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7-09-03步翠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内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步翠金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卫生院,山东 肥城 271612)

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步翠金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卫生院,山东 肥城 271612)

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社区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将本社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投诉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风险管理;社区;内科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如患者伤残甚至病死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判断和处理,进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造成的影响[1]。而在社区中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由于社区条件以及医疗水平的限制,患者存在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在护理管理中更应加强风险管理。本研究以本社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分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研究,探索了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本社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60.3± 2.3)岁。患者患病情况如下:神经内科患者1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15例,消化内科患者6例,呼吸内科患者14例,泌尿内科患者4例,内分泌患者1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社区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 完善社区风险管理制度:社区医护在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实施职业技术培训和急救操作技术演练等,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管理层面完善监督机制,设立监督小组,监督护理风险管理的落实情况,对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予以改正[2-3];参照有关医疗法律法规,结合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预测,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与处理应对措施;保持社区良好的就医环境,保证社区诊室及病房干燥整洁,卫生间地面干燥,对社区病房定期维护,贴有温馨提示语等[4]。

1.2.2 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护理风险可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其中直接风险主要来自护理人员本身,因此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尤为重要。应增强护理人员自身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急救及日常护理技能,熟练掌握药物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调配,能够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日常工作,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和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够更好地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5]。

1.2.3 加强患者风险管理:定期对这区设备进行维护管理,避免患者于社区就诊后,因地面湿滑、灯管不够明亮等原因发生意外伤害;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充分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惑,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通过聊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缓解期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6]。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情况、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对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分析比较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在社区内科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说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机构的就诊及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护理安全又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期间的安全保障,是哥哥医疗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社区医院作为较基层的医疗机构,面对着社区、家庭和个人,内科护理管理方面更为广泛,具有较强的全科性,更应加强狐狸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由各种不安全因素致使患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的概率,护理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和后果严重等特点[4]。护理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风险,一种是间接风险,其中直接风险即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造成的风险,社区内科护理工作者较大型医院转科护理工作者面对的患者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加强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必须从加强护理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7]。通过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是护理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及时明确风险所在,并有效的避免和解决护理风险;社区内科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使患者的疑问得到有效解答,使患者的需求得到应有的满足,同时帮助患者了解和学习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愈后护理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保持社区医疗环境干净整洁,室温、湿度、光线等适宜,防止患者受凉、花岛等意外伤害的发生;完善社区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做好风险事件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有效、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对社区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67%,投诉事件发生率为10%,较对照组的76.67%、23.33%、33.33%,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显著地提高社区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社区内科护理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模式。

[1] 赵海燕.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9):98-99.

[2] 刘雪,周秀华.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3):153-154.

[3] 姚广燕.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 12(11):127-128.

[4] 高文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158-160.

[5] 宋蓓.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 (35):44-46.

[6] 李晶,於翠文,张丽敏,等.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72-273.

[7] 赵国涛.社区护理风险管理的防范与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 35(4):93-94.

R473.5

:B

:1671-8194(2017)21-0204-02

猜你喜欢

内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