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9-27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治疗依从性

康 燕

(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四川 泸州 646000)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 燕

(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采用常规心理疏导的45例为对照组,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通过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治疗4 w、8 w,观察组G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P<0.05)。结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利于减轻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支持性心理治疗;抑郁症;生活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25%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康复后可保持稳定状态,60%复发,20%处于病态,故老年抑郁症复发问题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由于疾病复发降低治疗依从性,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仅依靠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欠佳。医护人员应加强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本文观察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2~81岁,平均(70.70±2.02)岁;病程1~10年,平均(5.25±2.17)年。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71±2.04)岁;病程1~9年,平均(5.27±2.18)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老年抑郁症诊断标准及复发抑郁障碍标准;②年龄≥60岁;③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11~30分;④智力、听力、认知功能正常,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可配合完成心理测试;⑤无药物过敏史;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躯体疾病;②药物、酒精依赖者、精神分裂症;③老年痴呆;④双相障碍抑郁发作;⑤老年抑郁症首次发作者;⑥过敏体质;⑦临床资料不完善,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常规抗抑郁治疗 氟西汀胶囊(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45,规格:20 mg),每次20 mg,每日1次,持续给药8 w。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疏导,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难点进行解决,简单介绍疾病知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帮助其预约下次复诊时间。观察组接受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通过倾听、讲解、保证、指导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3〕,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疾病康复速度。①倾听。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生理、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入院后具有强烈的倾诉愿望。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真诚地倾听患者主诉,便于发现其心理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关爱。②讲解。掌握患者、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通过健康讲座、健康手册、一对一讲座等方式,采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内容为抑郁症知识、治疗方法、药物作用机制、复发风险、业界治疗水平、注意事项等,以患者、家属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③保证。由于抑郁症复发入院,患者对医疗水平产生疑惑。护理人员应列举抑郁症治疗成功案例,针对患者担心病情及转归的心理特点,给予利他性保证,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负性思维。④指导。指导患者理性评估各种社会支持系统,学会理性自我鼓励,将患者的负疚感转化为治愈疾病的动力。同时帮助患者改变对不良生活事件的认识,鼓励患者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增加日常生活活动和人际交往,有效改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支持性心理疗法每周复诊干预1次,每次30 min,共8 w。

1.4观察指标 GDS评分〔4〕:评分范围0~30分,分值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无抑郁:≤10分;轻度抑郁:≤20分;重度抑郁:>20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5〕: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参考汉密斯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6〕减分率。临床治愈:HAMD减分率≥75%;显效:HAMD减分率≥50%;有效:HAMD减分率≥25%;无效:HAMD减分率<25%。将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归为总有效中。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G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G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7.592,P=0.000、t=9.994,P=0.000;t=2.586,P=0.011、t=4.004,P=0.000),治疗后观察组G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2.2两组WHOQOL-BREF评分 两组治疗前WHOQOL-BREF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GDS评分比较分)

与治疗前比较:1)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评分分)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5〕

3 讨 论

老年人社会活动减少,角色发生较大变化,易产生失落感、无用感、孤独感,加上合并躯体疾病,明显减低其生活能力和依从性。谭平等〔7〕调查显示,丧偶、经济收入少、子女关系差、健康状况差、社会交往少与老年抑郁发生有关。老年抑郁症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药物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常见方法。吕扬等〔8〕发现,复发次数、服药信念、月收入会影响服药依从性,加重患者负面情绪,甚至放弃治疗,产生自杀念头。随着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从单一药物治疗逐渐过渡至综合治疗,在药物基础上,护理人员利用专业知识、护理经验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9〕。李茗等〔10〕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

支持性心理治疗概念〔11〕是一种基础性心理治疗模式,以心理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在医护人员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倾听、讲解、保证、指导等方式,纠正患者和家属错误认知,提高对疾病、对治疗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减轻负面情绪,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曲博〔12〕研究表明,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刘迎丽等〔13〕研究发现,支持性心理疗法可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理、社会、心理、情感功能,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自杀风险。支持性心理治疗应用于复发老年抑郁症中效果良好,主要原因〔14,15〕:①以二元治疗为原则,一方面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症状,另一方面帮助患者重建自尊,改善自我功能;②治疗过程中,及时肯定患者的进步,诚恳表扬患者,刺激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③根据患者心理愿望和目前业界治疗水平,给予一定的利他性保证,加深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减轻负面情绪;④指导患者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新回归社会。

1宗宝玉,熊红芳,李占江,等.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5-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34.

3吴芷芷,李红玉.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外伤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28):3011-3.

4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J〕.Am J Nurs,2007;107(1):165-73.

5Xia P,Li N,Hau KT,etal.Quality of life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residents:a psychometric study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WHOQOL-BREF〔J〕.BMC Med Res Methodol,2012;12:37.

6Zimmerman M,Martinez JH,Young D,etal.Severity classification on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J〕.J Affect Disord,2013;150(2):384-8.

7谭 平,张泽丹,包维为,等.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4):365-7.

8吕 扬,李 峥,韩美英,等.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03-6.

9张月卿,尹艳芳,卢春爱,等.系统化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13):2060-1.

10李 茗,李光锦,刘 艳,等.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277-9.

11陈 怡,梁其生,叶伟健,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医学,2013;44(3):184-7.

12曲 博.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267-8.

13刘迎丽,王晓光.支持性心理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1-3.

14黄杏笑,杨 航,饶冬萍,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71-3.

15吴 江,朱俊杰,姜 丹,等.支持性心理联合针灸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5;8(s1):70-1.

〔2016-11-19修回〕

(编辑 王一涵)

R749.4

A

1005-9202(2017)18-4654-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8.105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SCYG2015-2-18)

康 燕(1984-),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人格障碍及健康人格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支持性心理治疗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