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探索

2017-09-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腹部

任 俊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探索

任 俊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探讨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6年5月至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160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21.25%(17/80)和满意度96.25%(77/80)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00%(4/80)和83.75(67/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提高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方法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70%~90%,可导致患者肠绞窄、肠坏死,严重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且病死率较高[1]。因此,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护理方法,笔者对我院16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80例。常规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12~78岁,平均(51.32±8.30)岁。肝胆手术28例,肠道手术16例,阑尾手术13例,胃手术13例,腹腔肿瘤10例。研究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1~79岁,平均(51.41±8.23)岁。肝胆手术29例,肠道手术17例,阑尾手术12例,胃手术12例,腹腔肿瘤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包括病情评估、健康宣教等。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2.1 心理护理: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感,患者多伴有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1.2.2 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可以减少腹部胀气、降低腹腔压力,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毒素的排泄。此外,做好插管的护理工作,注意保持胃管通畅,避免出现弯折、扭曲、阻塞、折叠、脱落等现象;密切观察并记录胃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

1.2.3 口腔护理:叮嘱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可用淡盐水和漱口液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湿润,避免感染。

1.2.4 饮食护理: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受到影响,消化功能减退,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类易消化食物为主,禁食油腻、辛辣刺激和产气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1.2.5 运动指导: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指导患者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早期锻炼活动,如深呼吸运动、上肢的伸、屈、握、拉和下肢的伸、屈、蹬等,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过度劳累,劳逸结合,增加锻炼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1.2.6 应用润滑剂:非穿孔修补术患者可于术后2 d每日早晚各口服或从胃管注入石蜡油50~100 mL,如果第3天排气功能仍未回复可用开塞露或进行观察,以减轻腹部胀气,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术后随访,其中常规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4例,所占比例为5.00%,研究组17例,所占比例为21.25%。二者相比,研究组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差异显著。

2.2 护理满意度:常规组总护理满意度83.75%(67/8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25%(77/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腹部手术后,手术创伤、麻醉或疾病等容易造成患者腹胀、腹痛等,加上小肠长度长、活动大,容易梗阻,从而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2]。综合性护理干预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注重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多方面增强患者胃肠蠕动功能,避免了传统护理模式的盲目性,且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可以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3]。本实验从心理、胃肠减压、口腔、饮食、运动指导和应用润滑剂等方面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游正莉[4]等对46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这与本实验相一致。综上所述,对腹部手术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提高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1] 徐锐,庄文.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 2013,34(4):556-558.

[2] 谭菊梅,郭忠蓉.腹部手术后预防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6,10(12):8.

[3] 张旗,盛卫星,杨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述要[J].河南中医,2013,33(4):580-583.

[4] 游正莉,潘红园,曹玉丹.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63-764.

R473.6

:B

:1671-8194(2017)21-0203-01

猜你喜欢

肠梗阻胃肠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