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评析

2017-10-20王建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兰索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王建新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注射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0.3%, 对照组为67.7%,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止血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注射用血凝酶;兰索拉唑;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8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 如果不及时救治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发展到末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上消化道多指在屈氏韧带上的十二指肠、胆道、胰腺、胃及食管发生病变导致的急性出血, 占总消化道出血的80%~90%以上[2]。随着近些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出血部位均为上消化道, 患者临床表现为黑便、吐血、呕血, 出血量在500~1000 ml, 严重的会因失血过多发生休克昏迷, 但未出现相关器官衰竭症状。其中男34例, 女28例, 年龄32~54岁。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48.6岁, 其中胃溃疡患者10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例, 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患者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47.3岁, 其中胃溃疡患者11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例, 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患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不稳定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对本次研究治疗药物严重过敏患者[3]。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后均进行预扩容、补充体液、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4]。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凝酶(商品名:巴曲亭)2 U静脉推注, 2次/d, 联合兰索拉唑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次/d, 治疗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注射液0.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 联合兰索拉唑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次/d, 治疗7 d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黑便、呕血情况得到改善, 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胃镜检查过程中未发现相关活动性出血情况, 血常规实验室指标恢复平稳, 并且连续24 h以上出血停止;有效:患者黑便、呕血情况稍微改善, 生命体征较平稳, 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少量出血;无效: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 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0.3%, 对照组患者为67.7%,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等。止血和血栓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止血药物往往会导致血栓的发生。注射用血凝酶是一种新型的止血药, 是巴西矛头蝮蛇毒液经过提纯和分离得到的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X激活物, 可加速血小板的形成, 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5-7]。兰索拉唑是一种抑制胃酸质子泵药物, 可有效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 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并且有一定的止血作用[8-10]。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住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注射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0.3%, 对照组患者为67.7%,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止血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晓梅, 付曲波, 欧阳锦盛. 14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4):610-611.

[2] 杨勇辉, 郑文宽, 陈慧军.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3):106-107.

[3] 李雷, 史佳. 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3):410-412.

[4] 赵志强. 兰索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2(6):20-22.

[5] 黄洪勇. 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5, 21(20):134-135.

[6] 曹菊华.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5, 13(10):63-64.

[7] 綦天红. 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 33(4):436-437.

[8] 黄恒星, 黄娟, 彭伟. 注射用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2):171-172.

[9] 饶媛, 叶燕华, 李洁喜. 泮托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5, 21(18):142-143.

[10] 李小勇. 兰索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中国临床研究, 2010, 23(10):879.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兰索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兰索拉唑、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成本—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