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

2017-09-27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荷瘤因性有氧

崔 沐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

崔 沐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0例。常规饲养1 w后,两组均接种4T1大鼠乳腺癌细胞,给予研究组有氧运动,仅给予对照组常规饲养。8 w后,比较两组大鼠体重、鼠尾不动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及荷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表达情况及瘤重、瘤体积。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下降,鼠尾不动时间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TGF-β、IL-10阳性率、瘤重、瘤体积分别为(90.56±8.51)pg/ml、(134.75±10.36)pg/ml、(408.24±36.57)pg/ml、36.67%(11/30)、33.33%(10/30)、(3.75±1.53)g、(3 157.30±218.26)mm3,均优于对照组〔(60.36±4.25)pg/ml、(198.52±18.56)pg/ml、(685.25±52.24)pg/ml、66.67%(20/30)、70.00%(21/30)、(4.82±1.46)g、(3 589.36±223.01)mm3〕(P<0.05)。结论采用有氧运动治疗乳腺癌SD大鼠,可缓解大鼠癌因性疲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L-6、下调TNF-α及IL-1β有关;同时,有氧运动有效抑制乳腺癌SD大鼠荷瘤生长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荷瘤组织中TGF-β、IL-10阳性表达有关。

有氧运动;乳腺癌;癌因性疲乏;荷瘤生长

目前,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虽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患者预后情况不佳,往往存在疲乏、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其中以癌因性疲乏最为常见〔1,2〕。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性干预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主要方式,通过增强营养、改善睡眠、纠正代谢紊乱等方式减少癌因性疲乏发生,但由于癌因性疲乏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再加上人们缺乏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知识,目前尚未发现彻底治愈癌因性疲乏的方法〔3~5〕。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与分组 选择南京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60只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10~16周龄,平均(13.12±1.63)周龄;体重120~160 g,平均(135.25±5.74)g。大鼠分笼饲养,每笼10只,自由饮水、摄食,湿度为40%~60%,温度为20℃~24℃。常规饲养1 w后,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0例。

1.2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将4T1大鼠乳腺癌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含100 μg/ml链霉素、100 U/ml青霉素及10%胎牛血清),放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隔天换液,2~3 d传1代,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收集细胞后,使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2~3次,调整活细胞浓度为4×105/ml。应用碘伏对大鼠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应用1 ml注射器吸取0.2 ml的4T1细胞悬液,接种于大鼠右腋皮下,并用棉签局部压迫1~2 min。接种完成后7~10 d,当肿瘤增大至2 mm×2 mm时,可判断为乳腺癌模型建立成功。

1.3方法 给予研究组有氧运动,运动形式为跑台,强度为中等轻度,具体措施:跑台坡度为0度,初始速度为10 m/min,每次增加1 m/min,直至15 m/min,每个速度跑10~15 min,共1 h/次,1次/d,每周跑6 d,休息1 d,共运动8 w。仅给予对照组常规饲养,不运动。两组大鼠均自由饮水、饮食,动物饲料、垫料均由江苏省协同医药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4取材与观察指标的测定 干预结束后,用水合氯醛麻醉后固定,取5 ml腹主动脉血,室温下静置3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0~15 min,取上清液,-80℃保存待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腹主动脉取血前称重、测量荷瘤的长短径。处死所有大鼠,完整剥离荷瘤组织,仔细去除瘤体表面的被膜、增生血管等结缔组织,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涤、吸干后称重。荷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测定。阳性判断标准:细胞质和(或)细胞膜染色呈棕黄色;评分标准:每个切片选5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计数200个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数<5%计0分,阳性细胞数5%~24%计1分,阳性细胞数25%~50%计2分,阳性细胞数51%~74%计3分,阳性细胞数≥75%计4分;按染色强度评分,棕褐色计3分,棕黄色计2分,淡黄色计1分,无色计0分;最终得分按两者乘积分数计算,<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荷瘤体积测定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定荷瘤的最长径与最宽径,V=0.52×a×b2(a为荷瘤最长径,b为与荷瘤最长径垂直的最宽径)。鼠尾不动时间采用鼠尾悬挂实验测定,鼠尾不动时间越长表示大鼠疲乏程度越严重。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荷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结束后,荷瘤组织质地偏硬,表现为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肿瘤细胞表现为片状或巢状排列,间质硬化,伴丰富的毛细血管,间质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浆比例上升,核大而深染,见图1。

2.2大鼠体重及鼠尾不动时间 干预前,两组大鼠体重、鼠尾不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下降,而鼠尾不动时间明显上升(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 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90.56±8.51)pg/ml〕高于对照组〔(60.36±4.25)pg/ml〕(t=17.241,P<0.05);研究组血清IL-6〔(134.75±10.36)pg/ml〕、IL-1β水平〔(408.24±36.57)pg/ml〕低于对照组〔(198.52±18.56)pg/ml,(685.25±52.24)pg/ml〕(t=18.536,15.852;均P=0.000)。

2.4TGF-β、IL-10表达情况 研究组TGF-β、IL-10阳性率〔11例(36.67%)、10例(3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例(66.67%)、21例(70.00%)〕(χ2=5.406,P=0.020;χ2=8.076,P=0.004)。

2.5瘤重、瘤体积 研究组大鼠瘤重〔(3.75±1.53)g〕、瘤体积〔(3 157.30±218.26)mm3〕均低于对照组〔(4.82±1.46)g,(3 589.36±223.01)mm3〕(t=9.257,7.523;均P=0.000)。

A:乳腺癌大鼠荷瘤组织肿瘤细胞片状或巢状排列;B:肿瘤细胞核浆比例比升,核大而深染图1 乳腺癌荷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200)

组别体重(g)干预前干预后鼠尾不动时间(s)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135.87±5.92118.25±5.471)142.36±12.58224.25±9.253)研究组135.18±5.77129.57±5.362)142.74±12.96197.36±10.254)t值1.7246.5241.03611.748P值0.0870.0000.2140.001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1)t=13.257,2)t=5.772,3)t=20.367,4)t=13.587;均P=0.000

3 讨 论

4T1细胞株是410.4细胞的一个变异体,而410.4细胞是从BALB/cfC3H小鼠发性乳腺癌分离出的一个亚系。4T1形成肿瘤具有血管丰富、免疫原性低、早期即可发生远处易感器官转移等特点,其生长特性与人类乳腺癌相似度极高。4T1乳腺癌细胞具有稳定、高效的转移特性,且具有一定的存活期,故本研究选择4T1乳腺癌SD大鼠模型进行研究。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本身或化疗患者普遍存在一种主观感受,细胞因子在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多功能、高效性的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由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受到刺激而合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高效性及非特异性等生理学特点,其生物学活性广泛,具有抗肿瘤、参与免疫应答、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6〕。IL-6是一种以单体形式存于机体内的多肽,主要由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Th2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等所分泌,可刺激B细胞、T细胞增殖与分化,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7〕。传统观点认为,IL-6是一种促炎性因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L-6可引发抗炎反应,降低血浆脂蛋白水平,诱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促进细胞生长〔8〕。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低浓度时主要通过旁分泌及自分泌发挥效应,可诱导炎症反应,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参与免疫调节;高浓度时主要发挥内分泌效应,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引发代谢紊乱,介导内毒素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性感染性休克等的发生〔9,10〕。IL-1β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低浓度时具有促进T细胞、B细胞活性、调节与激活免疫细胞、分泌抗体、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高浓度时可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发热,对内分泌、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11〕。TNF-α、IL-1β在机体多组织及系统中活性升高,可增加机体代谢率,引发消瘦、低热、盗汗、疲劳不适、活动减少等症状。本研究提示,采用有氧运动治疗乳腺癌SD大鼠,可缓解大鼠癌因性疲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L-6、下调TNF-α及IL-1β有关。

相关研究表明〔12〕,肿瘤细胞、CD24+CD25+等调节性T细胞均可分泌一定数量的TGF-β、IL-10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TGF-β既可以促使调节性T细胞扩增,又可以与调节性T细胞相互作用,对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进行抑制。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以内分泌、旁分泌及自分泌的方式,通过一定的转导途径传入胞核,对细胞增殖进行调节,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3〕。TGF-β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对上皮细胞的生长进行抑制,诱导细胞凋亡,但TGF-β几乎不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IL-10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可抑制巨噬细胞分泌IL-6、IL-1和趋化因子等,也可对巨噬细胞对T细胞的辅助作用进行抑制。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氧运动治疗乳腺癌SD大鼠,可有效抑制荷瘤生长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荷瘤组织中TGF-β、IL-10阳性表达有关。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人体肌肉骨骼的生长,还可以增加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呼吸功能,加快胃肠蠕动,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缓解癌因性疲乏〔14〕。同时,有氧运动可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当大脑处于疲乏状态时,有氧运动会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程度,增加脑细胞中的氧和营养物质,清除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改善大脑内环境。此外,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收缩促使肌细胞分泌大量IL-6,增加血清IL-6含量〔15〕。本研究通过比较常规饲养、不运动与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为临床更好地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思路。但由于本研究观察时间短、样本数量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有待延长观察时间、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探讨。

1Yang N,Wang Y,Hui L,etal.Silencing SOX2 Expression by RNA interference inhibits proliferation,invasion and metastasis,and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MAP4K4/JNK signaling pathway in human laryngeal cancer TU212 cells〔J〕.J Histochem Cytochem,2015;63(09):721-33.

2Sally ED,Thaddeus WWP,Melanie LB,etal.Feasibility of Cognitively-Based Compassion Training(CBCT)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a randomized,wait list controlled pilot study〔J〕.Support Care Cancer,2015;23(12):3599-608.

3田 利,李惠玲,张晓菊,等.运动疗法干预癌因性疲乏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8):2178-82.

4何晓玲,徐锦江,顾立学.化疗后不同时间有氧运动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3;34(16):69-71.

5张 馨,崔晓薇,吴羡美,等.368例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7):3344-6.

6杨 毅,张 洁,王智勇,等.SHP2介导IL-6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8):792-6.

7陈洁英,蒋蒙蒙,于文文,等.乳腺癌髓系来源抑制细胞浸润与IL-6表达水平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6):228-34.

8Chiara MC,Maida DB,Elena T,etal.Plasma hepcidin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no relationship with interleukin-6,erythropoietin and erythroferrone〔J〕.Exp Rev Proteomics,2015;12(6):695-701.

9李 剑,赵二保,田 园.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与乳腺癌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3):326-8.

10Claudia U,Alejandra G,Tito S,etal.Multifunctional T lssymphocytes generated after therapy with an antitumor gallotanin-rich normalized fraction are related to primary tumor size reduction in a breast cancer model〔J〕.Integr Cancer Ther,2015;14(5):468-83.

11凌存保,吴隽松.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5):532-4.

12Wei BF,Benford M,Min Y,etal.TGF-β negatively regulates CXCL1 chemokine expression in mammary fibroblasts through enhancement of smad2/3 and suppression of HGF/c-Met signaling mechanisms〔J〕.PLoS One,2015;10(8):e0135063.

13王铮元,盛 湲.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3996-9.

14Siobhan MP,Kevin WD,Jeremy S,etal.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new insight into activity patterns and potential intervention targets〔J〕.Gynecol Oncol,2015;138(2):398-404.

15何晓玲,邹凌云,曹 瑶,等.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乳腺癌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血清IL-6、 TNF-α、 IL-1β水平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9):872-6.

〔2017-04-05修回〕

(编辑 李相军)

R739

A

1005-9202(2017)18-4498-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8.029

崔 沐(1976-),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外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荷瘤因性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荷瘤小鼠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