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

2017-10-24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高职英语

杨 璇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0)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

杨 璇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0)

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通过对广州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的看法、英语移动学习行为方式、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要求以及移动学习结果评价方式,并从结果中得到相应的启示。

英语;移动学习;高职学生;调查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入成熟期,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显著的影响。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1]。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延伸,移动学习是一种理想的非正式的学习模式,具备了诸多其它学习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学习内容随时更新,使人们能够接触到更新鲜更生动更符合时代特色的知识;提供互动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等[2]。对于英语这一学科而言,移动学习平台也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然而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国内虽有不少高校都开展了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但从整体上看,研究尚未进入成熟阶段,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以及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认可度研究,针对特定群体(如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对不足,对学习模式的开发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资源的研究也不常见。

1 研究意义

1.1 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成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延伸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英语教学主要体现为正式的课堂教学。虽然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许多英语课堂变得更为注重学生互动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用于学生口语练习和展示的时间也有所增加,然而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却鲜有方法和途径加以利用。移动学习方式若能得以有效运用,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如何将移动学习发展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如何运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构建新型的移动学习模式,把封闭式的、单一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发展为开放式的、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移动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已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1.2 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是一个自主意识相对较强、学习相对情绪化的群体——对于新鲜有趣的内容容易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枯燥陈旧的内容则表现出学习耐性和毅力不足;同时,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学习过程对教师指导或同学协助的需求性较大。因此,符合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特点的学习模式应当具有互动性,并且能够提供丰富、多元、时尚学习内容的模式——既有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交流提问,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由此可见,移动学习的特点有利于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要求。

1.3 移动学习终端的灵活性和便携性符合语言类学科的学习特点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语言学习是学习者根据其经验对语境和语义等信息等选择、加工和处理,并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只有在经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对语言进行灵活的应用。为了积累足够的经验,学生应当在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信息输入。而移动学习终端的灵活性和便携性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言学习[4]。通过日积月累,学生获取的经验可以使其在语言应用中融会贯通,实现语言学习效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另一方面,反复记忆法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需要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使学习内容真正由短期记忆存储为长期记忆。移动学习终端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对词汇、句式等内容进行反复记忆。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能够帮助学生减少长时间“埋头苦背”的疲惫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移动学习既充分体现了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优点,又表现出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特色。开展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研究对营造更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调查旨在研究高职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探索英语移动学习的可行性,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提高英语移动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1)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持何种态度?2)学生的移动学习行为方式有何特点?3)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内容有何要求?4)哪些移动应用软件最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5)移动学习效果适合使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

2.2 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针对广州一所高职院校的413名全日制学生展开(见表1)。其中一年级学生176名,二年级学生237名。男女比例和专业分类较为均衡,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信度较高。

表1 调查对象情况表

2.3 问卷调查内容

针对上述五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围绕以下四个维度设计19道问卷调查问题,包括1)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的看法;2)目前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行为方式;3)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要求;4)学生心中认为最理想的移动学习结果评价方式。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

表2 问卷调查四个维度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高职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的看法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87.6%受调查的学生表示曾经使用智能手机、MP3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表示对英语移动学习感兴趣的占72.2%,更有15.0%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而对于学习信息的呈现形式,不同学生偏好略有差异,总体而言视频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图片和音频次之,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具体如表3所示。

对于何为最理想的英语移动学习途径, 41.0%的学生认为是在智能手机里下载英语学习英语软件(如金山词霸、有道词典、百词斩、扇贝英语等),通过软件进行学习;24.2%的学生选择订阅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公众号,接收定期的推送的资料进行学习;17.6%的学生偏好与任课老师组建一个微信群,17.2%的学生则希望与任课老师建立QQ群,由老师不定期地将学习资料分享到群里供学生学习。

关于学生希望通过移动学习提高的英语技能,选择听力和口语的学生人数最多,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希望提高英文的技能

关于移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制约因素,约四成学生表示若遇到学习内容刚好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习动力是最大的;同样约四成学生认为自己本身的惰性是制约移动学习的最大因素。由此可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是提高学生移动学习动力的关键要素。具体如图2、图3所示。

图2 学习动力的激发因素

图3 学习动力的制约因素

3.2 高职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行为方式

若按平均每天五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计算,学生每天在课堂上上课的时间为3.75小时。相对于上课时间而言,学生每天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不短,介乎“1-2个小时”的人数是最多的,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紧随其后的是“2-3个小时”,占比29.9%。而在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中,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所占比例不算太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仍有待培养。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移动设备使用时间和用途

就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英语而言,最多学生(44.3%)认为的最理想的连续学习时间长度是10分钟左右,学习频率为一天一次。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期望的学习时长和学习频率

3.3 高职学生的英语移动学习内容

目前英语学习可供选择的移动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也较善于利用资源。图4显示了各大知名移动应用软件的受欢迎程度。

图4 使用各类软件学习英语的人数

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感兴趣的程度也差别较大。能较为强烈地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包括英文歌曲、口语表达方式、英语演讲视频、英语广告视频、英语幽默、英语漫画等。相比之下,英语新闻报道无论是以文本的方式或是以视频的方式都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3.4 移动学习结果评价方式

对于是否有必要对学生的移动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问题,88.9%的同学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教师的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对于英语移动学习效果的考查方式,46.7%的学生认为最佳的形式是在课堂上让个别学生以自愿为原则上讲台做口头报告,33.8%的学生建议在课堂上以小测验的形式对全体学生的移动学习效果进行考查,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抽查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关于评价的结果在学生的学期总评分数中该如何体现的问题,42.5%的学生认为应该对主动展示学习效果的学生(如上台作报告)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期总评的加分项;32.2%的学生认为应该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25.3%的学生则认为不需要将移动学习的评价结果纳入学期总评。

表6 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的感兴趣程度

4 调查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4.1 加强对移动设备学习用途的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做法总体持积极的态度。然而,学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机学习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以查单词为主,其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缺乏相关的引导,不清楚可以使用哪些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二是缺少来自于教师的监督和评价,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强。而且,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英语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往往表现出学习行为散漫和无计划性[4]。所以,教师可以协助学生设定短期的学习计划,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培养其学习规划的能力[5]。此外,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推荐相应的移动学习资源,并对资源的使用方法进行引导,并在发布学习任务后,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提醒、答疑和监控。

4.2 重视共享学习内容的选择

由于移动学习是适合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即时学习即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移动学习者;而且,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不应只是将课本或习题库里的内容进行简单复制,而应尽量对学生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及人际交往的特征等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更好地为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任务[6]。此外,由于移动设备屏幕的尺寸偏小,学生若长时间盯着屏幕进行学习,容易产生疲惫感,因此在挑选或制作移动学习资源时,既要强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控制学习内容的长度,可考虑安排一个知识点,并控制在5-10分钟左右为宜[7]。同时,也要考虑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视频、音频和图片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形式。

5 结语

英语课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如何创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升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难题。然而有幸的是,随着移动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学习模式的形成和推广,给教师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英语移动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重要的补充。随着移动学习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移动学习将与高职口语教学更好地结合,为高职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带来更大的帮助[8]。

[1] 肖凌鹤.略论移动学习理论下的英语教学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84-186.

[2] 郭红霞,熊锟,刘占荣.关于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及其兴趣持久度的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7):81-85.

[3] 青丽.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模式及学习行为管理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6,(4):114.

[4] 袁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5] 邓蕾,张贝贝.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15,(2):106-108.

[6] 程志,龚朝花.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21-26.

[7] 窦菊花.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大学英语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72-179.

[8] 鲍松彬.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144-147.

SurveyonEnglishMobileLearningStatus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intheBackgroundofInformationalization

Yang Xuan

(School of Business,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630, Guangdo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rminal has given rise to a new method of learning——mobile learning. Through a survey on students from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zhou, it analyzes students’ perception of mobile learning English,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behavior, use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mobile learning result evaluation, and shares inspi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urvey

H319.3

A

1671-3524(2017)02-0092-04

(责任编辑:董 柯)

2017-04-17

广东省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项目“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校级教研课题(项目编号C05QD47269)

杨 璇(1981~),女,硕士,副教授.E-mail:uniquesherry@126.com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高职英语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读英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酷酷英语林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