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2017-09-07于中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于中君

【摘要】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7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 按照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干燥性鼻炎、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下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082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耳鼻咽喉科疾病, 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一旦患者出现变应性鼻炎, 会导致其临床表现出鼻塞、阵发性喷嚏、水样涕等症状[1]。而且, 变应性鼻炎患者极易合并鼻中隔偏曲,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以往, 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 但停止用药后, 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风险仍较高。本研究为深入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一般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其一般资料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按照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7例。研究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15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67岁, 平均年龄(37.9±9.7)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24例, 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37.7±9.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复方呋喃西林滴鼻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鼻内窥电视成像系统, 平卧位, 进行3次双鼻腔表面麻醉。在鼻腔宽大侧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做L型切口, 直至鼻中隔顶。对鼻中隔软骨进行分离, 将0°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置入。直视下, 将对侧偏曲骨质处黏骨膜分离, 充分暴露偏曲部分, 偏曲骨质小块以咬骨钳进行咬除, 进行矫正。恢复鼻中隔软骨到正直位, 对切口进行缝合, 固定鼻中隔。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术后第6天拆线。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随访12个月, 按照患者症状积分评估临床疗效。1分:喷嚏连续3~5个/次, 流涕次数≤4次/d,

伴有鼻塞、鼻痒症状;2分:喷嚏6~10个/次, 流涕次数5~9次/d, 伴有间歇性鼻塞;3分:喷嚏>10个/次, 流涕次数≥10次/d以上, 几乎全天经口呼吸。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疗效指数≥51%;有效;疗效指数为21%~50%;无效:疗效指数≤20%[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干燥性鼻炎、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机体呼吸时, 气流进入鼻腔的方式为层流。而一旦机体出现鼻中隔偏曲, 会改变气流流动方式, 使得不平衡气流长期对鼻腔产生刺激, 提升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致使患者出现变应性鼻炎, 或导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喷嚏、鼻塞等症状加重[3-5]。以往, 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但效果不理想, 病情极易反复发作[6]。

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能对患者鼻腔的正常结构进行恢复, 促使其鼻腔通气情况改善, 可控制抗原积聚, 从而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7]。此外,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还能对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进行破坏, 进一步降低感觉神经功能, 还可以控制腺体分泌, 发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而且,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还能对患者鼻腔通气功能进行改善, 在剥离鼻甲黏膜时, 能对原有结构进行改变, 减少组织渗出能力及反应性, 缓解水肿[8]。而且, 手术在鼻内镜下操作, 能获得较为清晰的术野, 可减少对黏膜造成的损伤, 有效矫正偏曲鼻中隔软骨等, 减少鼻中隔穿孔的发生。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还能保留鼻黏膜正常功能, 避免出现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9, 10]。

本研究中, 在临床疗效方面,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思(P<0.05), 与文献结果相符[6]。由此可知, 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此外,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干燥性鼻炎、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凸显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田, 陈剑秋, 林家峰, 等.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3, 27(3):27-29.

[2] 朱志清.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9):57-58.

[3] 向孝军. 联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4):390-391.

[4] 夏震, 储俊才. 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48例的临床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3):80-81.

[5] 李文杰.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 2014, 34(2):99-100.

[6] 李宏剑.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疗效观察. 医药前沿, 2016, 6(25):124-125.

[7] 胡喜, 梁小军. 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疗效.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1):1999.

[8] 刘敏杰, 龚元, 李茜, 等. 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效果研究. 养生保健指南, 2016(13):150.

[9] 吴俊涛, 饶裕民, 游全贵, 等.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实用临床医学, 2015(1):79-80.

[10] 朱世明.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2):217-218.

[收稿日期:2017-0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护理研究
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清中NO的影响和相关性研究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切除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