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9-03吴玲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麻疹支气管肺炎

孟 荣 吴玲霞*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临床护理路径在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孟 荣 吴玲霞*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麻疹症状改善、咳嗽、咳痰好转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麻疹改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好转(5.33±1.02)d、咳痰好转(6.64±1.26)d短于对照组(7.75±1.11)d与(8.14±1.3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态度(93.12±1.48)分、技巧(92.36±1.21)分、责任感(94.68±1.45)分,较对照组(81.67±2.49)分、(83.66 ±2.84)分及(82.39±2.78)分显著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疹并支气管肺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麻疹症状,缓解咳痰、咳嗽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肺炎;麻疹;效果

大多麻疹患儿常并发其他症状,其中支气管肺炎为最常见一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治疗、预后[1]。目前临床采用护理路径制定干预方案对患儿进行护理,为明确护理效果,我院针对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麻疹症状改善情况

表1 两组麻疹症状改善情况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n)持续时间风团数量瘙痒程度直径大小对照组(n=50)1.68±0.471.13±0.231.52±0.521.49±0.45研究组(n=55)0.85±0.20a0.56±0.12a0.77±0.32a0.73±0.25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1~9岁,平均(3.59 ±1.32)岁;其中接种麻疹疫苗10例,未接种4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0∶25,年龄1~10岁,平均(3.69±1.48)岁;其中接种麻疹疫苗12例,未接种43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呼吸道隔离、皮肤护理等;研究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整体护理方案,具体为:①组织成立护理路径干预专门小组,根据患儿病情及心理特征并结合专家诊疗意见共同制定护理方案,保障路径的实用性与科学性;②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用通俗易懂语言向其介绍疾病相关原理、治疗措施及目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疑问,疏导其紧张、担忧等情绪;③保持病房环境温馨舒适,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定期通风消毒处理,避免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④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皮肤护理,保证床铺干燥、清洁,每天温水清洗并更换衣物,对于皮肤瘙痒患儿予以炉甘石洗剂涂擦;定期进行指甲修剪,防止皮肤抓伤;⑤对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进行密切观察,保证其呼吸通畅,根据病情帮助患儿取合适体位,予以适当按摩、叩背促进痰液排除,叮嘱患儿定时定量服药。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观察两组麻疹症状改善,利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量表准则对麻疹持续时间、风团数量、瘙痒程度以及直径大小等4项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麻疹越严重;比较两组咳嗽、咳痰好转的时间;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取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别对态度、技巧、责任感等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2 结 果

2.1 两组麻疹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麻疹改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咳嗽、咳痰好转的时间:研究组咳嗽好转(5.33± 1.02)d、咳痰好转(6.64±1.26)d短于对照组(7.75±1.11)d与(8.14±1.35)d,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态度(93.12± 1.48)分、技巧(92.36±1.21)分、责任感(94.68±1.45)分,较对照组(81.67±2.49)分、(83.66±2.84)分及(82.39±2.78)分显著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

3 讨 论

麻疹为一种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一种,其发病原因主要为麻疹病毒造成全身急性出疹,是呼吸道急性传染病,通过飞沫或者直接接触传播,有较强传染性,多发于儿童[2]。相关研究发现麻疹并肺炎患儿予以护理路径方案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现就此护理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其治疗方法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麻疹改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咳嗽与咳痰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态度(93.12±1.48)分、技巧(92.36±1.21)分、责任感(94.68±1.45)分,较对照组(81.67 ±2.49)分、(83.66±2.84)分及(82.39±2.78)分显著高。分析其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将整体护理、循证医学及质量改进融为一体的一种诊疗方法,更加科学、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儿护理、治疗过程配合度提高,从而有效缓解患儿临床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3]。麻疹并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持续较长时间的发热,因而易发生高热惊厥现象,而且患儿由于年龄特点,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病情进展较快,对患儿的威胁较大,临床需进行科学、综合性的护理干预[4]。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儿个体化特征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其中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家属知识知晓及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5]。其次,对患儿进呼吸护理,予按摩、拍背护理,能够促进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6]。护理人员予以皮肤护理,确保床铺清洁与干燥,每天予以患儿温水清洗,每日进行衣物更换,予皮肤瘙痒的患儿炉甘石洗剂进行涂擦;定期修剪患儿指甲,防止其皮肤抓伤,造成细菌进一步感染[7]。护理人员给予口腔护理,口唇干裂患儿予以甘油涂抹,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咽部清洗,减少刺激。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病房清洁,保持住院环境的温馨舒适及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期进行通风消毒,避免和其他患儿的交叉感染[8]。受例数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其护理效果作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麻疹并发支气管肺炎予以患儿护理路径方案干预能有效缓解患儿的麻疹症状,缩短患儿咳嗽与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1] 杨优飞.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6):782-784.

[2] 李碧琼.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166.

[3] 黄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9):54-56.

[4] 郭华彬,张永学.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50-153.

[5] 曹丽花.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6,9(9C):126-127.

[6] 罗金华.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疗法治疗麻疹并肺炎患儿排痰效果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05-107, 114.

[7] 孙俊杰.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219.

[8] 郑庆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4(12):76-78.

R473.72

:B

:1671-8194(2017)21-0220-02

*通讯作者:E-mail:632804568@qq.com

猜你喜欢

麻疹支气管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