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7-09-03谭维选袁代富裘志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虚

谭维选 李 义 袁代富 裘志成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贵州 遵义 563099)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谭维选 李 义 袁代富 裘志成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贵州 遵义 563099)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肾虚寒湿型A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4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Sehober试验及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 23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及腰背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Sehober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且中药针灸组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ESR及血清CRP、IL- 23、M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AS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中药熏蒸;针灸;强直性脊柱炎;肾虚寒湿型;炎症因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进行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中轴骨骼及外周关节等〔1〕。AS多见于男性,且在男性中病情更重,具有起病隐匿、发病缓慢的特点。目前,A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60%以上的患者累及髋关节,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患者脊柱出现骨性强直,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残疾〔2〕。本研究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老年肾虚寒湿型AS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肾虚寒湿型AS老年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84年制定的AS西医诊断标准〔3〕;(2)符合中医《强直性脊柱炎》中关于大偻及肾虚寒湿证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严重的晚期关节功能丧失患者;(2)伴有严重的心、脑、肾疾病患者;(3)伴有其他风湿病患者;(4)伴有精神类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72〔平均(65.11±5.28)〕岁;病程6~20年,平均(12.54±6.11)年。中药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4〔平均(67.28±7.30)〕岁;病程6~21年,平均(13.15±6.84)年。针灸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73〔平均(66.71±5.32)〕岁;病程7~20年,平均(12.29±5.47)年。中药针灸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75〔平均(67.95±8.02)〕岁;病程7~21年,平均(13.95±7.02)年。4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柳氮磺吡啶片(购自西安康拜尔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片,国药准字H61021855),口服,0.5 g/次,3次/d;塞来昔布胶囊(购自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 g/颗,国药准字J20120063),口服,0.2 g/次,1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中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西药用量用法同对照组,中药熏蒸疗法具体为:采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向开维教授自拟中药熏蒸处方,方中含有麻黄20 g、桂枝20 g、细辛20 g、白芷20 g、羌活20 g、独活20 g、川芎30 g、当归30 g、老鹳草30 g、伸筋草30 g、透骨草30 g、三菱30 g、莪术30 g、白酒200 ml及白醋50 ml。依照以上处方开具药物,放于HH- QL型中药熏蒸仪的盆内,加入适量水后加热至沸腾,后降温至40℃左右,让患者坐入盆内,熏蒸30 min,1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西药用量用法同对照组,针灸治疗具体为: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背、腰部皮肤,常规消毒,在患者的风池、大椎、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长强以及夹脊穴用长40~50 mm毫针(贵州安迪牌针灸针,针身直径 0.30 mm)刺入1~1.5 寸,针尖向脊柱方向透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使针刺处产生酸胀感,每次选10~15个穴位。同侧选取4~5组腧穴进行电针治疗,低频100次/min,治疗30 min,同时进行TDP灯局部照射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中药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灸治疗,西药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中药熏蒸疗法同中药组,针灸治疗同针灸组,1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5〕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肾虚寒湿型AS疗效标准,临床缓解:患者腰部疼痛及晨僵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CRP)<10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20 mm/h(男)或ESR<30 mm/h(女);(2)显效:患者腰部疼痛及晨僵症状消失,腰部功能改善,CRP、ESR改善≥2/3;有效:患者腰部疼痛及晨僵症状减轻,腰部功能有所改善,CRP、ESR改善≥1/3且<2/3;无效:患者腰部疼痛、晨僵症状、腰部功能等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检测指标 观察并比较4组治疗前、治疗后30 d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Sehober试验及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4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0 d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以及CRP、白细胞介素(IL)- 23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ESR的测定采用PUC- 2068A型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分析仪,购自北京普朗公司;血清CRP、IL- 23及MIF水平的检测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LISA)检测法,ELISA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双赢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 4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见表1。

2.2 4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4组患者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及腰背痛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Sehober试验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及腰背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Sehober试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见表2。

2.3 4组治疗前后血清ESR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4组血清ESR及CRP、IL- 23、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药针灸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见表3。

表1 4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30〕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中药组比较:2)P<0.05;与针灸组比较:3)P<0.05

表2 4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与中药组比较:3)P<0.05;与针灸组比较:4)P<0.05,下表同

表3 4组治疗前后血清ESR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目前,A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7〕。西医治疗AS的经典疗法主要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等多种药物,远期疗效较差,且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多种不良反应,生物类治疗药物又存在增加肿瘤、感染的风险。中医认为,AS属痹症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引起筋脉失濡养,导致风、热、寒、湿诸邪侵袭,内外合邪,最终引发筋骨经络闭合而发病〔8〕。AS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分类标准,可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瘀血痹阻、肾阳亏虚、肝肾不足5个证型,主因为湿热风寒瘀痹阻经络,故治疗应以舒筋活血、祛风止痛、通络止痛为主〔5〕。

本研究所用中药熏蒸处方中麻黄、桂枝、细辛、白芷辛温,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助化阳气;川芎祛风行气活血,为血中之气药;羌活独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二药合用,达到祛风止痹痛的作用;当归活血通脉。老鹳草、伸筋草、透骨草祛风通络,疏筋活血,合用达到筋骨并治;三菱、莪术破瘀散结,达到行气止痛;再加入白酒及白醋,更可以加强药物软坚散结,从而更好地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9〕。另一方面,熏蒸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经皮吸收并传递给神经末梢,可以减少致痛物质(P物质)的释放,增加镇痛物质(β- 内啡肽)的含量,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10〕。针灸选用风池、大椎、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长强以及夹脊穴等穴位,灸之可补肾壮阳、补益肝肾、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还能够使局部组织发热,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解除椎旁肌肉紧张、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AS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和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熏蒸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通络止痛之功效,还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而针灸具有补肾壮阳、补益肝肾、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亦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还能缓解肌肉紧张痉挛,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1〕。另外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药熏蒸联合针灸能够明显改善肾虚寒湿型AS老年患者ESR、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ESR是一个临床上常见的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往往在炎症情况下,ESR明显加快。CRP、IL- 23及MIF均是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是引起炎性关节疾病骨质破坏的主要因素。中药熏蒸方中桂枝、细辛、白芷、川芎、羌活、独活、当归等多种中药成分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均具有明显的抗感染、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力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因此有利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12〕。

1 曹冬雪,郑 艳,符向辉,等.强直性脊柱炎延迟诊断:可能原因和对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2):2257- 61.

2 Slobodin G,Shpigelman A,Dawood H,etal.Craniocervical junction involve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Eur Spine J,2015;24(12):2986- 90.

3 Genre F,López- Mejías R,Miranda- Filloy JA,etal.Anti- TNF- α therapy reduces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 in non- diabetic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J〕.Rheumatol Int,2015;35(12):2069- 78.

4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 9.

5 梁茂新,高天舒.《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脏腑诸证考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0- 1,342.

6 梁永瑛,郭艳明,冯 辉,等.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6):548- 51.

7 Kang EH,Lee JT,Lee HJ,etal.Chronic periodon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spinal dysmo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Periodontol,2015;86(12):1303- 13.

8 朱秀惠,蒋富斌,武占成,等.应用络病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12- 4.

9 李有武,赵冬娣,袁 涛,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2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3):55- 7.

10 李小敬.益肾强脊经验汤联合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痛感、炎症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1):76- 7.

11 王凯军,赵 丽,张 华,等.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434- 6,3473.

12 张智华,杨 丹.西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2):79- 81.

〔2017- 06- 05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2014度遵义市科技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科技研发项目(遵义科合社字〔2014〕99号)

谭维选(1980- ),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

R593.23

A

1005- 9202(2017)15- 3845- 03;

10.3969/j.issn.1005- 9202.2017.15.092

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赶走”肾虚
透视“肾虚综合征”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