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准确率的效果探讨

2017-09-03谭成群史玉荣曾华峰杨路路沈思思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准确率

谭成群 李 萍 史玉荣 曾华峰 杨路路 沈思思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200)

品管圈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准确率的效果探讨

谭成群 李 萍 史玉荣 曾华峰 杨路路 沈思思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200)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准确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收集2015年11月10日至2015年12月10日患者胰岛素注射总人次506次为改善前组,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患者胰岛素注射总人次562次为改善后组。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和找出胰岛素未准确注射的各种要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未准确注射率由改善前的6.3%下降到了2.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准确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品管圈;胰岛素;注射;准确率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终身性疾病[1],而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胰岛素注射时要求做到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注射部位准、胰岛素储存正确等[2]。如何确保患者胰岛素正确及时的注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糖尿病患者多数以上是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而我院是一所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多来自农村,常存在知识缺乏、依从性差等各种社会、心理、生理因素,易导致胰岛素未能准确地执行,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如何确保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准确及时的注射,是我科目前面临的一大护理问题。2015年11月我科成立了圈名为“糖果圈”的活动小组,针对住院糖尿病患者未能准确及时注射胰岛素问题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活动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我科收集2015年11月10日至2015年12月10日患者胰岛素注射总人次为506次,设为改善前组,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患者胰岛素注射总人次562次为改善后组。两组均包括患者自行注射和护士注射,并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主题选定:我科于2015年1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人员9名,其中圈长1名,副圈长及指导员各1名,圈员6名。在第一次圈会中,圈员们提出了5个候选主题,通过头脑风暴,并依据院方政策、重要性、可行性及圈能力的选题原则,选定“糖果圈”为圈名,寓意给予患者糖果一样甜蜜的关怀和呵护;选定“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准确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表1 两组胰岛素未准确注射因素比较(次)

表2 两组无形成果比较(分)

1.2.2 现况调查:我科于2015年11月10日至2015年12月10日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胰岛素注射情况调查,并自制了胰岛素注射差错调查统计表及胰岛素未准确注射查检表。通过调查得出结果如下:胰岛素注射总人次506次(改善前组),未准确注射差错例数32次,其中注射方法不对10次,占31.2%;注射时间不对8次,占25%;注射剂量不对6次,占18.8%;患者忘记未注射5次,占15.6%;其他原因3次,占9.4%。

1.2.3 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公式及调查结果计算出现况值为32÷506×100%=6.3%;根据柏拉图80/20法则,我科此次活动主题的改善重点为75%;本圈圈能力根据主题选定时的得分计算而出,为86.6%;因此此次活动的目标值为6.3%-(6.3%×75%×86.6%)= 6.3%-4.0%=2.3%。

1.2.4 确定要因:全体圈员讨论分析导致胰岛素未准确注射的原因,利用系统图、鱼骨图、因果关联图分析得出3大要因:医护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接受能力差,知识缺乏;医嘱调整频繁。

1.2.5 对策制定与实施:圈员们针对要因,通过头脑风暴法,拟定了多项对策,并逐一进行了实施。

1.2.5.1 针对医护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采取对策:制定宣教工具、加强培训、加强督导,具体措施包括:①制定糖尿病病友告知书,告知入院须知;②加强新入院患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在病区走廊反复播放宣教视频;健康宣教栏宣教资料随手取阅;③制定胰岛素注射流程,制作胰岛素注射提示卡;④ 每周开展健教小课堂,以授课形式向糖尿病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及胰岛素注射知识;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⑤鼓励患者参与科室糖尿病患者微信群,互相交流学习;⑥对科内年轻护士或新进人员进行胰岛素注射知识培训,每月1次,由护士长进行考核;实习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时,必须有带教老师在旁督导,同时科内要加强对实习护生的专科培训。

1.2.5.2 针对患者接受能力差,知识缺乏采取对策:反复宣教 、强化记忆,措施:①入院后对首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告知其胰岛素笔安装方法、注射方法,每次注射时均给予宣教指导,直至患者掌握;②对年龄大、记性差的患者,预计吃饭时间护士床旁提醒,必要时床头柜上放置提醒时间牌或设置闹钟,直至患者建立习惯;③发放胰岛素注射温馨提示卡;出院后随访。

1.2.5.3 针对医嘱调整频繁采取对策:加强医护患沟通,具体措施包括:①重点患者跟医查房,了解治疗方案;②医师调整医嘱后要及时告知患者和护士;③主班护士执行电脑医嘱后及时更改治疗单并打印执行单,告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再次告知患者注射剂量;④自行注射的患者,当班护士检查其注射方法及注射时间是否正确;每天注射时检查胰岛素余量,及时核对每餐的剂量。

1.3 评价:对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未准确注射因素进行有形成果的比较以及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无形成果的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两组胰岛素未准确注射原因比较,见表1。

通过QCC活动前后胰岛素未准确注射原因比较,得出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2.49-6.3)/(2.3-6.3)×100%=3.81/4×100%=95.2%;进步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改善前数据×100% =(2.49-6.3)/6.3 ×100%=60.4%。

2.2 无形成果:见表2。

3 讨 论

胰岛素注射技术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对血糖达标的影响已逐渐被重视。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情况,并制定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3]。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我科制定了胰岛素注射流程、胰岛素注射健教手册及注射部位轮换卡、胰岛素注射温馨提示卡等,通过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使我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也为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提供了极大帮助。同时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也加强了新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规范了护士的临床工作体系,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潜能,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及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利于发现及培养护理管理人才[4]。通过这次活动,我科全体圈员无论是创新意识、工作热情度,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较前有大幅提高。

4 小 结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准确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同时有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升。这种活动科学有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值得应用。

[1] 胡玉萍.胰岛素笔注射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0): 16-18.

[2] 张清泉,沈建江.糖尿病病人居家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3,19(6):50-52.

[3] 康烁,高俊香,张玥,等.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6):3262-3264.

[4] 杨惠贞.护理品管圈临床推行之探讨[J].甘肃科技,2014,28(23): 159-160.

R587.1

:B

:1671-8194(2017)21-0085-02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准确率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