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肝降浊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2017-09-03丁云录成光宇李晓兵李驰坤欧喜燕陈声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药组酒精性脂肪肝

李 琳 丁云录 成光宇 李晓兵 李驰坤 欧喜燕 陈声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103)

清肝降浊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李 琳 丁云录 成光宇 李晓兵 李驰坤 欧喜燕 陈声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103)

目的 探讨清肝降浊颗粒在所用给药剂量及给药周期范围内对Wistar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灌服56%乙醇+0.5 ml鱼油的方法,诱导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预防性给药4 w后,检测与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的各项指标。包括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肝脏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结果 清肝降浊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动物血清AST、ALT、LDH、TC和TG水平的异常升高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可以升高酒精性脂肪肝动物肝组织中SOD和GSH- PX活性,降低LP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明显改善肝脏病理变化。结论 清肝降浊颗粒具有保肝降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变化,从而达到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清肝降浊颗粒;酒精性脂肪肝

清肝降浊方是我院临床应用的验方,以长白山代表药材刺五加、五味子等6味药材为基源,对痰证、虚损、胸痹等均有较好疗效。降浊颗粒是新型中药制剂,是降浊方经过现代炮制技术制作成的颗粒剂。本研究旨在证实降浊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保肝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清肝降浊颗粒,批号:20140310,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制剂中心提供。动物:雄性清洁级Wistar大白鼠,体重(210±10)g,合格证SCXK- (吉)2011- 0004,购自长春市亿斯实验动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试剂与仪器:无水乙醇,规格:分析纯,500 ml/瓶,批号:20131225,北京化工厂产品;奥帝利深海鱼油胶囊,规格:1 000 mg/粒,批号:ADL20140105,澳大利亚澳力Australly- health药业有限公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试剂盒,批号:14022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剂盒,批号:140303;乳酸脱氨酸(LDH)检测试剂盒,批号:140323;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批号:140225;甘油三酯(TG)检测试剂盒,批号:140430,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Pr测试盒,批号:20140427、过氧化脂质(LPO)测试盒,批号:2014032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试盒,批号:2014033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测试盒,批号:20140403,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Junior全自动分析仪,荷兰威图公司;BIO680酶标仪,Japan BIO RAD公司;Biofuge Stratos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贺利氏公司产品;FSH- 2可调高速匀浆器,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2 方法〔1~5〕

1.2.1 造模与给药 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肝降浊颗粒200、400、800 mg/kg 3个给药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上午8∶30灌胃给予56%乙醇+0.5 ml鱼油1次,乙醇剂量开始为7 g/kg,随后每周递增0.2 g/kg,共4 w。每天13∶00灌胃给予受试药物1次,灌胃体积为10 ml·kg-1·d-1,每周称量体重1次。

1.2.2 指标测定 ①实验结束,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LDH、ALT、AST活性和TC、TG含量;②定量剪取肝组织制备组织匀浆,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出10%肝组织匀浆中组织蛋白含量,检测肝组织中LPO含量和SOD、GSH- PX活性;③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测:给药周期结束,取试验动物肝脏左侧叶前1/3,10%甲醛固定,苏木素- 伊红(HE)染色切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ALT、AST、LDH水平比较 清肝降浊颗粒800、400、200 mg/kg 3个给药组动物血清ALT、AST和LDH活性均非常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见表1。

表1 清肝降浊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和LDH活性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下表同

2.2 各组血清TC和TG水平比较 模型组TC、TG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均P<0.01),清肝降浊颗粒800、400 mg/kg两个给药组TC、TG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200 mg/kg给药组TG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为P<0.05)。见表2。

表2 清肝降浊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C、TG含量的影响

2.3 对肝组织中SOD、GSH- PX活性和LPO含量的影响 清肝降浊颗粒800、400、200 mg/kg 3个不同给药剂量组动物肝组织中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清肝降浊颗粒800、400 mg/kg剂量组GSH- PX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和P<0.05)。模型组LP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清肝降浊颗粒800、400、200 mg/kg 3个不同给药剂量组动物肝组织中的LPO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见表3。

2.4 对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 光镜下观察,脂肪肝模型组:肝索较紊乱,肝细胞肿胀,胞质呈网状,疏松,胞质内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脂肪空泡,肝窦受压,肝内出现点状坏死,门管区有较多炎细胞浸润。少数中央静脉壁增厚,肝小叶内纤维结缔组织成分增多。清肝降浊颗粒800 mg/kg给药组:肝索较规整,肝细胞肿胀和胞质疏松程度明显减轻,少数肝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脂肪空泡,未见肝细胞坏死,门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清肝降浊颗粒400 mg/kg给药组:肝索轻微紊乱,可见一些肝细胞轻度肿胀和胞质疏松,少数肝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脂肪沉积,肝内出现很少数点状坏死,门管区可见少数炎细胞浸润。清肝降浊颗粒200 mg/kg给药组:肝索轻微紊乱,可见一些肝细胞轻度肿胀和胞质疏松,少数肝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脂肪沉积,肝内出现很少数点状坏死,门管区可见少数炎细胞浸润。相比较而言,清肝降浊颗粒800 mg/kg给药组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效果最明显,清肝降浊颗粒400 mg/kg和200 mg/kg两个给药组也有较好效果。见图1。

表3 清肝降浊颗粒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SOD、GSH- PX活性及LPO含量的影响

图1 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3 讨 论

在动物行为学方面,正常组大鼠皮毛光泽,行动灵活,摄食饮水及大便排泄正常。模型组动物在每日灌服酒精后,先出现兴奋,在笼内奔跑,甚则相互嘶咬,随后醉倒酣睡,约1~2 h后恢复常态;造模7 d左右,可见大便稀软,毛发渐干枯、无光泽,饮食减少,体重增长较正常组减小,有的反而下降。供试品清肝降浊颗粒800 mg/kg和400 mg/kg给药组动物一般情况好于模型组,醉酒症状出现较晚、表现较轻,精神、活动较好。

AST、AST及LDH作为反映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其活性值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病理改变程度。本试验结果表明,清肝降浊颗粒可明显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ALT、AST和LDH活性,表明清肝降浊颗粒对酒精所致脂肪肝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长期反复灌入大量酒精可影响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使血清脂质含量升高,进而导致脂肪肝〔6~9〕。试验结果表明清肝降浊颗粒可以降低酒精所致脂肪肝大鼠血脂含量升高,具有抑制肝脏脂肪堆积的作用。

LPO是生物膜中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自由基作用的产物,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LPO的含量随脂肪肝的加重而升高〔10〕。本实验结果表明,清肝降浊颗粒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提高肝细胞膜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阻止酒精对肝细胞的过氧化损伤。

综上所述,清肝降浊颗粒具有保肝降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脂、改善肝脏病理变化,从而达到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1 周晓蓉,龚作炯,袁光金,等.茶多酚及没食子酸表没食子酸儿茶素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6(6):840- 3.

2 潘 莹,江海燕,丁国强.大果山楂总黄酮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93- 311.

3 张 频,龚作炯.腺苷蛋氨酸抗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123- 6.

4 Tsukamoto H,Reidlberger RD,French SW,etal.Long- term cannulation model for blood sampling and intragastric infusion in the rat〔J〕.Am J Physiol,1984;247(16):595- 9.

5 何 映,邱银生,汪 晖,等.体内外急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研究〔J〕.中国药师,2007;9(2):115- 7.

6 黄顺玲,谢晃君,文体端,等.抗脂肪肝冲剂对大鼠乙醇性肝损害防治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6):343- 4.

7 Kaplowitz N.Biochemical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toxic liver injury〔J〕.Semin Liver Dis,2002;22(2):137- 44.

8 唐望先,虞涤霞.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56- 8.

9 彭汉光,戴春林,魏 屏,等.加味四逆散保护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25- 6.

10 吴东方,周本宏,罗顺德,等.银杏叶总黄酮对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草药,1997;28(6):348- 9.

〔2017- 04- 18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3)第102号)

成光宇(1971- ),男,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中药方剂、天然药物的药理学实验研究。

李 琳(1975- ),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天然药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R285.5

A

1005- 9202(2017)15- 3674- 03;

10.3969/j.issn.1005- 9202.2017.15.014

猜你喜欢

药组酒精性脂肪肝
盐酸羟考酮在大鼠胃癌根治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评价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右美托咪定滴鼻和静脉给药对腹腔镜斜疝手术患儿的作用比较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牛肝菌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