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09-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粉碎性肱骨患侧

王 帅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分析

王 帅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置换组和固定组,每组患者各15例,全体患者均于全麻状态下接受手术,对照组行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两组患者均以吊带悬吊患侧7d,可在卧床期间缴进行患侧前屈、外展等被动功能锻炼,2周后可下床进行肢体活动功能训练,4周后可开展患侧负重训练,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功能较置换组均表现良好(P<0.05);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差异不显著(P>0.05)。肩关节功能:清洗对侧腋窝、拿重物,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效果,临床应结合患者不同病情、个体差异及康复需求,慎重选择治疗方式,以确保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钢板锁定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临床多主张以手法复位、悬吊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1]。然而,针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治疗期间易引发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近、远期生存质量。由于肱骨近端解剖结构特殊,一旦发生严重骨折则治疗起来颇为棘手[2],长久以来,医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治疗该疾病的理想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纳入的3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源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纳入的3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全体入选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5例。对照组男11例,女4例;年龄43~78岁,平均(60.37±5.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7 d。平均(3.92±2.37)d。观察组男12例,女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58±4.7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6 d。平均(4.77± 1.45)d。两组患者均已排除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及手术不耐受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全体患者均于全麻状态下接受手术,对照组行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取经三角肌及胸大肌的间隙为如露,手法复位后以克氏针进行固定,将锁定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并以螺钉固定。检查复位、固定情况有无异常,确保无误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体位取仰卧位,入路与对照组一致,遇到关节囊后纵向切开,清除肱骨残端及坏死组织,植入假体后进行调试,确保肱骨骨折端解剖结构复常后向假体注入骨水泥进行固定并常规缝合,检查患侧活动区情况,确保无误后彻底冲洗切口并逐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术后两组患者均以吊带悬吊患侧7 d,可在卧床期间缴进行患侧前屈、外展等被动功能锻炼,2周后可下床进行肢体活动功能训练,4周后可开展患侧负重训练。

1.4 疗效判定:根据周来喜[3]等制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评估标准,结合本组患者治疗后患侧症状、功能改善程度,对本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2 结 果

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功能较置换组均表现良好(P<0.05);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差异不显著(P>0.05)。肩关节功能:清洗对侧腋窝、拿重物,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表1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注:与置换组比较,P<0.05

项=15)目置换组(n=15)固定组(n肩关节活动度(°)外展91±1160±8前屈94±1090±9外旋41±626±2梳头3.5±0.22.2±0.3肩关节功能(0~4分)清晰对侧腋窝3.5±0.33.5±0.4拿重物3.3±0.63.4±0.7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医疗产业蓬勃发展,各类先进技术及生物材料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4]。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临床针对肱骨关节严重损伤的终末治疗,主要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植入人工假体来维持关节原有解剖结构,确保其功能的稳定性。人工肱骨头置换在其治疗中的应有已获得广泛认可,不过考虑到该手术涉及到假体植入,因此对患者个人适应证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如:①Neer4部分骨折伴或不伴脱位;②Neer3部分骨折合并脱位和(或)骨质质量不高;③老年患者复杂压缩性骨折关节面压缩>40%;④不满足内固定解剖颈骨折手术适应证等。

事实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对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一种改良,一般使用钢板内固定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该术式能有效改善患侧疼痛症状,不过在后期活动功能康复方面较难预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并发症多,包括假体松动、假体异位骨化等,因此临床治疗方面务必要合理选择。长久以来,在Neer分型3~4部分骨折方面的治疗一直备受争议,有研究人员认为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钢板内固定[5];另有学者则完全抱有另一种观点,就是年龄偏轻且骨质条件好的患者完全可以选择LCR内固定手术,不但能有效保障治疗效果,患者患侧功能的恢复也更为理想[6]。本文经研究发现,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肱骨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优,患侧前屈及负重得分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经分析认为,两种术式均有各自优势与不足,其中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明显适用于手术耐受差、骨质条件不好的老年患者,该手术耗时短,术后功能恢复快,近期康复效果十分理想,不过其远期效果和相关并发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螺钉稳定性强,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往往能够尽早接受康复训练,术后并发症少,近期患侧活动功能恢复有限,但远期功能恢复良好。

综上,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效果,临床应结合患者不同病情、个体差异及康复需求,慎重选择治疗方式,以确保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1] 李子泉,陆炳全,李伟,等.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9):73-75.

[2] 孙波,安丰敏,马丹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粉碎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2):139-141.

[3] 周来喜,许世存,郑廷忠,等.人工肱骨头置换及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头粉碎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20(7):492-493.

[4] 张卫国,吕德成,王立德,等.肱骨头粉碎骨折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9):54-56.

[5] 建彬,吕福润.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64例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38-1440.

[6] 炳楠,王觅格,陈跃忠,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1):75-76.

R683.41

:B

:1671-8194(2017)21-0120-02

猜你喜欢

粉碎性肱骨患侧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更 正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