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影响

2017-09-27张安吉张阿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活素尿量代偿

张安吉 王 婷 张阿宁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 延安 710010)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影响

张安吉 王 婷1张阿宁2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 延安 710010)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24 h尿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cd)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HR、QTcd明显下降,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 h入量无统计学差异,但24 h尿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有利于尿量的排泄。

新活素;急性心力衰竭;尿量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由于心脏病变导致心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AHF早期,机体采取代偿方式弥补心排出量的减少,但同时也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使患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情况,患者的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晚期出现失代偿现象,出现不可逆转的AHF〔1~3〕。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疗法治疗AHF,但对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本文观察新活素对老年AHF患者心功能和尿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110例,纳入标准〔4〕:①有心血管病变征象;②有夜间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下肢浮肿等症状,部分痰液呈泡沫样;③CT显示肺部有血块淤积或者炎症存在;④超声检查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排除标准:心源性休克、严重心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动脉狭窄、恶性肿瘤患者,转氨酶>60 U/L、血肌酐>2.5 mg/dl、血钾>5.0 mmol/L、收缩压≤90 mmHg及安装人工起搏器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9.4±9.6)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为34、13、8例;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的心功能分级为标准,Ⅲ级、Ⅳ级患者分别为25、30例。

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1±10.4)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为37、11、7例;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的心功能分级为标准,Ⅲ级、Ⅳ级患者分别为25、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心功能分级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应用洋地黄类等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抗感染、扩血管。同时患者注意吸氧、休息、低脂低钠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进行治疗,首次用药时以1.5 μg/kg的剂量进行静脉注射,之后以0.01 μg·kg-1·min-1的剂量连续用药3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cd)、LVEF及24 h尿量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R、QTcd明显下降,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HR、QTcd明显下降,LVEF明显提高(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24 h出入量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24 h入量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24 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24 h出入量比较

3 讨 论

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甚至丧失泵血的功能,主要诱因为长期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5,6〕。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是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即能够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导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7〕。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慢性心力衰竭转变为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的比例逐渐降低,临床上,对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案:①减轻心脏负荷: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动对心脏造成的额外负荷。病情严重的患者,一般建议绝对卧床休息。此外,每日需控制氯化钠的摄入量。过度摄入钠盐,造成水在体内的潴留,从而加重心脏的前负荷,加重患者的病情。特殊情况如使用利尿剂,可以不必限制钠盐的摄入。适当的使用利尿剂,可以更快地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利于减轻心脏的前负荷。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酚妥拉明、哌唑嗪、巯甲丙脯酸、硝酸甘油和硝酸盐类、肼苯哒嗪、敏乐啶等可以有效地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大幅度的增大了静脉系统的容量,减少了右心室回心血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前负荷〔8~10〕。②加强心肌收缩:洋地黄类强心类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脏排出量增加,从而使收缩末期残留在心室内的血量降低,有利于舒张末期压力的缓解,各器官缺血缺氧的现象减轻,肾脏血流量增加,有利尿的效果。除了强心类的药物外,还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羟苯心安、吡丁醇、氨联吡啶酮等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可以通过兴奋心脏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达到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搏血量的作用〔11〕。③其他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呼吸窘迫者给予纯氧吸入、有感染者积极抗炎、合并血栓者进行溶栓治疗等〔12〕。

AHF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导致心排出量降低。HR是反映心脏功能的最直观、最便捷的指标,在观察药物疗效、副反应及心脏疾病的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3〕。QTcd在评价心室肌复极同步性、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发生时,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心肌牵拉增强,导致心肌电生理活动异常,心室肌复极电位波动幅度变大,QTcd;此外,机体交感张力增加时,QTcd也会变大〔14〕。常见的抗心衰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抗利尿的效果,导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

新活素作为一种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可以避免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多种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新活素在组成上与心室肌产生的内源性多肽有32个相同的氨基酸组成序列,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发挥抗心衰的作用:①与鸟苷酸环化酶耦联的受体结合,提高细胞内环磷酸的浓度和平滑肌细胞的舒张性,起到扩充血管、减少血管狭窄的作用〔15〕;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扩张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并抑制肾脏对尿钠的重吸收,加速尿液的形成和排除,减轻体循环阻力,起到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16〕;③抑制交感神经,降低交感神经激素类的活性,使心肌耗氧量大幅度减低,心率不稳定性降低,并改善心肌重构〔17〕。研究人员发现〔18〕,新活素对于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也是比较显著的,在改善尿量、心脏泵血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张会敏,曲爱娜.心力衰竭药物研究进展〔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6(8):92-5.

2马丽娟,高明宇,秦 弘,等.新活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6(39):74-5.

3白 玲,马爱群.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展望〔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11(4):17-21.

4袁 方,张 敏,刘 华,等.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60例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10;41(3):82-4.

5曲 颖,何 瑞,张纯利,等.新活素佐治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16(5):45-7,56.

6Baessler A,Strack C,Rousseva E.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improves reclassific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 in morbid obesity〔J〕.Eur J Heart Failure,2012;24(11):1240-8.

7张振宗.氮端脑钠肽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4(5):119-21.

8Bjørnstad JL,Neverdal NO,Vengen OA.Alterations in circulating activin A,GDF-15,TGF-β3 and MMP-2,-3 and-9 during one year of 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ling in patients operated for severe aortic stenosis〔J〕.Eur J Heart Failure,2008;32(12):1201-7.

9过高峰,周 琼.大内皮素-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2;32(9):672-5.

10刘杨清,李庆雪,王国干.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中国循环杂志,2011;14(4):252-5.

11Roger VL,Go AS,Lloyd-Jones DM.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2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2;6(1):e2-e220.

12McMurray JJ,Adamopoulos S,Anker SD.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HFA) of the ESC〔J〕.Eur Heart J,2012;8(14):1787-847.

13王文广,任 琳,张 晶.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35(21):313-4.

14Shiomi H,Nakagawa Y,Morimoto T.Association of onset to balloon and door to balloon time with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v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observational study〔J〕.BMJ,2012;32(1):3257.

15Parenica J,Kala P,Jarkovsky J.Acute heart failure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naged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Vnitrni Lekarstvi,2011;36(9):43-51.

16重组人脑利钠肽多中心研究协作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性和疗效的开放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4):305-8.

17Wang S,Qu X,Qu Y.The effect of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on patients with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coexisting with lung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 ed clinical trial〔J〕.Pharmazie,2014;(3):212-6.

18张 晶,傅向华,贾辛未.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438-40.

〔2016-03-19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R541

A

1005-9202(2017)18-453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8.045

1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2 延安市甘泉县人民医院

张安吉(1973-),男,硕士,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治疗研究。

猜你喜欢

活素尿量代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新活素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