05-18

喻矿芬(1966~),女,大学,一级实习教师.E-mail:398133205@qq.com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就业指导职业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