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17-09-03王春霞张笑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系统化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王春霞 张笑梅

(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淄博 255120)

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王春霞 张笑梅

(山东省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淄博 255120)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组。常规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系统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比效果。结果系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显著比常规组高,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心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系统化健康教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严重精神障碍,病情迁延反复发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短,其社会功能缺损较轻,但康复效果很大程度上受患者的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影响,因此,需要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升其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的有效途径[1]。本研究就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表1 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比较(%)

表2 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比较

表2 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比较

组别依从性焦虑抑郁系统组90.63±4.6441.46±2.1240.67±2.82常规组70.67±2.8251.23±5.3450.53±7.44t8.2749.02410.235P0.0000.000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组。

其中常规组共50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23~55岁,年龄平均值(29.73±5.28)岁。病程为5个月~2年,平均值(1.17± 0.38)年。初中文化14例,高中文化28例,大学文化8例。系统组共50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23~54岁,年龄平均值(29.01± 5.12)岁。病程为5个月~2年,平均值(1.21±0.31)年。初中文化14例,高中文化27例,大学文化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病程、文化程度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常规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口头给予健康教育,无计划性,宣教具有随意性;系统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①建立系统化健康教育小组。由病区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和若干护士组成,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方案,根据不同文化水平采取不同宣教方法。②宣教方法。包括个别指导、健康知识卡片发放、小组宣教、现场示范、个别指导、集体健康教育、行为训练、多媒体视频播放、宣传栏等。③宣教内容。入院第1天对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各项检查的目的,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等,并介绍病房病友,彼此熟悉,减轻对医院的陌生感。另外,对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包括精神科病房管理模式、安全管理制度、注意事项等。2~3 d对患者和家属介绍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用药方法、饮食方案、促进睡眠的方法、辅助检查项目的意义,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健康指导。4~7 d介绍精神分裂症表现和诊断方法,对常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说明,并告知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8~14 d进一步介绍药物名称、用法、不良反应、应对方法、并强调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心电图的目的和意义。15~21 d告知患者精神分裂症治疗程序和时间,介绍行为训练方法和目的。22~28 d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进行患者认知和行为训练。28~42 d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情绪,饮食应清淡,并告知疾病复发先兆,日常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日常活动,如做家务、外出郊游等,以实现自身价值,找到社会归属感,改善不良精神状态[2-3]。

1.3 观察指标:①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②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满分100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③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不良事件发生率采取χ2检验(%表示),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采取t检验(x-±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0.05。

2 结 果

2.1 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比较:系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饮食、家庭护理知识掌握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

2.2 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比较:系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见表2。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系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

<0.05。其中,常规组发生率12.00%,系统组发生率2.00%。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护理知识和保健知识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健康意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规范自身行为[4-5]。系统化健康教育跟常规健康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宣教工作的开展具有计划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可针对患者制定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有序、规范的健康教育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差异,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模式综合干预,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性格差异,宣教内容也有所侧重,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另外,系统化健康教育还针对家属进行教育,可争取获得家庭和社会配合及支持,为患者提供帮助,提升其战胜疾病信心,消除心理顾虑[6-7]。

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心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1] 田开勇,邢乃姣.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3-15.

[2] 王英,唐燕萍.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67-2068.

[3] 杨姣姣.临床护理路径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4(11):107-108.

[4] 朱小英,章秋萍.分阶段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3,12(11):1089-1091.

[5] 谢秀钦,刘琴,李建秀,等.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12.

[6] 樊增华.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34-135.

[7] 李君利,严芳,秦冬林,等.品管圈模式对提高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15 (4):155-157.

R473.74

:B

:1671-8194(2017)21-0279-02

猜你喜欢

系统化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汽车供应链品质的系统化持续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